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21 09:02:32 浙江物流網

日前,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內(nei) 河通航裏程達到1800公裏,其中高等級航道690公裏,新增高等級泊位100個(ge) ……
河南,這個(ge) 具有豐(feng) 富的水運資源和悠久的航運曆史的地方,從(cong) 輝煌、到低穀、再崛起,經曆了一條漫長的內(nei) 河水運成長之路。
A.艱難前行 尋覓昔日輝煌
河南省境內(nei) 河流眾(zhong) 多共有493條(流域麵積100平方公裏以上),分屬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係,河道總裏程26245公裏,其中幹流長度7250公裏,支流長度18995公裏。河南省水運資源相對豐(feng) 富,一些河流具有發展內(nei) 河水運的自然條件和曆史淵源,如沙潁河、淮河、唐白河等。曆史上,河南內(nei) 河水運十分發達,水運成網,南通餘(yu) 杭,北達涿郡。古代的鴻溝水係及南北(隋唐)大運河、中原水運網都曾是河南水運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百舸爭(zheng) 流天津衛,千帆競航下江南”的盛景。
“一五”時期,河南省水運周轉量占全省地方交通貨運周轉量的48%以上。60年代初,全省內(nei) 河通航裏程6103公裏,27條河流通江達海,水運運量占全社會(hui) 總運量的48%,是河南水運的鼎盛時期。
然而,自70年代初,由於(yu) 曆史的原因,在修閘建壩時對水資源的綜合利用考慮不周,致使大部分閘壩未同時配建過船設施,,讓原本通航河流大部分斷航。加上公路、鐵路的快速發展等原由,河南內(nei) 河水運開始逐年萎縮,通航裏程多年來,徘徊在1100多公裏。河南省航運業(ye) 遭受重創,原來的水運貨物不得不“棄水走陸”,河南籍船舶不得不遠走他鄉(xiang) 退入淮河下遊、京杭運河和長江從(cong) 事水路運輸。河南內(nei) 河水運輝煌不再,進入了發展的低穀徘徊階段。
進入八十年代,國家開始著手解決(jue) 礙航閘壩問題。當時由交通、水利兩(liang) 部共同成立了“全國解決(jue) 礙航閘壩協調領導小組”,河南沙潁河正式被列入全國首批解決(jue) 礙航閘壩的七條河流之一。1984年,根據交通部的工作安排,豫、皖兩(liang) 省交通航運部門組織力量,共同完成了《沙潁河(漯河以下河段)航運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10月,通過了有關(guan) 部門組織的專(zhuan) 家評審。專(zhuan) 家們(men) 一致認為(wei) 恢複沙潁河通航,不僅(jin) 技術可行,而且經濟合理。從(cong) 此沙潁河恢複通航的工作列入了交通部、水利部及豫皖兩(liang) 省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並逐步得以實施。
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航務局孟德臣有幸親(qin) 曆參與(yu) 了河南省沙潁河複航工程的前期工作、建設過程,對於(yu) 千年沙潁河複航的不易之處,他深有感觸。
1990年,交通部在《淮河流域航運規劃報告》中,將沙潁河規劃為(wei) 五級航道。1995年,在全國內(nei) 河航運建設工作會(hui) 議上,將沙潁河列入全國“一縱三橫”內(nei) 河水運主通道中的“一縱”主通道,即京杭運河、淮河主通道,並遠景規劃沙潁河為(wei) 四級航道。通過積極準備,1987年設計年吞吐能力80萬(wan) 噸的劉灣港開始建設,至1992年全部建成,成為(wei) 河南省第一個(ge) 具有公鐵水聯運功能的港口碼頭。但由於(yu) 下遊規劃的航運梯級未同步建設,致使劉灣碼頭隻能季節性通航。1988年,投資近3000萬(wan) 元的300噸級河南省沈丘船閘開工建設,並於(yu) 1992年建成,同樣因為(wei) 下遊規劃梯級未同步建設而難以發揮其通航效益。1994年,河南省沙潁河鄭埠口至周口段38km複航工程開始實施,該工程包括鄭埠口樞紐(含節製閘、船閘)、航道整治、港口、橋梁改建等項目,總投資1.5億(yi) 元,1998年鄭埠口樞紐一期工程(節製閘部分)完成。2004年,河南省交通部門投入資金將鄭埠口至周口段複航工程後續工程全部建成,工程於(yu) 2005年底完工,實現了沙潁河周口以下的季節性通航。2007年,下遊耿樓樞紐工程開工建設。2009年,隨著下遊耿樓航運樞紐建成通航,河南省沙潁河周口以下全年通航。
“經過30餘(yu) 年的艱苦努力,河南著終於(yu) 實現了沙潁河在斷航40年後的複航夢想。”孟德臣感動地說。“隨著沙潁河的通航,其航運的經濟和社會(hui) 效益也逐步顯現,沙潁河沿岸建起了大型糧食倉(cang) 儲(chu) 、加工、商貿中心,礦建、煤炭轉運基地等,對當時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B.曲折探索 隻待柳暗花明
