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巨頭物流之戰:菜鳥、京東物流和順豐戰事升級

發布時間:2018-06-05 10:11:25 新浪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0萬(wan) 億(yi) 元以上的市場規模、低效的產(chan) 業(ye) 環節,以及電商業(ye) 務的高度協同性,令中國電商巨頭對改造物流行業(ye) 充滿興(xing) 趣。

“我們(men) 將投入上千億(yi) 元,如果一千億(yi) 不夠,那我們(men) 就再投資幾千億(yi) 。”2018年5月31日,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yun) 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上再次表示,要將中國占GDP15%的社會(hui) 化物流成本降到5%以內(nei) 。這一目標由時任菜鳥網絡CEO童文紅在兩(liang) 年前首次提出。

兩(liang) 天前,京東(dong) 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dong) 也表示,京東(dong) 的第一個(ge) 核心訴求就是把整個(ge) 中國社會(hui) 化物流成本再降到5%以內(nei) ,讓京東(dong) 成為(wei) 社會(hui) 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

2017年,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12.1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為(wei) 14.6%。發達國家一般為(wei) 6%-7%。

馬雲(yun) 和劉強東(dong) 不約而同將“5%”作為(wei) 各自物流業(ye) 務的未來目標。過去幾年,阿裏巴巴旗下菜鳥網絡、京東(dong) 集團旗下京東(dong) 物流都是中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中最積極的參與(yu) 者。在阿裏巴巴的履帶戰略中,菜鳥網絡將是整個(ge) 阿裏接下來十年的重要增長點;京東(dong) 物流對於(yu) 京東(dong) 而言也是如此。

“我們(men) 將投入上千億(yi) 元,如果一千億(yi) 不夠,那我們(men) 就再投資幾千億(yi) 。”馬雲(yun) 稱。圖/視覺中國“我們(men) 將投入上千億(yi) 元,如果一千億(yi) 不夠,那我們(men) 就再投資幾千億(yi) 。”馬雲(yun) 稱。圖/視覺中國   物流是繼電商、金融、雲(yun) 計算後的又一個(ge) 國家級的基礎設施建設機會(hui) 。在2009年國務院頒布的《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中,物流產(chan) 業(ye) 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麵。2017年2月13日,國家郵政局規劃打造“快遞航母”,到2020年形成3家-4家年業(ye) 務量超百億(yi) 件或年業(ye) 務收入超千億(yi) 元的快遞企業(ye) 集團,培育2個(ge) 以上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中國民營物流業(ye) 的發展最早是從(cong) 國有壟斷企業(ye) 的低效中搶奪市場,此後最直接的驅動力是電商業(ye) 的發展。2006年5月,圓通第一家接入淘寶配送服務商,日單量上升2000件,三年左右淘寶件達到了28萬(wan) 件;而當時的申通,接入淘寶不到半年的時間,業(ye) 務量從(cong) 6萬(wan) 件增長到20萬(wan) 件。從(cong) 2010年至2016年,在電商業(ye) 的帶動下,中國快遞業(ye) 務量均保持著50%以上的同比增長,於(yu) 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目前占據全球40%的市場。

10萬(wan) 億(yi) 元規模的物流行業(ye) 的細分領域眾(zhong) 多,包括采購物流、生產(chan) 物流和銷售物流等。同時市場占有率高度分散,社會(hui) 認知度較高的物流企業(ye) 集中在銷售物流領域,如順豐(feng) 、通達係、德邦等。近年來,銷售物流的產(chan) 業(ye) 鏈正在整體(ti) 重構,從(cong) 倉(cang) 儲(chu) 、運輸、配送到物流信息、貨物管理等各個(ge) 環節都因技術、資本、創新能力更為(wei) 強大的互聯網巨頭進入而變革。

菜鳥網絡與(yu) 京東(dong) 物流是這場物流產(chan) 業(ye) 鏈重構過程中最主要的推動者,但雙方采取了不同的商業(ye) 模式演進。

京東(dong) 是從(cong) 商品到平台再到物流全線打通的電商企業(ye) 。阿裏係則是平台到物流的半打通。這是兩(liang) 者選擇不同物流切入點的關(guan) 鍵。因此菜鳥網絡選擇的方式是——做平台、做數據服務,與(yu) 物流合作夥(huo) 伴的信息係統高度整合,未來進一步做生態;京東(dong) 則像亞(ya) 馬遜,先形成端到端能力,然後標準化、產(chan) 品化,提供給第三方以服務的方式使用。但兩(liang) 者仍都欠缺的,就是客戶運營,即亞(ya) 馬遜Prime這樣的綁定客戶的能力。

