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港到港”到“端到端” 一帶一路物流智慧化轉型加速

發布時間:2019-03-20 08:46:32 浙江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一直致力於(yu) 用科技改善人們(men) 的生活,讓科技融入日常,我們(men) 也希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能緩解貨運需求疲軟的現狀,同時加速全球物流、貨運行業(ye) 的智慧化、數字化轉型。”

“一帶一路”倡議正幫助世界打造一個(ge) 更加智慧化、數字化的全球物流和運輸網絡。3月11-13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第13屆世界貨運年會(hui) 在新加坡舉(ju) 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hui) (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lexandre de Juniac於(yu) 3月12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機場、港口與(yu) 鐵路網絡相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了一種新的物流“樞紐輻射”框架,從(cong) 當前的“港到港”模式向著“端到端”模式進化;與(yu) 此同時,中國不少物流企業(ye) 、航空公司借助高水平的技術,打造出智能信息係統,對跨境貨物的流動進行快捷、準確、實時管理。

根據年會(hui) 發布的數據,以貨運噸公裏計算,2018年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同比增長3.5% ,較2017年增長率(9.7%)明顯下降。國際航協表示,2018年航空貨運的表現受到12月份貨運需求疲軟的影響。Alexandre de Juniac分析說,全球貿易疲軟、消費者信心下降和地緣政治阻力,讓航空貨運需求去年底增長放緩,但預計2019年貨運需求增幅可達3.7%。

“由於(yu) 貿易局勢持續緊張,以及某些政府實施的保護主義(yi) 措施,行業(ye) 仍麵臨(lin) 重大下行風險。”Juniac說,“因此,隻要在公平透明的前提下,我們(men) 歡迎任何國家、組織提出的可以促進全球航空貨運發展的倡議。中國一直致力於(yu) 用科技改善人們(men) 的生活,讓科技融入日常,我們(men) 也希望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能緩解貨運需求疲軟的現狀,同時加速全球物流、貨運行業(ye) 的智慧化、數字化轉型。”

新的物流輻射模式

“一帶一路”倡議下建設的物流中心及其輻射模式,讓定期交貨更有保證,降低了庫存水平和大型倉(cang) 庫倉(cang) 儲(chu) 成本,航空、船舶、鐵路和公路的聯運集裝箱貨運組合已成為(wei) 可能。

例如,中國內(nei) 陸城市義(yi) 烏(wu) 生產(chan) 的襪子過去依賴海運,最長要45天才能交貨。而在新的貨運模式下,貨運列車僅(jin) 用大約14天,就可以把產(chan) 品從(cong) 義(yi) 烏(wu) 運往倫(lun) 敦。

德國鐵路公司旗下的辛克國際貨運代理公司(DB Schenker)也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該公司提供從(cong) 重慶到歐洲的汽車零部件的海運、鐵路和公路一體(ti) 化運輸。去年該公司還推出首個(ge) 亞(ya) 歐易腐品物流鏈,首列列車在15天內(nei) 將11個(ge) 冷藏集裝箱的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6.080, -0.01, -0.16%)從(cong) 成都運往莫斯科。

同時,為(wei)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的郵政快遞企業(ye) 也紛紛加強國際航空運能建設:中通快遞與(yu) 土耳其航空、太平洋(4.140, -0.04, -0.96%)航空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布局全球航空運輸服務;圓通速遞(13.310, 0.26, 1.99%)聯合中國航空、菜鳥等企業(ye) ,在香港國際機場建設世界級物流樞紐;中國郵政已建設郵政跨境電商倉(cang) 儲(chu) 和產(chan) 業(ye) 園144個(ge) ,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ya) 、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建設有11個(ge) 海外倉(cang) 。在萬(wan) 國郵聯發布的“郵政發展綜合指數”中,中國郵政在通達性指標方麵排名最高。

3月13日,土耳其航空資深副總裁Seda Kalyoncu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與(yu) 中通快遞去年6月在香港成立的合資公司提供所有“門到門”物流業(ye) 務,包括貨車運輸、攬貨配送、貨物運輸、跨國對接和最後一公裏配送等,同時也提供倉(cang) 庫管理、訂單和供應鏈管理等服務。“該公司是全球性快遞/貨運公司,並致力於(yu)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提供全麵的門到門配送服務。我們(men) 希望借助中國走在世界前列的科技力量,讓我們(men) 的配送服務更加高效智能。” Seda Kalyoncu說。

