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物流裝備 > 正文

新能源物流車:電商積極推廣新能源物流車

發布時間:2018-08-10 10:38:13 中國環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是一場運輸方式的革命。一方麵,實現社會(hui) 運輸尤其是貨物運輸的“公轉鐵”,將大大有利於(yu) 降低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尤其對物流業(ye) 來說,推行新能源貨運車,已成為(wei) 業(ye) 界的共識和行動。另一方麵,不斷提高公路綠色交通運輸的比例,公路交通等相關(guan) 行業(ye) 責無旁貸。記者為(wei) 此專(zhuan) 相關(guan) 企業(ye) 負責人,了解大型電商物流企業(ye) 在綠色交通中如何作為(wei) 。

關(guan) 鍵詞之一:綠色物流+新能源貨車
“阿裏內(nei) 部打造了一個(ge) “綠色星球”的概念,從(cong) 綠色製造、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回收到雲(yun) 計算等,形成了整個(ge) 係統的綠色閉環。我們(men) 每一個(ge) 事業(ye) 群每天都在思考在節能減排上如何不給社會(hui) 帶去負擔。”阿裏集團副總裁孫利軍(jun) 告訴記者。

2018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鼓勵快遞物流領域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和滿足更高排放標準的燃油汽車,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

資料數據顯示,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我國快遞年業(ye) 務量已躍居世界第一,連續數年保持超過50%的增長率。

與(yu) 此相伴的是引發社會(hui) 爭(zheng) 議的“快遞汙染”——不僅(jin) 指包裝汙染,還有日益被人詬病的 “物流汙染”。畢竟,作為(wei) 末端物流的最後一個(ge) 環節,快遞業(ye) 擔負著實現“門到門”運輸的重要角色。

如何實現配送“最後一公裏”的綠色節能,考驗著這些企業(ye) 的社會(hui) 擔當。

受到黃標車、貨車禁行以及電動三輪車不合法的影響,加上部分燃油車對環境的汙染,全國各地對貨車的限行政策日趨嚴(yan) 格。2017年發布的《促進道路貨運行業(ye) 健康穩定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指出,對於(yu) 符合標準的新能源配送車輛要給予通行便利。這對於(yu) 物流企業(ye) 無疑是政策層麵的一大利好。

“2017年7月,阿裏推出了代號為(wei) “ACE”的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聯合上汽、東(dong) 風、瑞馳等知名車企,計劃向物流市場推出百萬(wan) 台新型智慧物流汽車。”菜鳥總裁萬(wan) 霖表示。

記者了解到,ACE計劃的核心是“綠色”和“智能”:讓綠色新能源車搭載智慧的大腦,實現配送員、車、倉(cang) 庫、城市末端的全智能綠色覆蓋。

“ACE計劃啟動後,菜鳥已經聯合合作夥(huo) 伴在40多個(ge) 城市累計推廣了數萬(wan) 台新能源物流車,其中80%都使用在快遞公司。新能源物流車的特性適合城市配送場景,有效地實現了打通‘最後一公裏’的用途。”孫利軍(jun) 表示。

其他電商也在紛紛行動。據了解,早在2013年,京東(dong) 首次提出將新能源車應用於(yu) 物流領域,並從(cong) 2014年3月在末端配送環節試運行。據測算,在節能減排方麵,新能源車單車日均行駛170公裏,較同類型燃油車節省汽(柴)油15升,減排二氧化碳33.75千克。

京東(dong) 集團於(yu) 不久前宣布全麵升級“青流計劃”,從(cong) 單獨聚焦綠色物流領域,上升為(wei) 整個(ge) 京東(dong) 集團可持續發展戰略,從(cong) 單純關(guan) 注生態環境擴展到與(yu) 人類可持續發展相關(guan) 的“環境”、“人文社會(hui) ”和“經濟”全方位內(nei) 容。

關(guan) 鍵詞之二:科技+綠色出行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第2季度)》顯示,單車騎行對綠色交通貢獻明顯,這表現在提高出行效率、緩解交通擁堵兩(liang) 方麵。

以共享單車為(wei) 例,根據《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投入共享單車後,近8成城市擁堵同比得到緩解,其中擁堵降幅超過8%的城市達15個(ge) 。在北京,超6成地鐵站周邊擁堵情況有所緩解。

“通過科技手段,我們(men) 鼓勵公眾(zhong) 騎行。” 阿裏巴巴集團合夥(huo) 人、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說。

在交通出行中加入科技元素的還有高德地圖。高德地圖研發的互聯網公眾(zhong) 參與(yu) 平台——環境地圖近日正式發布。通過地圖,公眾(zhong) 可以便捷選擇包括步行、騎行、坐公交等綠色出行方式,平台還會(hui) 幫助公眾(zhong) 記錄低碳出行的裏程和軌跡,提供個(ge) 性化的綠色出行解決(jue) 方案。

數據顯示,2017年,公眾(zhong) 通過平台使用公交、騎行、步行導航規劃共計165億(yi) 次,總計綠色出行裏程達240億(yi) 公裏。

劉振飛表示,針對公眾(zhong) 的這些改善環境、綠色出行和減碳行為(wei) ,平台會(hui) 設立激勵機製,長期獎勵綠色出行群眾(zhong) ,並不定期開展獎勵活動。

關(guan) 鍵詞之三:大數據+雲(yun) 計算
《交通運輸部關(guan) 於(yu) 全麵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進一步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勵“互聯網+”高效物流等業(ye) 態創新,深入推進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促進供需匹配,降低貨車空駛率。推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推動跨領域、跨運輸方式、跨區域、跨國界的物流信息互聯互通。

“我們(men) 正在進行相關(guan) 貨倉(cang) 的大數據平台整合。整合完畢後,相關(guan) 信息就能達到互聯互通。從(cong) 而實現綠色運輸裏很重要的一個(ge) 環節——綠色計算。小到具體(ti) 貨物的運送,比如今天我需要運輸3公斤的貨物,那麽(me) 用載重多少的車來運輸合理。大到一個(ge) 城市有多少大米需求量,怎樣運輸和合理配送。這些都需要大數據整合和雲(yun) 計算的智慧導向。”孫利軍(jun) 說。

除此之外,菜鳥ET物流實驗室正在研發物流領域的高新技術,如可定製的貨箱:可根據貨物的大小和實際的場景需求進行定製和更換,以適用於(yu) 不同場景的需求,如外賣配送、包裹配送、生鮮食品等新零售配送場景。

在采訪中,相關(guan) 企業(ye) 負責人均傳(chuan) 達給記者一個(ge) 觀點,推進綠色交通和新能源貨車使用,不僅(jin) 響應了國家政策號召,而且體(ti) 現了企業(ye) 的環境意識,有利於(yu) 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傳(chuan) 播品牌形象。隨著整個(ge) 物流運輸工具在新技術驅動下向清潔能源轉變,綠色交通又向未來邁進一步。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