順豐(feng) 是另一類物流基礎設施的積極建設者,它是從(cong) 快遞業(ye) 務起家,在國內(nei) 同行用加盟製、價(jia) 格戰搶奪電商件市場時,采取差異化的戰略定位中高端市場,通過自營投入運輸網絡建設,保證物流服務的高端和時效,成為(wei) 快遞業(ye) 利潤和市值最高的龍頭。順豐(feng) 的直營模式是對標美國郵政、德國郵政、FedEx、UPS和法國郵政等世界500強物流企業(ye) 的發展路徑。

從(cong) 模式上看,三者代表著三種探索未來物流模式的不同方向:菜鳥最晚起步,優(you) 勢在於(yu) 物流平台模式的低成本和高速擴張性,挑戰在於(yu) 協同效率;京東(dong) 物流勝在倉(cang) 配一體(ti) 化帶來的體(ti) 驗和效率,但投入成本高昂;順豐(feng) 在運輸網絡的效率方麵擁有優(you) 勢,但錯過了整個(ge) 電商爆發期,缺乏商流和信息流。

從(cong) 體(ti) 量上看,三者都在中國民營物流領域中被給予“準龍頭”的期望。京東(dong) 物流、菜鳥網絡在一級市場上的估值分別為(wei) 134億(yi) 美元(約合人民幣855億(yi) 元)、1325億(yi) 元人民幣,順豐(feng) 市值在2100億(yi) 元人民幣左右。與(yu) 之對比的全球物流巨頭UPS市值在1000億(yi) 美元左右,聯邦快遞為(wei) 670億(yi) 美元左右。

“一家是物流網絡,其他兩(liang) 家是物流公司,拿3000個(ge) 人的菜鳥和十幾萬(wan) 人的順豐(feng) 、京東(dong) 物流對比並不公平。”一名菜鳥人士稱,“物流行業(ye) 中現在有7家上市公司,有千億(yi) 市值的,很多百億(yi) 級的,不是三巨頭,而是群星璀璨。”後續梯隊“通達係”及快運龍頭德邦股份。

特別值得觀察的是,在民營物流領域的龍頭競爭(zheng) 時代,競爭(zheng) 方式已從(cong) 草莽時期的價(jia) 格戰升級為(wei) 資本戰,以及業(ye) 務和戰略上的卡位戰;競爭(zheng) 範圍也從(cong) 圍繞著快遞業(ye) 的局部戰爭(zheng) ,演變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甚至是跨界的戰爭(zheng) ;而互聯網巨頭的參與(yu) ,則直接讓戰場升級至數據、技術、資本和商業(ye) 模式等全方位的競爭(zheng) 當中。

京東(dong) 物流、菜鳥、順豐(feng) 的摩擦正在升級。在中國上演亞(ya) 馬遜和聯邦快遞之間的“相愛相殺”,但它們(men) 並非是在存量市場上進行巷戰,龍頭物流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將更多體(ti) 現為(wei) 如何改造和重構物流行業(ye) 的模式競賽。

菜鳥的聯盟

平台模式的發展難點在於(yu) 協同與(yu) 效率,而維護菜鳥聯盟這張物流網絡的牢固關(guan) 係和運行效率,資本是形成利益共同體(ti) 的有效工具之一

5月29日晚,阿裏巴巴及菜鳥網絡宣布向中通快遞戰略投資13.8億(yi) 美元,持股約10%。雙方表示,將圍繞新零售的快遞、末端、倉(cang) 配、跨境等物流服務展開合作,並在智慧物流方麵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水平。

一名菜鳥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在此時投資中通,是在恰當的時候做恰當的事。”在2017年國內(nei) 上市快遞企業(ye) 市場份額中,中通的市場份額占比15.5%,在通達係和順豐(feng) 中位於(yu) 第一。近年來,中通是通達係中業(ye) 務增長數據最為(wei) 搶眼的標的。

成立於(yu) 2013年的菜鳥網絡通過搭建物流平台與(yu) 倉(cang) 儲(chu) 建設,開放其他物流環節的模式形成了一支業(ye) 務量龐大的菜鳥物流聯盟。

阿裏巴巴2018財年一季報披露,菜鳥網絡日均協助投遞包裹5500萬(wan) 個(ge) 。對應自然年2017年二季度,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快遞業(ye) 務量日均保持1.08億(yi) 件——基於(yu) 菜鳥網絡的快遞業(ye) 務擁有占全國快遞業(ye) 務量的五成以上。

菜鳥改造物流行業(ye) 的路徑是用技術搭建物流基礎設施平台,與(yu) 物流企業(ye) 結成聯盟,共同提高物流效率。

5月31日,馬雲(yun) 宣布菜鳥將建設一張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其中包括,在中國國內(nei) 打造一個(ge) 24小時的貨運必達的網絡,實現(占GDP)5%以下的社會(hui) 物流成本。以及,沿一帶一路、按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台)在全球範圍內(nei) 實現72小時到達的全球物流網絡。

