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物流業降本增效新招迭出:物流減負 輕裝上路

發布時間:2018-06-04 09:30:21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7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252.8萬(wan) 億(yi) 元;貨運量達到479億(yi) 噸,公路、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多年來居世界第一;快遞業(ye) 務量突破400億(yi) 件……實體(ti) 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日益旺盛的物流需求,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的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物流市場。與(yu) 此同時,物流業(ye) 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去年年底,物流相關(guan) 法人單位數約37萬(wan) 家,物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5000萬(wan) 人,成為(wei) 吸納就業(ye) 的重要行業(ye) 之一。 

物流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物流成本卻仍然較高,這一直是我國實體(ti) 經濟發展中的一個(ge) 痛點。雖然從(cong) 2012年至2017年實現“五連降”,但我國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仍高於(yu) 主要發達國家8%—9%、新興(xing) 經濟體(ti) 11%—13%的水平。這既與(yu) 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和人口、產(chan) 業(ye) 空間布局有關(guan) ,也反映出我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物流業(ye) 降本增效,還要使哪些招兒(er) ?近日記者赴廣東(dong) 、廣西等地進行了深入調查。

減稅降費,企業(ye) 獲得感最直接 

深圳市取消高速公路收費,2017年直接減少企業(ye) 物流費用10.3億(yi) 元 

在廣西南寧國際綜合物流園有限公司的車間裏,叉車載著一箱箱老冰棍在裝卸點和冷庫之間往返,冷庫傳(chuan) 出絲(si) 絲(si) 涼氣,工人師傅們(men) 卻忙得熱火朝天。這個(ge) 擁有廣西最大冷庫的企業(ye) 主營保稅物流、冷鏈物流等業(ye) 務,總經理何小紅告訴記者,公司這幾年發展良好,離不開一係列物流降本增效政策的扶持,其中讓企業(ye) 感覺最明顯的是土地使用稅的降低。“2015—2017年自治區政府對物流企業(ye) 自有的倉(cang) 儲(chu) 用地減半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公司每年上繳的稅費減少90多萬(wan) 元。” 

跟何小紅感受一致,調查中很多企業(ye) 認為(wei) ,減稅降費帶來的獲得感最為(wei) 直接明顯。 

在減稅方麵,除了土地使用稅之外,各地還對物流相關(guan) 企業(ye) 的企業(ye) 所得稅、車輛車船使用稅等實行不同程度的優(you) 惠政策。比如廣東(dong) 省從(cong) 2018年開始,將車輛車船稅降低到法定稅率最低水平,預計年減稅18億(yi) 元。 

降費更是各地壓縮物流成本的重中之重。通行費一直是物流企業(ye) 比較沉重的負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收費公路製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在“路”上下功夫降成本,深圳走在了全國前列。據深圳市發改委服務業(ye) 發展處處長賴向群介紹,深圳市取消高速公路收費,2017年直接減少企業(ye) 物流費用10.3億(yi) 元,“過去由於(yu) 高速公路收費,70%的貨車走城市道路,造成城市擁堵,因此取消高速公路收費不僅(jin) 減輕了企業(ye) 負擔,還提高了整個(ge) 城市的運行效率。”從(cong) 廣東(dong) 全省來看,截至目前,已取消了18個(ge) 地市車輛通行費年票製、165個(ge) 收費公路項目,撤銷58個(ge) 普通公路收費站。 

要將降費落到實處,不少企業(ye) 認為(wei) ,單降還不行,因為(wei) 物流是一個(ge) 包含運輸、儲(chu) 存、采購、裝卸搬運、配送等多環節的長流程產(chan) 業(ye) ,成本構成也很複雜,收哪些費、降哪些費,最好能列出清單,讓企業(ye) 有本明白賬。 

以港口進口為(wei) 例,就能數出十幾項費用,比如工廠至啟運港的運輸費用、啟運港港口費用、海運費、目的港港口作業(ye) 包幹費、目的港港口堆存保管費、口岸部門通關(guan) 和檢驗檢疫費用、船舶訂艙費、文件費等等。“可見降低物流成本是一項係統工作。”某物流企業(ye) 負責人建議,“要鏈條式梳理規範物流各個(ge) 環節和每個(ge) 節點上的各類收費,才能確保降費落到實處。” 

簡政放權,降的也是“真金白銀” 

企業(ye) 呼聲最高的仍然是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

物流成本中哪些成本最該降?呼聲最高的仍是製度性交易成本。“製度性交易成本不僅(jin) 包括稅費這些企業(ye) 直接掏出去的成本,還包括各種證照資質辦理、通關(guan) 、審查等耗費時間成本,這些也是‘真金白銀’。”一家港口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從(cong) 近幾年的情況看,政府部門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的效果也最顯著。” 

瞄準物流降成本中製度性的難點、堵點,國家發改委協調出台了多項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比如出台“兩(liang) 檢合並”政策,將貨運車輛的安全技術檢驗和綜合性能檢測依法合並,降低物流企業(ye) 檢測費用和時間成本。還有將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全國聯網,將原先需要由沿途省份逐一審批的許可證辦理程序調整為(wei) 由啟運地省份統一受理,沿途省份限時並聯審批,一地辦證、全線通行。此外,還完善了交通運輸業(ye) 個(ge) 體(ti) 納稅人異地代開增值稅發票管理製度,打通增值稅鏈條的初始環節。 

