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2-13 09:32:16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2018年“雙十一”期間,快遞包裹量達到10億(yi) 件。據預測,2018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約為(wei) 470億(yi) 件。國家郵政局預計,到2020年全國快遞業(ye) 務量將會(hui) 達到700億(yi) 件。
這一數字堪稱天文數字!事實上,快遞物流正在成為(wei) 拉動物流機器人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相關(guan) 數據顯示,近五年物流機器人的年均增長超過20%。2018年,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市場規模達到1.9萬(wan) 台。與(yu) 此同時,京東(dong) 、亞(ya) 馬遜、阿裏巴巴、申通、順豐(feng) 等擁有巨大快遞量處理需求的電商及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均在加大對分揀機器人、AGV、無人倉(cang) 等裝備的投入。
如今,智慧物流正逐漸成為(wei) 近年來物流行業(ye) 市場的熱點。而物流機器人作為(wei) 推動智慧物流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術裝備,正借助智慧物流發展的東(dong) 風,迎來新的發展。
一、今年市場將多場景小規模爆發
“機器人換人,是絕大部分企業(ye) ,尤其是生產(chan) 類企業(ye) 最迫切的需求。物流占用了大量勞動力,如何通過物流自動化降低人力投入,則是大部分企業(ye) 的迫切訴求。”機器人自主移動應用產(chan) 品供應商——AICRobo機器人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佘元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據市場研究和谘詢機構Tractica預測,到2021年,全球倉(cang) 儲(chu) 和物流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4億(yi) 美元,行業(ye) 前景發展良好。在此背景下,一些物流機器人企業(ye) 開始受到大量資本的青睞,智行者、Geek+、快倉(cang) 機器人等相繼完成了多輪融資。另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國物流機器人領域投融資事件超過10起,涉及金額超過5億(yi) 元。
京東(dong) X事業(ye) 部對外開放業(ye) 務部總經理李莉對記者表示,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商、物流領軍(jun) 企業(ye) 開始嚐試物流自動化升級的探索和嚐試,創新型企業(ye) 不斷湧現,2019年物流機器人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
究其原因,李莉認為(wei) ,去年國家多個(ge) 部委針對智慧物流相繼出台了支持引導政策,從(cong) 宏觀層麵進行引導。同時,從(cong) 產(chan) 業(ye) 市場需求層麵來看,物流行業(ye) 整體(ti) 屬於(yu)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自動化水平較低,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物流企業(ye) 自身降本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此外,在資本市場2018年整體(ti) 遇冷的大背景下,物流機器人企業(ye) 單筆投資依舊創出新高,可見資本市場對物流機器人格外關(guan) 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市場需求大、規模大”幾乎是所有被采訪者對物流機器人市場的一致評價(jia) ,但現實卻是這一市場遲遲未能全麵爆發。
“2019年,物流機器人會(hui) 開始多場景地小規模爆發,真正的大爆發可能還得等到2020年。”這是佘元博對市場的分析判斷。他認為(wei) ,AGV、KIVA倉(cang) 儲(chu) 物流機器人已經解決(jue) 了很多物流場景的問題,而且他們(men) 正在解決(jue) 更多的問題。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場景問題,隻能通過自主移動機器人來解決(jue) ,而有能力利用自主移動機器人解決(jue) 客戶物流場景問題的企業(ye) 非常稀缺。
雖然現在有很多研發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創業(ye) 公司,但能不能解決(jue) 問題卻是另一回事,要解決(jue) 客戶的物流場景問題,必須給客戶設計一整套的解決(jue) 方案,而大多數方案的落地周期都很長。此外,由於(yu) 行業(ye) 不夠成熟,分工很難,企業(ye) 自身也不夠成熟,因此大部分配合的結果是1+1<2,甚至是小於(yu) 1。
在李莉看來,同整體(ti) 工業(ye) 機器人的發展相比,新興(xing) 的物流機器人在方案數據打磨、性能可靠性以及經濟性驗證方麵,依然需要時間的考驗。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會(hui) 依然保持相對高速的增長狀態。她強調,這種狀態和趨勢對行業(ye) 來講也是良性和有利的。