阿裏巴巴集團CEO張勇認為(wei) ,整個(ge) 物流產(chan) 業(ye) 所有構成要素都在大範圍發生數字化,但數字化不是新物流,而是新物流的基礎。當所有物流要素被充分數字化以後,菜鳥網絡就有可能對部分局部乃至全局物流要素進行重構,“到時我們(men) 將重新定義(yi) ‘包裹’這個(ge) 詞”。

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基於(yu) 菜鳥平台的聯盟擁有緊密的合作關(guan) 係。在這支物流聯盟的內(nei) 部,作為(wei) 平台的菜鳥網絡與(yu) 快遞企業(ye) 之間保持著依賴而微妙的關(guan) 係——2017年6月1日下午,順豐(feng) 與(yu) 菜鳥因數據接口問題互相封殺,隨後演變為(wei) 口水戰和商業(ye) 勢力的站隊,直到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出麵調停平息。順豐(feng) 是菜鳥網絡的發起股東(dong) 之一,持股1%。

“在電商巨頭構建的數字供應鏈生態裏,京東(dong) 和阿裏一方麵因為(wei) 通過海量消費訂單,反製生產(chan) 企業(ye) ,占據物流訂單的超級蓄水庫;另一方麵借助大量商品掌握互聯網消費的入口,占據了物流訂單的虛擬水龍頭。大量快遞企業(ye) 更多是自來水管的角色,上遊和下遊在被超級電商軟控製。當然,這種軟控製也是推進供應鏈高效協同的必然。”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對《財經》記者表示。

國內(nei) 快遞企業(ye) 中除順豐(feng) 有大量商務件和自營電商外,多數快遞企業(ye) 寄生於(yu) 阿裏係的電商件訂單池。而隨著京東(dong) 與(yu) 唯品會(hui) 、沃爾瑪的橫向聯合,也正在成為(wei) 快遞企業(ye) 新的超級訂單池。

“菜鳥離不開這些快遞公司,阿裏係龐大的訂單需要他們(men) 去做配送等物流環節的執行,所以他們(men) 之間有極為(wei) 緊密的合作,但阿裏係的單量占據70%-80%的業(ye) 務量,菜鳥又占據數據和倉(cang) 儲(chu) 兩(liang) 個(ge) 最有價(jia) 值物流環節,這讓快遞企業(ye) 沒有安全感。”華菁證券研究所研究員白洋對《財經》記者說。

但菜鳥方麵針對上述觀點表示:“菜鳥並不占有數據和倉(cang) 儲(chu) ,物流信息數據建立在經商家和消費者授權、並經過嚴(yan) 格保護的基礎上,各家快遞企業(ye) 也擁有各自相關(guan) 的物流數據。在倉(cang) 儲(chu) 環節方麵,菜鳥會(hui) 投資建設倉(cang) 儲(chu) ,而由第三方物流企業(ye) 運營。”

一名物流分析師告訴《財經》記者,順豐(feng) 是快遞企業(ye) 中唯一有底氣跟菜鳥叫板的,因為(wei) 它的業(ye) 務並不完全依賴電商件訂單,而通達係本身就是依賴阿裏係的電商件發展壯大的。

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興(xing) 東(dong) 機場裝運順豐(feng) 航空的貨物。圖/視覺中國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興(xing) 東(dong) 機場裝運順豐(feng) 航空的貨物。圖/視覺中國   “我們(men) 一位高管曾在某次會(hui) 議上說到,菜鳥成立時,部分快遞企業(ye) 的確對我們(men) 有所顧慮,擔心我們(men) 會(hui) 自己做物流業(ye) 務,但我們(men) 要在實際工作中一步一步真正取得他們(men) 的信任。”一名菜鳥網絡工作人員說,菜鳥網絡是物流信息技術平台、是物流行業(ye) 的基礎設施和生態模式,不會(hui) 自己做物流業(ye) 務。

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在2018年3月的分析報告《菜鳥:是敵是友?》中表述了傾(qing) 向於(yu) 菜鳥的觀點。其認為(wei) ,盡管菜鳥在線上和線下都有開展業(ye) 務,但菜鳥仍專(zhuan) 注於(yu) 成為(wei) 一個(ge) 提供數據服務的平台,能夠改善電子商務公司、物流服務鏈各環節和客戶本身之間的聯係。“我們(men) 認為(wei) ,菜鳥網絡基於(yu) 生態體(ti) 係內(nei) 合作夥(huo) 伴的執行能力構建了其商業(ye) 模式,而不是直接與(yu) 合作夥(huo) 伴展開競爭(zheng) 。”

