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1-08 08:33:11 物流北京網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於(yu) 物流業(ye) 來說,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一年。在這一年,物流業(ye) 跑贏了中國大多數實體(ti) 經濟部門的增速。更為(wei) 重要的是,高增長的背後,不僅(jin) 是需求的刺激,更有市場結構優(you) 化和技術變革等供給端的改變。
不過,在經曆創新和增長的同時,我們(men) 發現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普遍懷有較大的危機感。這是因為(wei) 市場競爭(zheng) 的白熱化、疲軟需求的潛在預期觸動著他們(men) 的神經。而2019年,這樣的趨勢很可能持續下去。
增長,仍將保持較快速度
近幾年,經濟環境不景氣,物流是少數幾個(ge) 保持高於(yu) 平均水準增長的行業(ye) 之一。截至11月,2018年全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接近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3%(參見圖1),顯著高於(yu) GDP增速,顯示了經濟對物流的需求仍然強勁。
不過,在顯著的增長中,不同細分領域的分化愈發嚴(yan) 重。快遞、零擔、整車這三大物流分支中,表現各異,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物流業(ye) 紛繁複雜,但每一個(ge) 細分製造業(ye) 都有潛力擁有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物流細分領域,如汽車物流、冷鏈、農(nong) 業(ye) 物流、危化品、倉(cang) 儲(chu) 等等。限於(yu) 篇幅,我們(men) 僅(jin) 對三大物流分支進行分析和預測。
首先,快遞行業(ye) 增長仍然較快。整個(ge) 2018年,一共送出了505億(yi) 件快遞,增長25.8%。截至2018年11月,快遞業(ye) 收入達到5428億(yi) 元,同比增長22.3%,當然這主要受益於(yu) 線上零售的持續擴張(參見圖2)。不過,這樣的趨勢也隨著線上零售增速的下滑而有所減緩。這多少為(wei) 快遞行業(ye) 的發展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陰影。
該如何應對?其實各家快遞公司早已想到這個(ge) 問題,但如何擺脫所謂的“淘係件依賴症”(淘寶等電商快件占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通達係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的比例超過60%),至少以通達係為(wei) 代表的市場主流快遞企業(ye) 似乎還沒找到長效的辦法,更多的是去拓展快遞業(ye) 務以外的市場,以曲線救國的方式減少對電商的依賴。
其次,零擔市場在2016年突破了萬(wan) 億(yi) 規模,並在2017年達到1.25萬(wan) 億(yi) ,占公路運輸市場的24%,是快遞市場規模的2倍,同比增速也提升到了20%以上,發展勢頭良好。以德邦為(wei) 代表的零擔企業(ye) 普遍具有較強的車隊實力和網點鋪設能力,到了2018年,該是回報的時候了。
最後,整車市場規模在擴張,但其在公路運輸中的份額卻在下降。整車市場雖然不被大眾(zhong) 消費者熟知,卻是規模最大的細分產(chan) 業(ye) 。2018年整車運輸市場規模預計達到了3.5萬(wan) 億(yi) 元,占公路運輸市場約65%。不過,這一比例還是比2017年下降了2個(ge) 百分點,主要是被快速擴張的快遞業(ye) 搶走了。預計2019年,整車運輸占公路運輸市場的份額還會(hui) 下降。
預計2019年,快遞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但增速將會(hui) 繼續下滑,這將為(wei) 行業(ye) 帶來更多的挑戰。而整車和零擔則更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若實體(ti) 經濟不景氣,這兩(liang) 個(ge) 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這幾年少有的困境。總體(ti) 而言,物流業(ye) 越來越大的危機感正在醞釀著。
競爭(zheng) ,麵臨(lin) 更大的不確定性
縱觀物流業(ye) 的發展,除了一些鼓勵性產(chan) 業(ye) 政策和行業(ye) 標準法規,其市場運行並未受到政府的直接幹預。較少的政策幹預孕育了充分的市場競爭(zheng) 、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國的物流產(chan) 業(ye) 再也不是幾年前簡單的快遞和快運(包括零擔和整車)市場,而是物流企業(ye) 多角化、業(ye) 務互相交叉的複雜運行模式。產(chan) 業(ye) 組織學中的最大最小化原理(指每個(ge) 廠商努力實現在每個(ge) 類型產(chan) 品中實行產(chan) 品差別化策略,客觀上形成了在每個(ge) 細分產(chan) 品市場中均擁擠著每個(ge) 廠商)在物流市場中被運用得淋漓盡致。
