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智慧物流美好時代漸行漸近

發布時間:2018-05-29 09:48:42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互聯網+”正以席卷之勢,深刻改變著一眾(zhong)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物流業(ye) 也不例外。搭上人工智能快車,智慧物流越來越安全、便捷、高效,打破了人們(men) 長期以來對物流業(ye) 不透明的刻板印象,降本增效成為(wei) 現實。隨著無人機、無人車乃至無人船的介入,物流業(ye) 有望在智慧的道路上越走越快,進入智慧生活新時代。 

無人卡車開啟智慧港口新時代 

不久前,天津港集團公司、中國重汽集團公司和天津主線科技公司三方攜手,打造全球首台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在天津港成功試運營。這對港口全方位開啟智慧時代帶有裏程碑意義(yi) 。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款無人駕駛電動卡車外表與(yu) 一般卡車無異。但“大塊頭有大智慧”,在無人幹預的情況下,裝配有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和智能計算單元的無人駕駛電動卡車,一氣嗬成完成了道路行駛、精確停車、集裝箱裝卸、障礙物響應等指定動作,實現了集裝箱從(cong) 岸邊到堆場的全程自動駕駛水平運輸。 

天津港集團公司科信部副部長朱連義(yi) 說,這為(wei) 港口解決(jue)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難題提供了可行的實踐方案,更為(wei) 促進我國綠色智慧物流創新發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是港口未來發展趨勢,也是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標誌。對於(yu) 大多數港口來說,通過對已建集裝箱碼頭進行自動化改造,是一條切實可行的升級途徑。但是如何以經濟可行的方案攻克集裝箱水平運輸難題,一直是大多數港口都繞不開的“攔路虎”。 

天津主線科技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天雷博士說,現階段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主要有兩(liang) 種模式:一種是采用自動導引車加地麵埋設磁釘方案,但由於(yu) 需要對碼頭地麵等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改造;另外因定製化程度較高且產(chan) 量少,售價(jia) 往往高達數百萬(wan) 元以上。另一種則是無人駕駛電動卡車方案,可以自動智能駕駛出入碼頭和堆場,直接將集裝箱送至指定位置,不僅(jin) 縮短了運輸環節,同時價(jia) 格也相對更便宜。 

“無人駕駛電動卡車這種新型運輸模式雖然近年來在國際上開始受到關(guan) 注,但仍然隻停留在概念性產(chan) 品階段,其智能化程度與(yu) 電動底盤性能距離實地運營還有一定差距。”中國重汽集團技術發展中心汽車電子設計部副部長田磊表示,在天津港運營的開啟,堪稱無人駕駛電動卡車產(chan) 品商業(ye) 化落地的重要一步。 

智慧物流漸入佳境 

不隻是港口物流的智慧升級,智慧這一核心概念正潛移默化融入物流的血脈中,“互聯網+”是背後最關(guan) 鍵的驅動因素。 

在同城貨運互聯網化過程中,58速運、搬運幫、貨拉拉“三大巨頭”崛起,正在成長為(wei) 智慧物流的支柱級品牌。其中,58速運以“貨的”業(ye) 務為(wei) 特色;搬運幫以服務為(wei) 主,按時收費模式得到更廣泛的推廣;貨拉拉仍采用“互聯網+同城貨運”的模式,目前業(ye) 務增速超過100%並且覆蓋國內(nei) 的112座城市。 

專(zhuan) 家認為(wei) ,今年我國同城貨運的市場規模將達萬(wan) 億(yi) 級。受新零售產(chan) 業(ye) 和智慧物流的影響,同城貨運將會(hui) 占據城市物流70%的份額。經過“互聯網+”催化及洗牌後,同城貨運會(hui) 精細到倉(cang) 儲(chu) 社區化、體(ti) 驗場景化、配送智能化、服務個(ge) 性化。 

電商由於(yu) 產(chan) 業(ye) 鏈天然需要,也將觸角伸至智慧物流領域。阿裏早已投資成立了菜鳥網絡,並與(yu) 物流界的“三通一達”通過協議建立了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京東(dong) 的智慧物流體(ti) 係以“無人倉(cang) 、無人機、無人車”研發為(wei) 基礎,主打全自動倉(cang) 儲(chu) ,並利用自身在自營和平台上收集的大量數據進行倉(cang) 儲(chu) 物流的定位分析。京東(dong) 集團副總裁肖軍(jun) 表示,京東(dong) 在2017年已經實現無人倉(cang) 、無人機、無人車等智慧物流項目的全麵落地運營,2018年將完成多地多中心協同發展、從(cong) 點到麵全麵輻射的戰略布局。 

智慧物流仍需創新突破助力 

智慧物流的明天是什麽(me) 樣子?當前看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應用的便利性越來越超出人們(men) 的想象,智慧物流帶來的諸多改變值得期待。 

在上海,涵蓋陸、海、空全方位的智慧物流網絡已邁開探索的腳步。上海麵積最大的開發區臨(lin) 港地區,如今已啟動陸、海、空無人係統綜合示範區建設。在無人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方麵,臨(lin) 港示範區一期將建設總長4.7公裏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封閉測試場和部分開放道路測試區,涵蓋高速、城市、鄉(xiang) 村和物流倉(cang) 儲(chu) 等各種交通要素,為(wei) 智能網聯汽車走向市場提供最為(wei) 關(guan) 鍵的測試;臨(lin) 港還將利用麵積約1平方公裏的滴水湖,建設無人船測試區,測試對象包括水麵無人艇、水下機器人、水下聲學儀(yi) 器等;建設直徑6公裏、高200米的兩(liang) 塊低空多旋翼無人機飛行空域,為(wei) 無人機測試打開大門。 

智慧物流正深刻改變國內(nei) 物流業(ye) 的麵貌。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16.6%下降至14.6%,物流降本增效成效顯著,對於(yu) 降低全社會(hui) 的物流成本,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關(guan) 鍵作用。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透露,將繼續創新物流發展動能,深入推進“互聯網+”戰略,推進物流業(ye) 高質量的發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物流業(ye) 與(yu) 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智慧物流起步晚,互聯網基礎設施智能化規劃建設不足,物流環節間的智能匹配、智能調度、自動化運作實現還處於(yu) 初級階段。還有專(zhuan) 家指出,目前智慧物流存在的最大問題還是智慧係統和執行係統不能夠有效地同步。 

加快智慧物流轉型依舊任重道遠。除了應用層的創新探索外,還需在關(guan) 鍵技術層麵繼續攻堅突破,加強信息係統建設,努力消除“信息孤島”,打破條塊分割,鼓勵企業(ye) 的創新行為(wei) ,讓物流業(ye) 在加速智慧化過程中助力生活更美好。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