2017年9月阿裏巴巴對菜鳥網絡投資53億(yi) 元,持股由47%升至51%股權,並計劃投入1000億(yi) 元人民幣,用於(yu) 數據技術、全球超級物流樞紐、智能倉(cang) 庫、智能配送等方麵投入。

華興(xing) 資本的分析報告認為(wei) ,和直營物流模式截然對立的並非通達係的加盟模式,而是物流平台化的模式,通過數據接口整合中小物流企業(ye) ,平台管理網絡的總調度,製定分配規則,其他資源開放。這從(cong) 結構上也與(yu) 淘寶主導的電商體(ti) 係相吻合,但市場上過去的嚐試者幾乎都知難而退,隻有通過阿裏係強大收單基礎能力保障的菜鳥正在貫徹這一想法。

不過,菜鳥網絡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菜鳥連接物流企業(ye) ,但沒有整合,連接的方式是通過技術標準,而非數據;菜鳥也不製定分配規則,選擇權取決(jue) 於(yu) 商家與(yu) 消費者。”

在菜鳥聯盟中,除了業(ye) 務合作之外,阿裏巴巴及菜鳥網絡還與(yu) 不少物流企業(ye) 存在投資關(guan) 係。

除最近投資的中通快遞外,還包括快遞領域的圓通速遞、百世物流、全峰快遞;大件物流領域的日日順物流;跨境物流領域的遞四方,以及新加坡郵政旗下冠庭國際物流;供應鏈物流領域的心怡科技、北領科技物流、快倉(cang) ;幹支線運輸領域的卡行天下、運滿滿(已與(yu) 貨車幫合並);末端物流領域的速遞易、萬(wan) 象物流、晟邦物流;即時物流領域的點我達、蜂鳥配送等。

菜鳥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阿裏巴巴及菜鳥與(yu) 物流企業(ye) 的關(guan) 係,首先是基於(yu) 電商和新零售的業(ye) 務合作,投資是為(wei) 了強化業(ye) 務合作的協同性。”其表示,無論是對待投資或非投資的合作夥(huo) 伴,菜鳥作為(wei) 平台不會(hui) 有流量、資源、服務等各方麵的親(qin) 疏之別。

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直營模式是最能夠建立核心競爭(zheng) 力的;而在市場最有效的情況下,極致的平台化可以做到成本最低。

對菜鳥網絡而言,平台化模式能起到杠杆效應,但這類模式發展的難點正在於(yu) 協同與(yu) 效率,維護菜鳥聯盟這張龐大物流聯盟網絡的牢固關(guan) 係和運行效率,資本是形成利益共同體(ti) 的有效工具,通過不深度介入但能影響部分決(jue) 策的投資能強化協同效率。

“我們(men) 在不斷投資物流公司,可能是對中國(物流業(ye) )未來最有信心的公司之一,因為(wei) 隻有對未來有信心才敢於(yu) 投資。”馬雲(yun) 稱。

如果資本工具運用得當,菜鳥將能形成一套獨特的“飛輪效應”:第一個(ge) 飛輪是,菜鳥平台成為(wei) 投資前哨,通過物流平台捕捉到更多優(you) 質的投資標的,通過投資獲得更好的標的收益及業(ye) 務協同,從(cong) 而帶動菜鳥網絡變得更龐大、牢固和協同效率更高;第二個(ge) 飛輪是,菜鳥平台通過與(yu) 更多的物流企業(ye) 進行業(ye) 務合作、資本合作,得到更多的信息數據積累,從(cong) 而帶動菜鳥平台的信息基礎變得更豐(feng) 富;第三個(ge) 飛輪是,通過菜鳥平台的發展帶動電商及新零售業(ye) 務的發展,從(cong) 而積累更多的訂單,使阿裏係成為(wei) 更為(wei) 強大和優(you) 質的物流訂單池,從(cong) 而對更多物流企業(ye) 產(chan) 生更強的吸引力。

京東(dong) 物流走出京東(dong)

京東(dong) 物流在電商領域占據了高端物流服務的品牌認知,但投入成本將成為(wei) 其開放戰略的挑戰,規模效應、模式創新和無人技術應用將成為(wei) 其突圍路徑之一

3月13日,順豐(feng) 高管在2017年業(ye) 績說明會(hui) 上表示,快遞行業(ye) 仍是“藍海”,出現新的競爭(zheng) 者很正常。其認為(wei) ,順豐(feng) 和京東(dong) 是差異化的狀態,隻有一小部分業(ye) 務重合。