雖然河南水運發展緩慢,但仍然取得了不少成績。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航道通航條件得到了改善,航道通航裏程達到1589公裏,增加航道通航裏程486公裏。建成了一批現代化的港口碼頭設施,碼頭泊位達96個(ge) ,年吞吐能力1967萬(wan) 噸。
此外,水上安全監督支持保障係統也進一步完善,按照“八個(ge) 一”標準建設了全省開展水上旅遊運輸的50餘(yu) 個(ge) 重點庫區或水域的水上安全監督設施。2017年5月,經河南省政府同意,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全省庫區(水域)港航安全監管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的意見》,使得庫區(水域)水上安全監管有了基本遵循。
與(yu) 此同時,按照“五有”標準進行了農(nong) 村渡口渡船改造工作。並製定出台了《河南省農(nong) 村渡口渡船改造實施管理辦法》,有效地規範了河南省農(nong) 村渡口渡船改造工作。
“這些港航基礎設施及支持保障係統的建設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我省內(nei) 河航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消除了我省水上交通安全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為(wei) 我省綜合交通建設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孟德臣對記者說。
“十二五”期間,國家相繼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文件,發展內(nei) 河水運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
2011年,國務院製定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快長江等內(nei) 河水運發展的意見》,國家決(jue) 定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nei) 河水運體(ti) 係。國家對河南省內(nei) 河水運建設十分支持,《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淮河、沙潁河、渦河、沱澮河等跨省航道建設。”河南省政府也十分非常重視內(nei) 河水運發展,把建成沙潁河、淮河、渦河、沱澮河四條通江達海的水上運輸通道列入《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同時出台了《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辦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加快我省內(nei) 河水運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發展內(nei) 河水運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為(wei) 統籌推進沙潁河通道建設,河南省政府於(yu) 2015年成立了由副省長擔任指揮長的河南省沙潁河航運工程建設指揮部,整體(ti) 推進沙潁河航運工程建設。
“‘十二五’期,全省內(nei) 河航道、港口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內(nei) 河水運貨運量持續增長,運輸船舶大型化、標準化趨勢明顯,水運市場日趨活躍,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保持穩定。”孟德臣自豪地說。“十二五”期,主要完成了渦河航運開發建設二期工程、沙潁河周口至漯河段航運工程和沱澮河航運開發建設(河南段一期)工程,實現了沙潁河、淮河、渦河、沱澮河等主要航道與(yu) 長三角水運網地區的溝通,形成4條通江達海的水上運輸通道。此外,共完成貨物運輸量4.3億(yi) 萬(wan) 噸、周轉量2763.6億(yi) 噸公裏。完成客運量1000萬(wan) 人次、周轉量30000萬(wan) 人公裏。
就這樣,河南內(nei) 河水運迎來了柳暗花明,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C.爬坡過坎 喜迎黃金機遇