各地也紛紛打出“放、管、服”組合拳,因地製宜降成本。 

放得徹底。廣東(dong) 推行“零上門”,依法委托下放一批道路運輸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積極開展“互聯網+車輛審驗”模式,實現企業(ye) 運輸車輛年審業(ye) 務辦理“零上門”。廣西則打開國際貿易的“單一窗口”,比如海港口岸運輸工具百分百使用“單一窗口”申報,開發建設船舶進出口岸一次申報應用係統和船舶電子驗證通關(guan) 係統,不同部門要求的船舶聯檢核放申報數據大幅縮減。 

管得明白。廣西在持續清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同時,也公布保留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目錄,列明保留的82項,讓企業(ye) 能夠對照明白,哪些中介服務費不該交。廣東(dong) 通過加快物流標準化建設提升物流效率。“得益於(yu) 物流標準化建設,近年來我們(men) 公司整個(ge) 倉(cang) 儲(chu) 物流費占總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yu) 陶瓷重而易碎的特點,運輸成本較高,隨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引導,陶瓷行業(ye) 進入了一批越來越標準化規範化的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幫助企業(ye) 有效利用倉(cang) 儲(chu) 、優(you) 化配送路線和後台管理等。 

服務到位。除了“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等“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普遍做法之外,物流領域政府服務還有更多高招。比如通過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企業(ye) 打通物流環節,實現降本增效。 

總部位於(yu) 廣西柳州市的上汽通用五菱是國內(nei) 乘用車市場的龍頭企業(ye) ,生產(chan) 的90%以上的成品車要通過公路和鐵路對外運輸,其中公路運輸物流成本較高而且質損風險大。為(wei) 此柳州市將車站擴建為(wei) 商品汽車物流基地,距離上汽通用五菱柳州東(dong) 新廠僅(jin) 3公裏,基本實現成品車從(cong) 出庫到裝車的無縫對接,確保成品車安全、高效、快捷運往全國各地。 

廣東(dong) 省也通過加強重大項目建設,完善物流基礎設施體(ti) 係,比如積極推進多式聯運重大項目建設,強化重要港口與(yu) 鐵路、公路的銜接,完善港口集疏運體(ti) 係。 

創新協同,智慧物流更省錢 

東(dong) 莞深赤灣港口插上智能技術的“翅膀”,運行更“聰明” 

物流降成本,各地不僅(jin) 通過製度創新做減法,更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做加法。 

東(dong) 莞深赤灣是國家第一批指定糧食進口口岸,2017年港口複合肥進口量占全國58%。由於(yu) 供需信息不對稱,過去這裏經常呈現出“忙時雜亂(luan) 、閑時荒廢”的無序景象。碼頭在淡季時資源閑置無用,旺季時車、船集中到港,不僅(jin) 增加物流成本,大量車船排隊等候時還存在安全隱患。 

如今插上智能技術的“翅膀”後,港口運行“聰明”多了。深赤灣港務公司副總經理鄭林偉(wei) 介紹,數字化生產(chan) 管理係統、無人值守地磅、手持終端理貨、智能閘口、港口作業(ye) 無紙化等新技術,讓碼頭遊刃有餘(yu) 地安排客戶,擁堵現象消失了,閑置時段也利用了起來,整體(ti) 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比如大規模建設全自動化倉(cang) 庫降低了大宗貨物的損耗。過去糧食及化肥的損耗在0.5%—0.6%之間,現在已經降低至0.1%左右。”鄭林偉(wei) 舉(ju) 例說。 

不僅(jin) 專(zhuan) 注於(yu) 單項創新,不少省市還著眼整體(ti) ,政企協同搞起了供應鏈創新。供應鏈企業(ye) 為(wei) 更多企業(ye) 提供一體(ti) 化物流管理綜合服務,將很多個(ge) 體(ti) 企業(ye) 從(cong) 繁重且低效的自建物流中解放出來,降低社會(hui) 整體(ti) 物流費用。

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對北海誠德鎳業(ye) 有限公司提供“港—工—貿”一體(ti) 化全供應鏈服務後,北海誠德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每噸貨物物流成本省下250元,一年節約成本超過6億(yi) 元,跑贏了全國絕大多數不鏽鋼企業(ye) 的“成本賬”。 

在擁有全國超九成供應鏈管理企業(ye) 的廣東(dong) 省,如今將物流供應鏈拉得更長。廣東(dong) 省鼓勵供應鏈企業(ye) 向上遊拓展協同研發、眾(zhong) 包設計、解決(jue) 方案等專(zhuan) 業(ye) 服務,向下遊延伸遠程診斷、維護檢修、倉(cang) 儲(chu) 物流、技術培訓、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增值服務,整合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目前,廣東(dong) 省已認定230家省級供應鏈管理試點企業(ye) 和34家示範企業(ye) ,並扶持37對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聯動項目建設。 

“物流是典型的複合型產(chan) 業(ye) ,貫通一、二、三產(chan) ,有很強的溢出效應,也是營商環境是否優(you) 良的重要指標,物流業(ye) 的降本增效將為(wei) 各產(chan) 業(ye) 的發展助力、減負。”國家發改委經貿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協調推動更多“簡政、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出台實施,並且繼續積極開展物流創新試點示範,為(wei) 物流業(ye) 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