同樣是去年6月,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與(yu) 京東(dong) 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跨境物流、供應鏈網絡構建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並在電商、互聯網金融等維度探索合作機會(hui) 。12日該公司代表Dias Iskakov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哈薩克斯坦的物流整體(ti) 時效性差,發展不均衡,但擁有豐(feng) 富的物產(chan) 資源,人們(men) 的電商消費需求日益增長,對培育智慧物流產(chan) 業(ye) 很有利。而中國物流發展相對領先,京東(dong) 物流已將服務時效提升到分鍾級,伴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投用,已率先實現倉(cang) 運配全流程的無人化。哈鐵與(yu) 京東(dong) 物流的合作,可讓京東(dong) 物流對哈輸出經驗和技術,推動當地物流基礎網絡建設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據了解,目前京東(dong) 跨境供應鏈網絡已包含十餘(yu) 個(ge) 跨境口岸、110多個(ge) 海外倉(cang) 、近千條全球運輸鏈路以及中國全境的配送網絡,覆蓋全球224個(ge) 國家和地區。借助高水平的信息技術,京東(dong) 物流已打造出一套“智慧大腦”信息係統,可對跨境電商商品的流動實現快捷、準確、實時化管理。

香港機場獲“獨家認證”

上個(ge) 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同時提到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優(you) 勢,發展高增值貨運”。

作為(wei) 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dong) 風,香港國際機場正將自身打造成“一帶一路”重要的智慧物流樞紐。

香港國際機場行政總裁林天福12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子商貿的發展令快速運送貨物的需求增加,而利用客機運送可提供更高效的貨運服務。香港國際機場廣闊的航空網絡及頻密的航班班次,可為(wei) 貨運服務提供更多選擇,香港有近40%的空運貨物利用客機貨艙運送。

從(cong) 2010年起,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便超越美國孟菲斯機場,一直穩居中國和世界第一位。同時它也是強大的轉口貨運樞紐,根據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提供的數據,其2018年轉口貨運量同比增長9%,除中國內(nei) 地及美國等主要市場,香港國際機場往來亞(ya) 洲其他地區的轉口貨運量亦按年錄得強勁增長,例如印度(28%)、孟加拉 (23%)、泰國(21%)及日本(18%)

此次世界貨運年會(hui) 上,IATA向香港國際機場頒發了鮮活貨物運輸認證(CEIV Fresh),這是全球首次有機場獲此認證,表明其貨運機構在處理溫控貨物方麵達到國際航協的標準。此前,香港機場已獲IATA的藥品認證(CEIV Pharma)。這些認證讓其貨運樞紐優(you) 勢越發凸顯,同時將進一步加強香港與(yu) 內(nei) 地乃至全球的聯係,更為(wei) 大灣區的企業(ye) 帶來新的商機。

為(wei) 配合航空貨運業(ye) ,香港機場南貨運區已預留土地,支持轉運、跨境電子商貿和高增值空運貨物發展,並已有商業(ye) 公司對此布局:菜鳥聯合中國航空、圓通速遞,在香港機場投資120億(yi) 港元,啟動建設一個(ge) 世界級物流樞紐。物流中心占地約5.3公頃,總樓麵麵積預計達38萬(wan) 平方米,將成為(wei) 全港第三大物流倉(cang) 庫。此外,四大國際快遞服務供應商之一DHL與(yu) 香港機場管理局合作,擴建其中亞(ya) 樞紐(CAH)預計2022年開始營運,擴建後貨物處理能力將增加50%

林天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與(yu) 菜鳥、中國航空及圓通速遞合作成立的物流中心預計2023年投入運作,將成為(wei) 亞(ya) 洲的智能物流樞紐,以及高速發展中的全球電子商貿業(ye) 務的關(guan) 鍵一環。該項目將配合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運發展策略和“一帶一路”倡議,把握就跨境電子商貿及相關(guan) 業(ye) 務,以及與(yu) 藥品等溫控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物流業(ye) 務增長帶來的機遇。“未來香港機場將繼續憑借國際化的航空網絡、相關(guan) 配套服務和管理經驗,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建設,引領大灣區航空業(ye) 發展,共同推動全球航空運輸業(ye) 的智慧化轉型。”林天福說。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