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12 09:34:45 中國水運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至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對航運業(ye) 而言,這或許仍是艱難的一年。
4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cong) 此前的3.5%下調至3.3%,這也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IMF已經在6個(ge) 月內(nei) 3次下調了全球經濟預期。
報告重點包括:
中美貿易談判和英國脫歐給經濟帶來下行風險。
全球經濟增長從(cong) 2018年下半年開始減速,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反彈。
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從(cong) 1.6%下調至1.3%。
英國經濟增長率從(cong) 1.5%下調至1.2%。
美國經濟增長率從(cong) 2.5%降至2.3%。
中國經濟增長從(cong) 6.2%上調至6.3%。
2020年經濟增長預計為(wei) 3.6%。
IMF認為(wei) ,全球大部分發達經濟體(ti) 前景黯淡,高關(guan) 稅對全球貿易造成了壓力。“在全球增長勢頭減弱和政策應對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避免可能損害經濟活動的政策失誤,是要優(you) 先考慮的。”
IMF總裁Christine Lagarde認為(wei) ,世界經濟正處在一個(ge) “微妙的時刻”。而對於(yu) 與(yu) 全球經濟走向息息相關(guan) 的航運業(ye) 而言,經濟增長下調當然不是好消息。
事實上,從(cong) 多個(ge) 重要航線市場的前景來看,對於(yu) 航運業(ye) 來說,2019年或許仍是艱難的一年。
首先來看跨太平洋航線。
跨太平洋航線是目前全球海運貨運量最大的遠洋航線之一,中國是跨太平洋航線中最重要的市場。而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跨太平洋航線經曆了“冰與(yu) 火”兩(liang) 重天的考驗。
由於(yu) 承運人對航線有所優(you) 化,加之美國進口商為(wei) 避開新稅率而提前出貨,去年底至今年初,跨太平洋航線東(dong) 行線出現了曆史罕見的旺季。
但是,由於(yu) 目前中美貿易戰前景還存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導致未來跨太平洋航線市場的走勢還不明確,這也使得承運人在運力投放上更為(wei) 謹慎,大部分市場新增運力均未投入跨太平洋航線,因此,跨太平洋航線市場運力在2019年很大程度上會(hui) 整體(ti) 維持不變。
從(cong) 貨量來看,今年是自2009年以來,跨太平洋航線在旺季開始後,首次未有計劃增加新航線的一年。預計今後一段時間內(nei) ,跨太平洋航線市場的貨量可能會(hui) 有所走低。
再來看亞(ya) 歐航線。
有分析機構認為(wei) ,這一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nei) 持續低迷。BIMCO分析師更是明確表示,今後幾年,歐洲市場的需求增長或低於(yu) 2%,歐洲集裝箱進口量將受到較大影響。
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亞(ya) 歐航線箱量似乎難逃“兩(liang) 年漲,一年跌”的魔咒。不過在經曆了2016、2017年連續上漲後,2018年,亞(ya) 歐航線西行箱量微增2%,這一魔咒終於(yu) 被破除。
針對2019年,業(ye) 內(nei) 分析機構普遍保持了對亞(ya) 歐航線西行箱量增長的預測,認為(wei) 增幅在3%左右,不過還是低於(yu) 全球平均增長水平。
好消息是,預計2019年這一市場的運力增長趨緩,且18000TEU以上超大型運力可能會(hui) 轉移陣地。整體(ti) 來看,2019年亞(ya) 歐航線供需矛盾將有所改善,有利於(yu) 市場運價(jia) 的恢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