京東(dong) 物流CEO王振輝告訴《財經》記者:“京東(dong) 物流的戰略核心是以倉(cang) 配供應鏈服務為(wei) 主,而不是做快遞,論快遞,TOP級的是順豐(feng) 。”其表示,京東(dong) 物流與(yu) 順豐(feng) 及通達係等快遞企業(ye) 保持著合作關(guan) 係,每天有數百萬(wan) 訂單是通過通達係、順豐(feng) 進行投遞的,推出京東(dong) 無界電子麵單也是為(wei) 了提高快遞企業(ye) 的效率。

此前,京東(dong) 物流因為(wei) 全環節直營,常被視為(wei) 類似於(yu) 順豐(feng) 的直營模式。但事實上,京東(dong) 物流的主要業(ye) 務是供應鏈物流,以“倉(cang) 配一體(ti) 化”為(wei) 中心的B2C模式,其主要的業(ye) 務環節為(wei) “倉(cang) 儲(chu) -運輸-配送”,而通達係及順豐(feng) 等主營業(ye) 務環節是“攬件-分撥-配送”,是以分撥和運輸網絡為(wei) 中心的C2C模式。

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在模式和業(ye) 務指標上,京東(dong) 物流與(yu) 快遞企業(ye) 的可比性不高。但從(cong) 市場業(ye) 務及客戶來看,它們(men) 是用不同方式在競爭(zheng) 銷售物流市場。

“從(cong) 目前的業(ye) 務來看,京東(dong) 物流與(yu) 順豐(feng) 在業(ye) 務上還算不上直接競爭(zheng) ,隻是物流領域各類公司的業(ye) 務邊界正在模糊和越界。”一名券商物流分析師告訴《財經》記者。

物流戰局是京東(dong) 和阿裏電商業(ye) 務戰爭(zheng) 的延續戰場,也是零售業(ye) 升級的基礎設施競爭(zheng) 。在阿裏的新零售戰略中,淘寶為(wei) “天”,菜鳥為(wei) “地”;而在京東(dong) 的無界零售理念裏,無界物流也是最重要的基石。

從(cong) 物流模式上來看,京東(dong) 物流和菜鳥網絡分別屬於(yu) 自營和平台模式的相反兩(liang) 端,但它們(men) 正變得越來越像——京東(dong) 物流同樣也構建起自己的物流基礎設施平台,同時向第三方商家開放服務,往平台化發展;而菜鳥網絡正通過與(yu) 物流企業(ye) 的深度業(ye) 務合作,以及股權資本上的合作,提高物流能力的協同性。

“模式上會(hui) 越來越像,但並不完全一樣。”王振輝對《財經》記者說,“菜鳥從(cong) 數據角度切入,京東(dong) 物流是從(cong) 倉(cang) 配出發,兩(liang) 家經營理念完全不一樣。”

京東(dong) 自建物流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持續十餘(yu) 年的投入,物流體(ti) 驗的差異是它成為(wei) 阿裏巴巴重要對手的重要原因。此前,京東(dong) 物流隻服務商城的自營業(ye) 務,在全麵開放和獨立運營後,京東(dong) 物流進入擴張期。

2016年5月,王振輝升任京東(dong) 集團高級副總裁,負責京東(dong) 商城運營體(ti) 係。當時正值“6·18”京東(dong) 店慶日的備戰期,王前赴全國各區域調研後得出一個(ge) 結論,未來京東(dong) 物流的開放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ge) 方向。“6·18”結束後,他向劉強東(dong) 寫(xie) 了一封郵件闡述調研結論。

“可以說,這是京東(dong) 物流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組織變革。”王振輝告訴《財經》記者。

這封郵件的結果,正是王振輝上任後被外界關(guan) 注到的第一件事,對京東(dong) 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運營體(ti) 係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其重點是新增開放業(ye) 務部和物流規劃部兩(liang) 個(ge) 一級部門。

“此前,京東(dong) 商城運營體(ti) 係的組織架構圍繞著倉(cang) 儲(chu) 、配送、客服建立一級部門,各個(ge) 部門下麵都存在少量的對外業(ye) 務,但二級部門沒有人權、財權,獨立整合成一級部門,授權負責所有開放業(ye) 務。成立物流規劃部是因為(wei) 涉及京東(dong) 物流全國開放的一盤棋,倉(cang) 、配、客、運進行重新規劃。”王振輝說。

五個(ge) 月後,京東(dong) 物流對京東(dong) 商城第三方賣家全麵開放,京東(dong) 物流的品牌開始獨立出現;2017年4月,京東(dong) 物流成立子集團獨立運營,王振輝任CEO;2018年2月14日,京東(dong) 物流完成A輪融資25億(yi) 美元,為(wei) 物流行業(ye) 最大單筆融資,投後估值134億(yi) 美元。

