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數字化驅動成行業共識 讓“天下沒有難送的快遞”

發布時間:2019-06-10 09:22:50 快遞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快遞物流為(wei) 日常消費生活帶來巨大幫助的同時,行業(ye) 自身特性存在的問題也令人困擾。包裹總量激增,帶來巨大垃圾難題;大型貨品上樓,讓快遞小哥不堪重負。似乎一定要通過物流業(ye) 為(wei) 以下這句話作個(ge) 注腳,美好的事物一定有其兩(liang) 麵性。從(cong) 環境到人,物流已不僅(jin) 是便利的代名詞,其中不乏困擾。

如何讓快遞流程更“綠色”?如何讓消費者更快收到包裹?如何讓快遞小哥們(men) 更輕鬆將貨品送達?

這一切的背後,無一不需智能化的驅動。

無人機、無人車、機械臂、爬樓機……5月28日,杭州,在2019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上,各大快遞物流企業(ye) 展示出了各自的黑科技。科技賦能下的快遞業(ye) 呈現出了更具“智慧”的色彩,也展現了更多問題解決(jue) 方案。

快遞行業(ye) 機遇與(yu) 挑戰並存

根據中國快遞協會(hui) 有關(guan) 數據,過去的2018年,整個(ge) 中國流轉的包裹數超過500億(yi) 個(ge) ,比前一年增加約100億(yi) 個(ge) ,增量接近美國全年包裹流轉總量。而在2013年,整個(ge) 中國的包裹總量隻有100億(yi) 個(ge) ,6年時間呈5倍增長。

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快遞業(ye) 務量將超過600億(yi) 件,同比增長22%,快遞業(ye) 務收入超過7000億(yi) 元,同比增長18%。

近年來,在製造業(ye) 智能化、全球化發展及電子商務迅速崛起的多重推動下,中國物流行業(ye) 正在從(cong) 傳(chuan) 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迅速轉型,物流行業(ye) 迎來更多元化需求。

峰會(hui) 上,阿裏巴巴集團CEO、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表示,過去6年物流業(ye) 的變化和菜鳥的快速發展,正是物流社會(hui) 化大協同的結果。500億(yi) 件的包裹總量,也必將為(wei) 物流業(ye) 的數字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是機遇,但更是挑戰。

快遞量逐年攀升,但如何降本增效,減少末端配送人力投入,提高配送效率,成為(wei) 當下物流業(ye) 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智能機械助力輕鬆物流

當前,各大快遞物流企業(ye) 都在摩拳擦掌進行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的布局。這一點,從(cong) 展會(hui) 現場各企業(ye) 的展示就可見一斑。

在現場,尖叫科技展示的“機械外骨骼”,通過人體(ti) 仿生學等技術,助力快遞員搬運重物,讓快遞員瞬間變身鋼鐵俠(xia) ,輕鬆搬運。

除此之外,蘇寧物流也展示了無源腰部助力外骨骼。工作人員對《中國消費者報》介紹,快遞小哥佩戴這一設備可以有效緩解腰部壓力,助力效率達60%。不僅(jin) 如此,還能進行人體(ti) 能耗和疲勞檢測,力圖實現有溫度的交付。

此外,德邦快遞展示的“爬樓機”也能輔助快遞員將大件商品搬運上樓,幫快遞員“減負”。

以往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技術的賦能下都已成為(wei) 現實,並應用於(yu) 派送環節。通過智能化手段,不僅(jin) 讓快遞員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體(ti) 驗。

數字化驅動成行業(ye) 共識

自2017年無人技術大熱後,不斷應用於(yu) 消費生活場景。在菜鳥驛站自助取件係統展區前眾(zhong) 多觀眾(zhong) 排起了一字“長龍”。

進門刷臉後,小屏幕上就顯示出所取包裹對應的位置,省時省力。通過體(ti) 驗,《中國消費者報》了解到,消費者拿到包裹後,將包裹條碼對準高拍儀(yi) 即可自動識別,提醒用戶取件成功。、

工作人員介紹,這一自助係統目前已在廣州、上海、武漢等城市試點。不僅(jin) 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開放、自助的體(ti) 驗,也解放了驛站老板的雙手,站點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菜鳥AI空間首次亮相,除刷臉取件功能外,通過智能方式改變了“人找包裹”的傳(chuan) 統方式,實現了“包裹找人”。刷臉後,包裹自動送到麵前。

通過特有的AI算法,還提升了儲(chu) 存容量,同樣大小的空間,可以存放的包裹,是傳(chuan) 統智能櫃的1.6倍。不僅(jin) 如此,這個(ge) “聰明”的櫃子還會(hui) 通過智能運行方式,自動整理碎片空間,騰出位置。

不得不說,在快遞配送末端,多樣化的服務讓無人自取、高拍儀(yi) 出庫等成為(wei) 業(ye) 內(nei) 最領先的智能化解決(jue) 方案。

讓環保覆蓋快遞全流程

除了智能化體(ti) 驗,減少快遞垃圾和節能減排也一直是被關(guan) 注的焦點。

展會(hui) 現場,一陣爆米花的香味吸引不少人圍觀,而這也是一撕得公司為(wei) 了吸引觀眾(zhong) 的“小心機”。《中國消費者報》了解到,該公司生產(chan) 的環保塑料袋Nbag就是用玉米澱粉加工而成。據稱,環保袋手感細膩柔軟,還帶有淡淡的爆米花氣味。