賽迪顧問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劉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產(chan) 業(ye) 所處階段來看,由於(yu) 物流機器人在高精度零部件、智能算法等核心技術方麵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從(cong) 而導致國內(nei) 市場主要以國際品牌為(wei) 主,本土品牌相對缺乏。產(chan) 品應用場景仍然有限,主要以電商物流為(wei) 主,同時物流機器人行業(ye) 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標準和體(ti) 係,因此我國物流機器人的發展仍處於(yu) 產(chan) 業(ye) 培育階段。
二、“技術+政策”賦能智慧物流
設有自動化分揀區,配送機器人停靠區、充電區、裝載區等多個(ge) 區域,可同時容納20台配送機器人,完成貨物分揀、機器人停靠、充電等一係列環節。當包裹從(cong) 物流倉(cang) 儲(chu) 中心運輸至配送站後,在物流分揀線按照配送地點對貨物進行分發,分發完成後,站內(nei) 裝載人員按照地址將包裹裝入配送機器人,再由配送機器人配送至消費者手中……這是近日首個(ge) 正式投入使用的京東(dong) 配送機器人智能配送站中的場景。
據李莉介紹,在技術產(chan) 品方麵,目前京東(dong) 形成了“4+N”的技術產(chan) 品形態。“4”即無人倉(cang) 、無人車、無人機、智能零售四大產(chan) 品群,以滿足“倉(cang) -幹線-支線-最後一公裏-門店”全流程智能化的技術需求和布局。“N”為(wei) 創新方向項目,目前包括X未來餐廳、京東(dong) 農(nong) 場、智能售賣櫃等,致力於(yu) 更多技術創新方向和商業(ye) 模式的探索與(yu) 打磨。“今後開放的場景和形式會(hui) 進一步加大。”李莉說。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實時計算、柔性自動化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圍繞倉(cang) 儲(chu) 、分揀、搬運、配送、碼垛等環節的智能物流機器人種類日益增多,無人倉(cang) 、無人配送車、智能快遞櫃、無人機、AGV機器人等產(chan) 品不斷更新迭代,與(yu) 消費者聯係的緊密度日益增強。除了傳(chuan) 統的機器人企業(ye) 、電子商務企業(ye) 及物流企業(ye) 外,以蘇寧、美的、海爾、格力等為(wei) 代表的家電企業(ye) 也在加速對無人倉(cang) 、無人車、AGV機器人等領域的布局,構建“場景互聯網+智能供應鏈”體(ti) 係。
從(cong) 政策方麵來看,2015~2017年是我國智慧物流產(chan) 業(ye) 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快遞業(ye) 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郵政局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郵政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先後發布。
在劉壯看來,這些政策均從(cong) 不同角度指出物流企業(ye) 要加速推廣應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加大數據信息集成應用,推動物流業(ye) 務實現平台一體(ti) 化發展。鼓勵物流企業(ye) 積極采用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等先進的技術裝備,實現快件自動分撥和快速轉運,全麵提升倉(cang) 儲(chu) 、運輸、配送等環節的作業(ye) 效率。
三、競爭(zheng) 激烈催生行業(ye) 細分發展
如今,使用機器人降低人工成本已經成為(wei) 一種趨勢,尤其在電商、物流等需要大量人工的企業(ye) 。隨著物流市場的快速發展,物流機器人的應用加速普及。
“2019年,在我國電子商務行業(ye) 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物流行業(ye) 貨運量和快遞量仍有望保持穩定增長,為(wei) 物流機器人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時,使用機器人降低用工成本已經成為(wei) 各行業(ye) 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劉壯表示,在電商、電器、物流等需要大量處理貨物的企業(ye) 加快布局的影響下,未來將會(hui) 有更多行業(ye) 選擇在倉(cang) 儲(chu) 、配送、分揀等環節配置物流機器人。
“2019年,我們(men) 對物流機器人整體(ti) 樂(le) 觀看好——冷靜擴張,重點深耕,持續投入。”李莉告訴記者,物流機器人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必將帶來更多的進入者和更激烈的競爭(zheng) ,2019年這種競爭(zheng) 趨勢將更加明顯,同時將催生細分行業(ye) 的發展。
談及2019年物流機器人將以何種形式爆發,佘元博表示,有些公司已經做好了積累,產(chan) 品的完善度高,行業(ye) 上下遊全麵打通,能夠直接給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jue) 方案。基於(yu) 這種情況,會(hui) 有一些比較容易落地的場景逐個(ge) 落地,而客戶端也需要有一個(ge) 適應的過程,然後才會(hui) 大規模應用,所以“會(hui) 以多場景小規模應用的形式爆發”。
“2018年,作為(wei) 物流機器人的AGV和KIVA,發展時間長,產(chan) 品成熟度高,但是由於(yu) 應用場景局限的問題,有進展也有瓶頸。作為(wei) 新興(xing) 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發展時間短、產(chan) 品成熟度和應用方案完善度不高,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爆發。”佘元博說,今年將會(hui) 有更多的人看到AMR的應用潛力,各方將對其產(chan) 生更高的關(guan) 注,但暫時還不會(hui) 形成很大的市場規模。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