京東(dong) 物流在獨立運營的一年時間裏增加了400萬(wan) 平方米倉(cang) 儲(chu) ,而京東(dong) 此前數年所累積的倉(cang) 儲(chu) 麵積不過600萬(wan) 平方米。據《財經》記者了解,新增倉(cang) 庫多為(wei) 五年以上的長租倉(cang) ,總數大於(yu) 當前的業(ye) 務量。王振輝稱:“這是為(wei) 了保證第一批進來物流開放平台的客戶的體(ti) 驗。”此外,浙江、山東(dong) 、福建、河南四省從(cong) 原來七大業(ye) 務區拆出,其負責人向王振輝匯報。

按照京東(dong) 物流的開放規劃,五年內(nei) 計劃達到1000億(yi) 元規模——其中一半來自“商家”。

京東(dong) 物流根據財務結算關(guan) 係將客戶分為(wei) 商城與(yu) 商家,前者即京東(dong) 商城自營業(ye) 務,後者則包括京東(dong) 開放平台的第三方商家,如格力、美的等B端客戶,以及所有使用京東(dong) 物流服務產(chan) 品的所有商家客戶。據王振輝透露,目前京東(dong) 物流的第三方商家收入業(ye) 務占比在20%左右。

一名接近京東(dong) 物流人士表示,這20%的構成比較複雜,有的是使用京東(dong) 物流所提供的全套物流服務,還有的是使用了其中某一項服務,如或倉(cang) 儲(chu) 或配送等服務產(chan) 品。目前,京東(dong) 物流的產(chan) 品體(ti) 係包括供應鏈、快遞、快運、大件、冷鏈、跨境、客服、售後等物流產(chan) 品和服務,以及物流科技、物流數據、雲(yun) 倉(cang) 等物流科技產(chan) 品。

王振輝告訴《財經》記者,京東(dong) 物流在2018年的第一項重點工作是將物流能力產(chan) 品化,應對商家客戶需求和增長。

正在走出京東(dong) 的京東(dong) 物流是民營物流領域一支極具競爭(zheng) 力的力量。不過,一名券商分析師告訴《財經》記者,京東(dong) 物流的模式難點在於(yu) 如何控製成本,倉(cang) 儲(chu) 成本或許能產(chan) 生規模效應,但直營模式下,人力成本隻會(hui) 隨著業(ye) 務的擴張而繼續增加。

京東(dong) 物流目前員工在14萬(wan) 人左右,王預計到2018年底會(hui) 達到19萬(wan) 人。其認為(wei) ,物流開放業(ye) 務增長速度將繼續保持三位數,商城業(ye) 務也將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而物流業(ye) 對於(yu) 無人技術的應用,尚難完全抵消業(ye) 務增長。

物流業(ye) 對於(yu) 無人技術的應用,尚難完全抵消業(ye) 務增長。圖/視覺中國物流業(ye) 對於(yu) 無人技術的應用,尚難完全抵消業(ye) 務增長。圖/視覺中國   5月9日,在披露京東(dong) 2018年一季度財報後的分析師電話會(hui) 議上,京東(dong) 集團CFO黃宣德表示,京東(dong) 物流的第三方服務因為(wei) 提供端對端供應鏈管理服務,已經超出傳(chuan) 統快遞公司的範圍,長期來講,其利潤率應該略高於(yu) 世界上現有的知名物流快遞公司,運營利潤率達到5%-10%之間。

來自花旗、麥格理證券、摩根士丹利等投資機構的分析師在這次電話會(hui) 議上集中詢問關(guan) 於(yu) 京東(dong) 物流的投入、第三方物流服務營收預期、物流網絡擴張節奏等問題。

華爾街對京東(dong) 一季報的分析認為(wei) ,京東(dong) 對物流倉(cang) 儲(chu) 的持續投入致使其財報中EPS(每股收益)不及預期。劉強東(dong) 表示,未來每年、每個(ge) 季度幾乎都會(hui) 新建些倉(cang) 儲(chu) ,但是會(hui) 保持新建倉(cang) 儲(chu) 和實際使用率的平穩,以後不會(hui) 再出現像2017年四季度這種集中性的、短時間內(nei) 的費用波動的情況。“這是比較罕見的。”

此外,2018年京東(dong) 將成立物流地產(chan) 基金,通過第三方的資金來建設更多的物流倉(cang) 儲(chu) ,以及通過共享倉(cang) 、雲(yun) 倉(cang) 和前置倉(cang) 庫等創新模式降低倉(cang) 儲(chu) 投入成本。

