發布時間:2019-06-12 08:50:46 中國水運報

廣西境內(nei) 河流總長超過34萬(wan) 公裏,內(nei) 河航道全長5873公裏,大陸海岸線全長1629公裏,擁有大型、深水、專(zhuan) 業(ye) 化碼頭群的北部灣港是我國內(nei) 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dong) 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解放初期,廣西水運事業(ye) 發展緩慢,基礎設施簡陋。但改革開放以來,廣西水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強;北部灣港實現整合協調發展,成為(wei) “一帶一路”海陸銜接的重要門戶港;西江提前實現億(yi) 噸黃金水道建設目標;水路運輸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以北部灣港為(wei) 龍頭、以西江黃金水道為(wei) 主幹的水上大通道,成為(wei) 廣西“雙核驅動”的重要引擎……
北部灣港成為(wei) 中國通向東(dong) 盟的海上門戶
北部灣港是我國西南沿海地區的深水良港,也是我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海上貿易的重要口岸。經過70年披荊斬棘,廣西依托沿海沿邊優(you) 勢大力發展港口和物流,迅速成長為(wei) 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以向海發展為(wei) 目標和抓手不斷推動經濟飛速發展。
1968年,防城港港口開始建設,1983年1、2號泊位建成,結束了廣西沒有萬(wan) 噸級碼頭的曆史;1986年,北海港開辟了石步嶺港區並建成投產(chan) 兩(liang) 個(ge) 萬(wan) 噸級泊位;1994年,欽州港兩(liang) 個(ge) 萬(wan) 噸級通用泊位建成投入使用,欽州港正式開港,廣西沿海港口建設發展躍上新台階。
2004年起,廣西先後開展沿海基礎設施一、二期工程建設大會(hui) 戰,以抓好大能力專(zhuan) 用泊位、集裝箱泊位以及深水航道建設為(wei) 重點,推進沿海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專(zhuan) 業(ye) 化方向發展,沿海港口碼頭建設戰略合作取得重大突破,防城港、欽州、北海三個(ge) 港口基本形成大型組合港口群的格局,有力支撐了廣西外向型經濟發展。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由於(yu) 三港存在定位不明晰、不科學,低水平重複建設、同質化競爭(zheng) 、岸線資源利用不充分等突出問題,港口對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未得到充分體(ti) 現。2006年起,廣西開始探索嚐試北部灣港口一體(ti) 化改革。2007年2月,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掛牌成立,北部灣“三港合一”統稱為(wei) “廣西北部灣港”,實現三大港口統一經營。
2015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港口管理局成立後,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市政府的港口行政管理機構收歸該局垂直管理,真正意義(yi) 上實現了三港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的“四統一”管理模式。三個(ge) 港口從(cong) 以往的各自為(wei) 政、無序競爭(zheng) 中走出來,實現抱團發展、錯位發展,深水航道等級、生產(chan) 能力、運輸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取得“1+1+1>3”的良好效果。
目前,廣西北部灣港分別與(yu) 世界上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ge) 港口有貿易運輸合作,成為(wei) 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國通向東(dong) 盟的海上門戶。海運成為(wei) 中國和東(dong) 盟國家相互聯係的重要通道和外貿貨物運輸的載體(ti) ,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90%以上的外貿貨物通過海運完成,中國西南地區經廣西北部灣港集疏運的貨物占港口吞吐量的比重超過35%。
百舸爭(zheng) 流 西江黃金水道淌金流銀
水運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重要的運輸方式,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廣西內(nei) 河僅(jin) 有幾十座碼頭,且分布不均勻。
改革開放初期,廣西交通人敢為(wei) 人先,在全國率先探索並在西江成功實踐了“航電結合、以電促航、滾動發展”的內(nei) 河航運建設模式,開啟西江內(nei) 河航運建設新紀元。1981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立項,廣西開建桂平航運樞紐、貴港航運樞紐及其附屬工程,建成後,連同早期建成的西津樞紐一起,把南寧到廣州的854公裏航道,從(cong) 隻能通航120噸級船舶的航道標準渠化提高到能通航1000噸級船舶的航道標準,南寧到廣州實現了通航千噸級船舶的目標。從(cong) 120噸級到1000噸級,西江航運完成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跨越式發展。