例如,德邦的老本行是零擔,但快遞和整車卻是其發展最快的業(ye) 務;通達係、順豐(feng) 也開展了零擔業(ye) 務;電商物流也加入了快遞、快運市場的角逐,蘇寧物流收購天天快遞便是其中的經典案例。
在激烈的競爭(zheng) 和日趨成熟的市場結構中,並購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同時市場也變得越來越集中。2016年以來,快遞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市場中前八大企業(ye) 的市場份額之和)持續上升,2018年的下半年達到了81.3(參見圖3)。
正如快遞市場CR8所反映的,物流領域的頭部企業(ye) 在行業(ye) 競爭(zheng) 結構日趨成熟的背景下,日益壯大。但不得不提的是,快遞市場已經轉變成了典型的“伯川德”式的寡頭競爭(zheng) ,即市場中的企業(ye) 以價(jia) 格為(wei) 競爭(zheng) 策略的主要參數,價(jia) 格戰愈演愈烈。
在此背景下,誰能夠在2019年更好地控製成本,誰就能夠成功攫取競爭(zheng) 優(you) 勢。不過,麵對快遞行業(ye) “曲折”的規模經濟(參見圖4),想要獲得成本與(yu) 收益的平衡,著實是件難事。在這些不確定性下,聰明(或者說有雄心)的快遞企業(ye) 可尋找一條確定性道路,即繼續進行運力鋪設,最終將成本大幅度降至收益之下。
在公路快運領域,成熟的市場結構仍在構建中,不斷有新進入企業(ye) “攪動”市場。例如,壹米滴答這家零擔企業(ye) 便以迅猛的速度完成了對安能物流、德邦物流等巨頭的超越。到2018年4月,壹米滴答全網日均貨量達3.07萬(wan) 噸,其中直營日均貨量達1.17萬(wan) 噸,占比高達38%。同時段內(nei) 數據顯示,安能日均貨量達2.6萬(wan) 噸、百世日均貨量達1.8萬(wan) 噸、德邦日均貨量達1.7萬(wan) 噸。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壹米滴答全網日均貨量已超過安能,成為(wei) 行業(ye) 貨量之王。
在競爭(zheng) 白熱化的同時,公路運輸行業(ye) 也受到了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周期性向下波動趨勢明顯,因此在2019年,該領域的競爭(zheng) 將麵臨(lin) 更大的不確定性。
創新,方向決(jue) 定成敗
從(cong) “汗水物流”到“科技物流”,科技創新讓這一“古老”的行業(ye) 不斷注入未來感和增加新的想象空間。
前幾年,互聯網技術不斷地推波助瀾,在泡沫之中,我們(men) 發現其中“花哨”的多,實用的少。資本推動的背後,吹噓的多,實幹的少。但後來,人們(men) 漸漸發現,以無人機、機器人分揀為(wei) 代表的物聯網、人工智能,甚至區塊鏈等前幾年被人稱為(wei) “噱頭”的技術,已經取得了商業(ye) 化道路上的實質性進步。其中最核心的原因便是,主流物流企業(ye) 在完成了大規模的網點、運力、倉(cang) 儲(chu) 空間等基礎設施鋪設之後,上述這些技術有了發揮的空間,也確實帶來了成本的顯著下降。這種數字化的變革比我們(men) 想象的快很多,也正因如此,2019年很可能會(hui) 成為(wei) 這些技術大規模商用的元年。
從(cong) 具體(ti) 的技術趨勢來看,經過幾年的發展,“互聯網+”這一波浪潮已經逐漸進入尾聲,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及三者的結合)很可能成為(wei) 未來幾年物流人心中新的寵兒(er) 。在此領域的應用方麵,不得不提菜鳥網絡,它所打造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將對行業(ye) 產(chan) 生天翻地覆的影響。在這個(ge) 網絡中,微觀與(yu) 宏觀,“天”與(yu) “地”,道路的線和倉(cang) 儲(chu) 的點相互融匯,將極大提升效率。舉(ju) 個(ge) 例子,在可預見的未來,貨車必然將變成一個(ge) 個(ge) 節點,成為(wei) 移動的倉(cang) 、收貨的門店,進而帶來整個(ge) 行業(ye) 發展觀的顛覆。
然而,企業(ye) 越大,轉彎越難。大公司都在構建基於(yu) 數字的平台服務能力,持續的數據喂養(yang) ,驅動企業(ye) 越來越大,但是,當大環境流量不再增加,成本持續提升、技術迭代帶來的價(jia) 值提升無法覆蓋成本提升的時候,就會(hui) 陷入危局。如果數據、資本、價(jia) 值無法高於(yu) 企業(ye) 成本的增長,大公司就必須找到新的技術、節點來獲得新一輪成長。這也是物流業(ye) 中技術領域持續“換流行”的原因所在。
最後,在宏大的技術變革趨勢麵前,我們(men) 不得不提示微觀企業(ye) 所麵對的潛在危機。麵對千億(yi) 級的物流公司和八十萬(wan) 家中小物流企業(ye) 並存的現狀,技術創新因素的闖入會(hui) 如何改變這個(ge) 領域?
過去5年是物流創業(ye) 魔幻的5年,眾(zhong) 多企業(ye) 從(cong) 零到上億(yi) 規模,再歸零。在需要奔跑的時候,企業(ye) 很容易隻顧低頭做事,或盲目創新而忘記方向。如果找到了對的技術創新方向,企業(ye) 規模化的速度非常快;但如果方向錯了,幻滅或許就在瞬間。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