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29 09:24:20 中國交通新聞網

在青海格爾木的低氣壓下有過煮不熟飯的經曆,在茫茫雪原中遭遇過雪盲,在重慶拉貨的時候攜貨車上船過三峽……劉連友是2000多萬(wan) 道路貨運從(cong) 業(ye) 者中的一員。
生於(yu) 1978年的他,17歲時離開河南到山東(dong) 泰安當兵,後來成為(wei) 一名貨車司機。20多年來,他見證了道路貨運行業(ye) 的巨變。
總把安全擺在第一位
憑借過硬的綜合素質,入伍第二年,劉連友轉向司機訓練大隊接受汽車駕駛培訓。不同於(yu) 普通考駕照,劉連友在司機訓練大隊接受了10個(ge) 月的理論實踐培訓,練就了精湛的駕駛技術,同時還學習(xi) 了汽車構造、機械維修等理論知識,期間被評為(wei) 優(you) 秀學員。正是得益於(yu) 這段經曆,劉連友具備了大部分貨車司機都不具備的修車技能,讓他得以在日後的從(cong) 業(ye) 生涯中能夠準確“問診”車輛,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都“不會(hui) 覺得慌”。
1998年,劉連友退伍。作為(wei) 汽車兵,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貨車司機的行列。除了技術,部隊帶給劉連友的還有組織紀律、心理素質、道德觀念。“我在紀律、時間方麵抓得特別緊,很少延誤到貨,受到囑托,就要做到使命必達。”劉連友說。
常年在外,劉連友總把安全擺在第一位。新疆是劉連友常跑的路線,為(wei) 應對低溫,每次去新疆他要帶上全副裝備——過雪地的防滑鏈、解凍用的噴燈、可更換35號柴油的新油箱。
“都說伊犁果子溝大橋的S彎美冠全球,但對我們(men) 來說,想到的隻有‘安全’兩(liang) 字,彎多、坡多、車多,駕駛要十分小心。”劉連友介紹,“上緩坡的時候一定不能換擋,否則容易停車,很難再起步。下坡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防火,因為(wei) 刹車片長時間摩擦很容易生熱。”
遇到事情就想管一管
退伍後,劉連友的黨(dang) 員檔案不慎丟(diu) 失。“有些黨(dang) 員活動參加不了,我一直想要重新入黨(dang) 。”劉連友介紹,村支書(shu) 知道他的心願之後,幫助他進行了二次入黨(dang) 。
他也確實沒有辜負黨(dang) 員的身份。2009年春節前的一個(ge) 清晨,劉連友在山西河南交界處的潼關(guan) 高速公路收費口遭遇“馬路殺手”——團霧,霧汽在冬日地麵上變成薄冰,經驗豐(feng) 富的劉連友下意識地減速慢行。在發現前方發生事故後,劉連友立即停車,與(yu) 前車保持安全距離。“跑在路上,看到有什麽(me) 事情我都想管一管,總覺得自己有義(yi) 務。”劉連友說。
劉連友從(cong) 車裏摸到一個(ge) 手電筒,下車後高舉(ju) 著手電筒用燈光畫圈,和後燈配合提醒後車減速慢行,成功攔下兩(liang) 輛大客車,避免了後續車輛的追尾,並組織車上司機和乘客轉移到安全地點。
一腔熱血的劉連友還為(wei) 村裏做了不少事。村子裏坑窪不平的道路對於(yu) 村民出行是個(ge) 不小的困擾,作為(wei) 貨車司機的劉連友最懂得道路的重要性。他動員村裏的有誌青年捐款修路,更是一度停下生意為(wei) 村民運輸磚渣,監工鋪路。“修路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現在路暢通了,好走了,村民們(men) 都很高興(xing) 。”劉連友說。
今年春節過後,下鄉(xiang) 幹部來動員劉連友參選村幹部,他婉言謝絕了。“我的夢依然在路上,還想繼續握著方向盤。”
與(yu) 交通行業(ye) 共進步
20年,200多萬(wan) 公裏,劉連友跑的是運輸生意,見證的是祖國經濟的發展。
“我剛開始跑車時,國內(nei) 少有高速公路,國道路難走還經常堵車。2000年以後,高速公路開始一段段通車,貨車越來越好跑了。原來我從(cong) 東(dong) 部跑新疆,最快也得一周時間,遇上雪天要八九十天。”劉連友說,2014年,連霍高速公路(連雲(yun) 港—霍爾果斯)全線通車後,全程4天左右就能跑完,真正實現了日行千裏。
曾經有6年時間,劉連友將東(dong) 部地區生產(chan) 的洗衣機、冰箱、空調等電器送到新疆霍爾果斯用於(yu) 出口。令劉連友感慨的是,霍爾果斯在2000年左右時還隻是一個(ge) 僅(jin) 有一條主街的小鎮,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霍爾果斯搖身變作一座繁華的城市,而且建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ge) 跨境的自貿區。
在劉連友身邊變化的還有他的“搭檔”。從(cong) 第一輛解放六平柴貨車,到2002年的9.6米(前四後八)貨車,再到2008年的17.5米奧威半掛貨車,再到現在的6.8米高欄貨車,越來越先進的發動機,越來越舒適的座艙,劉連友一路見證了國產(chan) 貨車一步步的成長。
這幾年,貨車司機閑暇時都會(hui) 拿出手機通過互聯網找貨了,這讓劉連友感受最深。2014年,劉連友從(cong) 一名合同貨車司機成為(wei) 一名個(ge) 體(ti) 司機。貨源哪裏來,是令他最常發愁的事情。在車貨匹配平台發展起來後,劉連友開始通過互聯網找貨,並享受了信息時代給整個(ge) 行業(ye) 帶來的便捷。“5年來,我通過滿幫平台配了300多單貨,不僅(jin) 快,還省下很多放空費、停車費、住宿費,交易也有保障。這都是互聯網帶給我們(men) 貨車司機的福利。”劉連友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