“目前在整個(ge) 中國範圍內(nei) ,唯一一家有資格稱得上覆蓋全國物流體(ti) 係的,隻有京東(dong) 物流一家,沒有第二家。”劉強東(dong) 稱,其他的要不就是快遞公司,要不就是倉(cang) 儲(chu) 公司,要不就是快運公司,它們(men) 都隻能提供物流服務裏麵的一個(ge) 類別,或是一個(ge) 產(chan) 品。而京東(dong) ,無論是大件物流還是中小件物流,從(cong) 冷藏冷鏈物流到短距配送O2O物流,到跨境物流到快遞,京東(dong) 物流全部覆蓋,而且覆蓋能力遍及全國。

擔任其A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的華興(xing) 資本在2017年3月一份研報中認為(wei) ,“京東(dong) 進入物流行業(ye) 並逐步得到顯著市場份額的路徑是不可複製的。”

順豐(feng) 內(nei) 外開戰

對於(yu) 追求獨立和富有野心的順豐(feng) 而言,一塊更大的蛋糕裏,是一個(ge) 更重運營、資本和創新速度的戰場,那裏有比通達係更富互聯網商戰經驗和實力的對手們(men)

作為(wei) 中國快遞業(ye) 龍頭,順豐(feng) 正麵臨(lin) 快遞業(ye) 內(nei) 部競爭(zheng) ,以及外部與(yu) 電商物流和零擔龍頭跨界競爭(zheng) 。“在民營物流領域中,可以想見京東(dong) 物流和菜鳥網絡將會(hui) 越來越強大,但順豐(feng) 會(hui) 是未來市場格局的一個(ge) 變量。”一名物流行業(ye) 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

菜鳥網絡和京東(dong) 物流兩(liang) 大物流開放平台的競爭(zheng) 是對順豐(feng) 及通達係等物流企業(ye) 的最好局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它們(men) 成為(wei) 雙方都想拉攏——至少是重視——的目標。

自2017年2月24日借殼上市以來,順豐(feng) 長期保持著40倍以上的市盈率,領先全球上市快遞公司。其2017年業(ye) 務量達30.5億(yi) 件,同比增長18.3%,但市場份額下降0.5個(ge) 百分點,引發市場疑慮。據2017年上市快遞企業(ye) 的年報及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通以62.2億(yi) 件業(ye) 務量占據15.5%的市場份額,位於(yu) 通達係之首。此外,韻達與(yu) 百世物流業(ye) 務量增速也達到46.86%、74.10%。

白洋告訴《財經》記者,中國快遞市場過去的增長驅動需求來自電商件市場,商務件市場隻是維持著與(yu) GDP持平或略快的增速,所以在結果上體(ti) 現為(wei) 三通一達市場份額不斷上市,順豐(feng) 份額不斷下降。

“某種意義(yi) 上,探討三通一達與(yu) 順豐(feng) 的份額比較是一個(ge) 偽(wei) 命題,因為(wei) 兩(liang) 者的重心在相對割裂的市場上。”

但值得順豐(feng) 關(guan) 注的變化是,通達係內(nei) 部正在出現差異化,中通、韻達等市場份額增長較快的公司正在加速直營化,以及加大對物流服務質量的投入。而通達係也正在改善過度依賴平價(jia) 電商件的單一訂單來源,存在向高端市場邁進的動機。

麵對來自快遞業(ye) 內(nei) 部的競爭(zheng) ,順豐(feng) 采取的策略是加築在運輸時效性的護城河,而非反擊。這得益於(yu) 2014年的教訓。

華興(xing) 資本的一份報告記錄,當年順豐(feng) 以“同城8元、跨省12元”的低價(jia) 策略加入通達係的電商件價(jia) 格戰中,試圖以高質量服務加低價(jia) 策略搶奪更多電商件份額,但最終結果卻是電商件虧(kui) 損嚴(yan) 重,幾近耗光當年盈利。同年,它還在嚐試電商和O2O業(ye) 務。

另一結果是,吸引來的電商件業(ye) 務量卻沒有能力消化,快遞時效甚至大大落後於(yu) 通達係,影響到順豐(feng) 整體(ti) 高端商務件的品牌形象。

這次嚐試說明,順豐(feng) 高成本的自營模式並不與(yu) 當時的整體(ti) 電商環境匹配。次年,順豐(feng) 調整策略重回高端路線,拋開通達係走向一條幾乎沒有民營競爭(zheng) 對手的市場方向。

時隔四年後,順豐(feng) 顯然已經意識到主要對手已變為(wei) 電商物流,它將科技投入列為(wei) 2018年重點經營計劃之首,同時將“打造物流科技集團”定位戰略發展的首要目標。2017年,順豐(feng) 在科技方麵投入共計16.04億(yi) 元,IT人員約 3700人(含外包),其中研發投入11.67億(yi) 元,研發人員(含外包)2800人——這是順豐(feng) 在年報中特別披露的一項數據。