2008年開始,西江航運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為(wei) 進一步發揮內(nei) 河水運的優(you) 勢,廣西做出“打造西江億(yi) 噸黃金水道”的重大戰略部署;2014年7月,國務院批複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廣西正式邁入“雙核時代”,乘勢而上,廣西打響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hui) 戰;2016年,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西江水運建設和管理體(ti) 製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廣西內(nei) 河“一幹七支”幹線優(you) 、支線暢、支流水網通達的總體(ti) 目標……內(nei) 河水運頻頻掀起建設熱潮,西江航道等級提級步伐明顯加快,西江航道進入1000噸級用了20年的時間,進入2000噸級、3000噸級時代,僅(jin) 僅(jin) 各用了10年。
近年來,廣西相繼建成長洲水利樞紐船閘、桂平二線3000噸級船閘、老口航運樞紐工程等一批重點樞紐船閘項目,總通過能力超億(yi) 噸。2018年,全區內(nei) 河港口生產(chan) 性泊位530個(ge) ,綜合通過能力達1.1億(yi) 噸以上;全區內(nei) 河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39億(yi) 噸,其中集裝箱突破百萬(wan) 標箱,達105.5萬(wan) 標箱;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突破1.3億(yi) 噸,與(yu) 長江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持平。當前,西江黃金水道港口、航道體(ti) 係布局逐步完善,西江航運幹線2000噸級船舶可直航粵港澳,形成上下遊聯動、整體(ti) 發力的港口布局,“水上高速公路”雛形初現。
內(nei) 河航運的發展極大改善了沿江地區的投資環境和交通運輸條件,吸引了一大批水泥、建材、電力、製糖等企業(ye) 沿江布點設廠,沿江城市承接東(dong) 部產(chan) 業(ye) 轉移勢頭不斷增強,促進了沿江產(chan) 業(ye) 帶的形成。如今的西江水道,連雲(yun) 貴湘粵、達港澳東(dong) 盟,百舸爭(zheng) 流、千帆競發,成為(wei) 我國西南出海水路運輸大通道,有力支撐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如今西江邊上,依偎著南寧港、貴港港、梧州港三個(ge) 全國內(nei) 河主要港口和柳州港、來賓港、崇左港、百色港4個(ge) 內(nei) 河地區性重要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11058萬(wan) 噸。至“十三五”末,西津二線、紅花二線船閘建成通航,西江黃金水道以總長近1500公裏的千噸級以上高等級航道為(wei) 主骨架,其他重要支流為(wei) 輔助的內(nei) 河航道網絡體(ti) 係形成。廣西內(nei) 河港口綜合吞吐能力將達到1.5億(yi) 噸。
深化改革 水運成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地處祖國南疆的廣西,擁有沿江、沿海、沿邊的獨特區位優(you) 勢。近年來,廣西立足獨特區位,釋放“海”的潛力,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積極促進水路江海銜接,逐步形成以廣西北部灣港為(wei) 龍頭、以西江黃金水道為(wei) 主幹的水上大通道。
廣西北部灣港“三港合一”和一體(ti) 化改革後,積極加快與(yu) 東(dong) 盟國家的開放合作步伐,積極融入“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發展戰略。2015年,廣西北部灣港與(yu) 馬來西亞(ya) 巴生港、文萊摩拉港簽署友好合作諒解備忘錄,與(yu) 東(dong) 盟國家港口建立友好合作關(guan) 係;2017年,廣西加入中國—東(dong) 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進一步加密通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港口的航線。北部灣港至香港集裝箱班輪航線實現“天天班”,北部灣港至新加坡等班輪航線實現常態化運行,廣西成為(wei) 我國與(yu) 東(dong) 盟地區海上互聯互通、開放合作的前沿。
西江水運建設和管理體(ti) 製改革也穩步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港口管理局出台《西江水運建設和管理體(ti) 製改革實施防範》,“一幹七支”過船設施改擴建項目持續推進,船閘、航道、港口、航運等領域職責分工逐步明晰,西江黃金水道航運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中,推進船閘運營創新管理,充分發揮梯級船閘統一運行調度的整體(ti) 優(you) 勢,流域船閘通行效率有效提高;推進航運升級轉型,支持廣西航運交易所創新發展,成立貴港市船東(dong) 互保協會(hui) ,發展航運金融保險業(ye) 務,促成西江船舶保險費率降低三成。
當前,國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新部署、新要求為(wei) 廣西水運發展確立了宏偉(wei) 藍圖,廣西水運成為(wei) 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dong) 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的戰略資源和重要載體(ti) 。“南向”有規劃的平陸運河與(yu) 北部灣港聯通,直接麵向東(dong) 盟及其他國家、地區;“東(dong) 融”有西江航運幹線、賀江直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西合”有右江、紅水河分別與(yu) 雲(yun) 南、貴州兩(liang) 省對接合作;“北聯”有柳州上遊的都柳江連接貴州省,以及規劃的湘桂運河可聯通湖南省湘江和長江沿江地區。
走進新時代,邁上新征程,廣西水運風帆正舉(ju) ,為(wei) 西南地區與(yu) 珠三角乃至世界各地的物資交流提供了水路運輸保障,在構建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國際通道和廣西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