擔心價(jia) 格高昂?據介紹,目前環保袋價(jia) 格與(yu) 普通塑料袋價(jia) 格持平,未來新品研發後價(jia) 格會(hui) 更低,現在已與(yu) 百世、順豐(feng) 、郵政等快遞公司進行了合作。

蘇寧、菜鳥也紛紛展示了漂流箱、綠色零膠紙箱等產(chan) 品。

一架名為(wei) “小青龍”的無人機來到了現場,就在5月24日,菜鳥ET物流實驗室成功實現無人直升機跨瓊州海峽飛行,從(cong) 廣東(dong) 湛江抵達海南海口秀英港附近,飛行32公裏,用時25分鍾,創下全球物流無人機飛躍大型海峽的新紀錄,展現了無人物流的強大。

此外,各類無人車也同台亮相,最新投入測試的新能源無人車可實現太陽能或氫能源發電,組成了“綠色無人物流天團”。

2018年,中國快遞業(ye) 務1天處理快遞量1.8億(yi) 件。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上,中國快遞協會(hui) 會(hui) 長高宏峰表示,當前82%的快遞包裹進行了公路運輸,17%是航空運輸。但數據表明,貨車空駛率達到40%。

由此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高宏峰稱,現階段必須探索新的發展路徑,要從(cong) 規模驅動到技術驅動,運用科技和信息化的力量,提高運輸效率,才能讓物流和交通運輸業(ye) 實現雙贏。

數智化的世界剛剛開始

當前,電子麵單、自動化分揀、智能快件箱、智能語音、智能倉(cang) 儲(chu) 、智能安檢機、人臉識別等技術正在迅速研發普及。而5G、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xi) 、區塊鏈等新興(xing) 技術也在蓬勃發展。整個(ge) 物流業(ye) 正在進入全麵的數字化時代。“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產(chan) 生的包裹,商業(ye) 形態的演進影響著物流業(ye) 態的變化。”張勇表示,物流訂單的產(chan) 生,都源於(yu) 商業(ye) 和交易訂單的發生。如何滿足用戶“快、準、省”的需要,同時滿足客戶和商家對貨物效率的需要,這是整個(ge) 產(chan) 業(ye) 共同麵臨(lin) 的目標。

張勇認為(wei) ,實現貨物流轉效率的最大化,決(jue) 定了物流必然和供應鏈管理高度結合在一起,這是未來一定會(hui) 發生的趨勢。“隻有實現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不同企業(ye) 間的全麵聯動,數據打通,才能讓端到端的整體(ti) 流轉效率變得更高。”

以傳(chuan) 送帶為(wei) 例,在地鐵、車站、展館等場所司空見慣,但傳(chuan) 統傳(chuan) 送帶容易出現磨損、拉長、斷帶等情況。而在展會(hui) 現場,動力球擺輪分揀是由多個(ge) 動力球組成,看起來小小的改動,每小時卻可以做到傳(chuan) 送包裹5000-6000單,大小件都可以進行分揀。

“快遞行業(ye) 正處於(yu) 由規模驅動向技術驅動。過去的人海戰術推動行業(ye) 發展,現在必須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加大技術驅動力度,走創新發展之路。”高宏峰說。

高宏峰還對整個(ge) 行業(ye) 提出了期待。快遞業(ye) 不僅(jin) 要長塊頭,也要長肌肉。雖然快遞行業(ye) 成績顯著,但與(yu) 期望差距還很大,要樹立“無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理念,服務要智能化,管理要現代化,運輸要高效化。“2017年是中國快遞業(ye) 轉折年,也是智能化設備元年。”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快遞分論壇上,雙壹谘詢創始人兼總經理龔福照表示,快遞進入規模時代,三年將破萬(wan) 億(yi) 元。原有模式不可持續,必須進行改變。模式創新是基礎,應盡一切可能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張勇表示,未來的新技術發展,特別是IoT的發展,不僅(jin) 會(hui) 帶來現有物流要素的數字化,走向智慧化和智能化,也必將會(hui) 創造新一代的物流要素。

與(yu) 消費者最近的“最後一百米”,實則也是對企業(ye) 實力和服務能力的考驗,需要長期的投入。

中通快遞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賴海鬆表示,2019年最大的挑戰是提升能力的挑戰,包括健全農(nong) 村配送網絡,拓展跨境網絡,提升末端配送,加大智能化投入等。他認為(wei) ,未來“最後一百米”一定是共配共建共享,開放、賦能的模式。

從(cong) 手寫(xie) 地址到電子麵單,從(cong) 人工分揀到自動化流水線,從(cong) 車貨匹配到無人配送,從(cong) 包裹擁塞到一天10億(yi) 件包裹,中國物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消費者、商家真正實現了“全球買(mai) 、全球賣”,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也正向消費者走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