二級市場持續給予順豐(feng) 40倍以上的市盈率,其中一部分重要的估值基礎來源於(yu) 順豐(feng) 是快遞企業(ye) 中最具科技感的,包括物流無人機、智能手持終端、便攜式打印機等。截至2017年末,順豐(feng) 獲得及申報專(zhuan) 利1004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366項。

在2017年與(yu) 菜鳥網絡的數據之爭(zheng) 後,順豐(feng) 正加速構建自己的數據能力,2018年4月26日順豐(feng) 控股公告,與(yu) 八家供應鏈企業(ye) 簽署《關(guan) 於(yu) 設立超級大數據合資公司之股東(dong) 協議》。

順豐(feng) 的戰爭(zheng) 不止於(yu) 主營快遞業(ye) 務、數據和創新技術維度的競爭(zheng) ,還在於(yu) 它向外開拓的新增業(ye) 務。據2017年財報顯示,順豐(feng) 的新增業(ye) 務包括,供應鏈管理服務(開發中)、重貨業(ye) 務、冷運業(ye) 務、國際業(ye) 務、同城業(ye) 務。

龐大的物流市場規模中,大宗物流占比最大,整車、零擔快運的市場也大於(yu) 快遞市場。零擔市場與(yu) 快遞在運營邏輯較為(wei) 接近,近年來兩(liang) 者邊界正在模糊,零擔企業(ye) 與(yu) 快遞企業(ye) 之間彼此覬覦對方的市場。零擔市場龍頭德邦物流此前宣布進軍(jun) 快遞業(ye) 。

順豐(feng) 控股在2015年正式推出重貨運輸產(chan) 品,2017年重貨產(chan) 品不含稅營業(ye) 收入淨額達44.02億(yi) 元,同比增長79.93%,合作的大客戶主要有尚銘電器、九牧廚衛等。5月12日,順心捷達正式亮相,這是一家由順豐(feng) 與(yu) 新邦物流合作的一家以加盟製為(wei) 主的零擔快運公司。

隨著快遞一線企業(ye) 的上市,中國快遞業(ye) 的市場集中度正在提高,形成利於(yu) 快遞龍頭企業(ye) 的市場格局。而零擔市場規模更大,也更分散,這給了順豐(feng) 及通達係等一線快遞企業(ye) 進入的機會(hui) 。

而另一新增業(ye) 務冷運和同城業(ye) 務,則是順豐(feng) 直營模式的衍生。直營模式的缺點在於(yu) 資本開支太高、管理半徑不足、管理成本高昂,因此隻能選擇高端客戶市場。而著重物流服務質量的冷運市場和著重時效性的同城市場,都是最能體(ti) 現直營模式效率優(you) 勢的細分市場。

截至2017年末,順豐(feng) 冷運網絡覆蓋104個(ge) 城市及周邊區域,目前服務於(yu) 生鮮食品、醫藥行業(ye) 。2017年冷運業(ye) 務不含稅營業(ye) 收入達 22.95億(yi) 元,同比增長 59.70%,客戶主要包括麥當勞、雙匯、頂新,以及哈藥集團、華潤三九、賽諾菲製藥、廣藥集團等。

順豐(feng) 從(cong) 2017年開始布局同城即時配送,全年不含稅業(ye) 務營業(ye) 收入總計 3.66億(yi) 元。但在這個(ge) 細分市場裏,順豐(feng) 是後來者,它將麵臨(lin) 更為(wei) 複雜的對手環境,包括新零售參與(yu) 者和O2O平台所提供的物流創新解決(jue) 方案,例如達達、點我達、美團點評、餓了麽(me) 等等。

相比其他巨頭,順豐(feng) 麵臨(lin) 的環境更為(wei) 複雜,作為(wei) 一家快遞業(ye) 起家的巨頭,曾用高成本、高利潤的直營模式在價(jia) 格戰時期甩開同行,擁有行業(ye) 中網絡控製力強、穩定性高、非常獨特稀缺的綜合性物流網絡體(ti) 係,同時也是物流行業(ye) 中十分具科技實力的企業(ye) ,但它現在所麵對的是電商物流的平台級玩法,比拚的是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的打通,數據、技術等物流產(chan) 業(ye) 新要素的較量,它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盟友和新的增長點,然而卻強敵環伺。

無論是重貨、國際、冷運和同城業(ye) 務,對於(yu) 追求獨立和富有野心的順豐(feng) 而言,一塊更大的蛋糕裏,是一個(ge) 更重運營、資本和創新速度的戰場,那裏有著比通達係更富互聯網商戰經驗和實力的對手們(men) 。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