“十二五”時期是河南水運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經過 “十二五”的建設,河南省沙潁河漯河以下、淮河淮濱以下航道已實現全年通航,並可通江達海。擁有兩(liang) 條溝通華東(dong) 和長三角水網地區的水上運輸通道。沙潁河漯河以下、淮河淮濱以下具備常年通航500噸級單船、萬(wan) 噸船舶拖隊的能力。
進入“十三五”期,國家和有關(guan) 部委、河南省政府相繼製定出台了一係列加快內(nei) 河水運發展的方針政策,為(wei) 河南內(nei) 河水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加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河南省內(nei) 河水運將繼續圍繞加快沙潁河、淮河、唐河等航運工程建設,著力推進沙潁河、淮河、唐河等通江達海的水運通道建設,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十三五”期間,全省內(nei) 河水運計劃完成投資90億(yi) 元,建設航道304公裏,全省內(nei) 河通航裏程達到1855公裏,其中Ⅳ級高等級航道達到670公裏。
同時,積極開展洪河、賈魯河等航運工程前期工作,並力爭(zheng) 開工建設。加強多式聯運服務體(ti) 係建設,積極鼓勵港口多式聯運,強化港口與(yu) 鐵路、公路等集疏運體(ti) 係的規劃建設,促進港口物流發展。規劃開工並建成的項目有5個(ge) ,分別是:沙河漯河至平頂山航運工程漯河港至北汝河口段、沙河漯河至平頂山航運工程北汝河口至平頂山港段、沙潁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級改造工程、淮河淮濱至息縣航運工程淮濱段和唐河社旗至省界航運工程省界至馬店段等項目。
“以周口為(wei) 例,2017年周口水路貨運量約占當年全市貨物運量的1/5,占當年全省港口吞吐量的95%,成為(wei) 周口新的經濟增長點。與(yu) 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相比,2017年分別節約運費約9000萬(wan) 元、3900萬(wan) 元,為(wei) 生產(chan) 企業(ye) 、運輸企業(ye) 帶來了豐(feng) 厚的經濟效益。”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李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士強介紹說,沙潁河實現常年通航後,大大拉近了豫中、豫東(dong) 南與(yu) 長三角和東(dong) 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水上距離,正在發揮著內(nei) 河航運的獨特優(you) 勢。
不少船主表示,沙潁河航道全線開通後,低廉的航運價(jia) 格讓他們(men) 的貨源增加了。“一些大企業(ye) 願意在我們(men) 這裏落地了,巴西的大豆、阿根廷的大豆,它們(men) 都要從(cong) 國外進口,然後走水運,走水運過來每一噸能節約100塊錢呢。”
“十三五”末,河南內(nei) 河水運將力爭(zheng) 完成內(nei) 河水運骨架體(ti) 係、港口物流運輸體(ti) 係、安全監管與(yu) 應急搜救體(ti) 係、船舶檢驗與(yu) 船員管理體(ti) 係、航務海事智能化應用體(ti) 係和內(nei) 河水運綠色發展體(ti) 係為(wei) 核心的“六個(ge) 體(ti) 係”建設,形成上與(yu) 鐵路、公路等主通道和主樞紐相連接,與(yu) 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相銜接,下與(yu) 淮河水係、長江水係等水網地區相貫通的“上連下通”內(nei) 河水運發展格局,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為(wei) 交通運輸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擼起袖子幹,揮灑汗水拚。日前,河南省省長陳潤兒(er) 在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上亦再次提出,2019年將加快構建便捷暢通的綜合交通體(ti) 係,推進沙潁河、淮河等內(nei) 河水運項目建設,構建通江達海水運網絡。
河南內(nei) 河水運發展的宏偉(wei) 藍圖已經繪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沙潁河將重現“帆檣如織,百貨如山”的航運景象,一個(ge) 充滿希望的河南內(nei) 河水運將更加出彩。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