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0-17 10:34:01 製冷快報

在國務院辦公廳剛剛印發的《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支持各地開展集裝箱運輸、商品車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試點示範創建。”這已經不是國家首次在相關(guan) 文件中支持冷鏈物流的發展了——2011年,國家發改委製定發布《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4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我國物流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指導意見》;2017年4月,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這是近年來我國針對冷鏈物流業(ye) 發布的層級最高的意見文件。
在一係列政策利好的推動下,我國的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也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相關(guan) 統計,2017年我國冷庫總容量已經超過了4700萬(wan) 噸,冷藏車保有量達到14萬(wan) 輛。“對我國冷鏈流通所處階段的判斷,我認為(wei) 現在有四個(ge) ‘期’,即由低向高的提升期、由點向鏈的連接期、由線向麵的擴展期、由虛向實的轉變期,把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連起來看它處在四期疊加的時期,但是它是向好發展的趨勢。”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hui) 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表示,冷鏈物流叫“鏈”,就是要互聯互通,互聯互通最重要的是以標準化為(wei) 先導,沒有標準化就沒有冷鏈的互聯互通;另一個(ge) 是以信息化為(wei) 支撐。
法國駐華使館農(nong) 業(ye) 事務副參讚查爾斯透露,歐洲及周邊國家製定了《國際易腐壞貨物運輸及特殊運輸設備協定》,簡稱ATP協定。熱力設備執行的技術標準在協議中製定,而且它為(wei) 所有設備提供了檢驗標準,也為(wei) 新興(xing) 品牌的設備提供標準,這個(ge) 標準在不同國家進行食品貿易時多能夠被識別。
在商務部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監控平台項目組副組長徐小虎看來,當前製約我國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瓶頸主要有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統一的國家級標準缺失,冷鏈不成鏈。據統計,國內(nei) 現有冷鏈標準或者規範已達700多項,但缺乏國家級標準來統一冷鏈環節數據的采集、傳(chuan) 輸等標準,導致冷鏈不成鏈;二是環節數據可視化依據缺失,冷鏈不冷。
“農(nong) 產(chan) 品最大的難點,也是一個(ge) 痛點,就是標準。”商務部市場體(ti) 係建設司產(chan) 銷促進處處長李鵬認為(wei) ,標準的問題主要是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標準體(ti) 係建設問題,商務部會(hui) 同國家標準委等相關(guan) 部門對136項農(nong) 產(chan) 品流動標準進行全麵清洗整合,在清洗整合基礎上基本形成了新的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標準體(ti) 係框架;二是標準的推廣落實問題,商務部2016年開始開展了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標準化試點示範工作,在全國遴選85家試點企業(ye) 和31個(ge) 試點城市,圍繞肉類、水產(chan) 、果蔬等重要的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開展示範達標的創建工作,目前已確定了4個(ge) 示範城市和第一批9家示範企業(ye) 。
從(cong) 數量競爭(zheng) 轉向質量競爭(zheng)
據悉,針對國內(nei) 冷鏈流通產(chan) 業(ye) 冷鏈不冷、冷鏈不成鏈的現狀,2017年,商務部建立了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監控平台,對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範企業(ye) 和城市中央財政支持的現代物流試點單位,以及根據未來政策需要納入監控範圍的有關(guan) 單位冷鏈物流情況進行監控。截止到2018年9月底,該平台已經完成了16個(ge) 省區市162家企業(ye) 的829個(ge) 冷庫、139輛冷藏車的冷鏈流動環節數據的直采工作,實現了冷鏈流通全程環境數據的可視化監控。此外,由該平台牽頭編製的《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流通監控平台建設規範》目前已通過國家標準委的推薦性國家標準立項評估,不久將正式成為(wei) 國內(nei) 冷鏈行業(ye) 首部統一的國家標準。
“今年我們(men) 在青海牛肉方麵做了一個(ge) 非常成功的案例,充分說明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大有可為(wei) 。”商務部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運行監控平台項目組首席專(zhuan) 家江波認為(wei) ,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體(ti) 量的逐年增長和消費需求的不斷提高,推動了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國內(nei) 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需求量不斷增長推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進口食品的生產(chan) 商為(wei) 了提高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力和商業(ye) 價(jia) 值,而對冷鏈物流標準不斷提高,促使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技術提升;上海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也將進一步拉動國內(nei) 對高端食品的消費需求。
“我認為(wei)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產(chan) 業(ye) 的不斷升級,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潛力是非常大的,因為(wei) 消費升級為(wei) 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需求,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信息技術為(wei) 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手段,政策環境為(wei) 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條件。”房愛卿指出,我國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一方麵要繼續要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另一方麵還要完善冷鏈物流的市場機製,尤其要做到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從(cong) 數量發展轉向質量競爭(zheng) 。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整體(ti) 呈現軟硬並舉(ju) 、創新融合的特點,但同時由於(yu) 發展起步晚、基礎比較薄弱,總體(ti) 發展水平還不高,冷鏈不冷和斷鏈的問題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wei) 冷鏈物流標準和服務規範體(ti) 係不健全;存量冷鏈基礎設施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最先一公裏和最後一公裏存在短板;車輛定位、溫度監控等信息化設備運用不足;行業(ye) 內(nei) 中小企業(ye) 占據多數,服務質量良莠不齊以及尚未形成覆蓋全鏈條的冷鏈物流監管體(ti) 係,難以滿足城鄉(xiang) 居民日益多元化、個(ge) 性化的消費需求。”國家發改委經貿司楊浩哲博士建議,我國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急需進一步加強運輸環節,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冷鏈物流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提高零售環節的冷鏈服務質量。“零售是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和食品進入消費領域最後一個(ge) 環節,相對於(yu) 生產(chan) 而言,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和食品的消費相對分散,發生品質裂變和腐損的可能性也更高,極易形成冷鏈瓶頸。因此,提高零售環節的冷鏈服務質量也就顯得更為(wei) 迫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