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5-11 16:44:10

導讀:2017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審議通過《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ye) ”發展工業(ye) 物聯網的指導意見》,促進實體(ti) 經濟振興(xing) ,加快轉型升級。工業(ye) 互聯網被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躍升為(wei) “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
2017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審議通過《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ye) ”發展工業(ye) 物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促進實體(ti) 經濟振興(xing) ,加快轉型升級。工業(ye) 互聯網被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躍升為(wei) “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一。
目前,全球工業(ye) 總產(chan) 值已將近32萬(wan) 億(yi) 美元(2016年美國GDP為(wei) 18.5萬(wan) 億(yi) 美元)。對於(yu) 這個(ge) 龐雜的領域來說,一點點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其價(jia) 值都遠超一般行業(ye) 。
根據美國埃森哲和GE的評估,2030年工業(ye) 互聯網全球產(chan) 值將達15萬(wan) 億(yi) 美元,到2050年則將達到50萬(wan) 億(yi) 至80萬(wan) 億(yi) 美元。
從(cong) 各大權威機構的分析數據我們(men) 可以看到,工業(ye) 互聯網未來會(hui) 是一個(ge) 萬(wan) 億(yi) 美元的市場,也將會(hui) 是製造企業(ye) 未來的發展方向。
“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什麽(me) 很重要
中研普華研究員蕭滔在公開采訪時表示,工業(ye) 互聯網最顯著的特點是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產(chan) 效率,節省成本,推動設備技術的升級,從(cong) 而提高效益。
GE公司發布的《工業(ye) 互聯網:打破智慧與(yu) 機器的邊界》白皮書(shu) 指出,如果工業(ye) 互聯網的推廣和實施可以為(wei) 工業(ye) 領域帶來哪怕1%的成本或者資本節省,也就是從(cong) 效率提升的角度帶來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其成果也將是極其巨大的。
根據報告的分析,未來15年內(nei) ,在幾個(ge) 關(guan) 鍵的工業(ye) 領域,1%的效率提升將帶來巨大的收益:航空工業(ye) 1%的燃料節省將最終節約300億(yi) 美元;電力行業(ye) 節約1%的燃料就意味著節約660億(yi) 美元;醫療係統的效率提高1%就能節約630億(yi) 美元;鐵路係統的效率提高1%,將帶來270億(yi) 美元的資本節約。
德國工業(ye) 4.0戰略、美國“先進製造夥(huo) 伴計劃、“中國製造2025”都明確提出了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在製造業(ye) 的集成應用,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chan) 品,並形成製造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業(ye) 態。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150 家企業(ye) 推出了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無論是裝備與(yu) 自動化領域的工業(ye) 巨頭,還是軟件、通信與(yu) 互聯網領域的信息技術巨頭,均將構建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作為(wei) 其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布局的重要舉(ju) 措,並通過並購、合作等多種方式強化其主導優(you) 勢。
“智能製造”需要智慧供應鏈
如果說自動化是第三次工業(ye) 革命的標誌,那麽(me) 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或者說“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就是期望通過智能製造和智能化工廠來實現企業(ye) 內(nei) 部的智能化。而內(nei) 部智能化的這個(ge) 過程,是通過工業(ye) 互聯網推動製造業(ye) 走向開放、產(chan) 業(ye) 鏈互聯的過程。
工業(ye) 互聯網在智能製造中處於(yu) 核心地位,而智能製造是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的方向和突破口,它需要供需對接、資源動態配置、能源智能化、虛擬資源最大化等。無論是德國的工業(ye) 4.0、美國的先進製造,還是“中國製造2025”,首先要實現整個(ge) 數據鏈和工業(ye) 數據在整個(ge) 生產(chan) 線,在機器、車間、工廠、信息係統、勞動者、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等環節全麵、動態地流動。
其實,無論是德國的工業(ye) 4.0,還是“中國製造2025”,其精髓都是聚焦於(yu) 智能化,但在推動過程中很多企業(ye) 對於(yu) 智能製造的理解一度有過誤區——認為(wei) 智能製造就是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
例如,D企業(ye) 需要打造行業(ye) 內(nei) 具有引領性的智能工廠,於(yu) 是花重金向全球頂尖設施設備供應商采購該工廠需要的所有裝備,每個(ge) 設備性能都非常優(you) 秀,但等到該工廠開始製造產(chan) 品時卻發現:性能優(you) 秀的各個(ge) 設備,彼此之間竟無法匹配。
這個(ge) 問題的症結在於(yu) :D企業(ye) 是分段、分模塊購買(mai) 設備的,盡管購買(mai) 的都是性能最佳的產(chan) 品,卻不是D企業(ye) 最終需要的,因為(wei) 它們(men) 不代表D企業(ye) 的供應鏈邏輯。簡言之,在缺乏智慧供應鏈作基礎的情況下,試圖將這些智能製造元素有機聯動起來,最終結果“很尷尬”。
如果沒有良好的智慧供應鏈作基礎,那麽(me) 製造智能化基礎也就變得零碎,不成係統,再好的智能產(chan) 品也都可能變成“僵屍機器人”;而失去動態供應鏈全過程適時智能化監控的智能製造,也僅(jin) 僅(jin) 是解決(jue) 了看得見的智能化,而沒有解決(jue) 邏輯的智能化,於(yu) 是供應鏈還是無法思考(對於(yu) 過程中數據差異的自反饋、自補償(chang) 、自優(you) 化);如果沒有智能化的供應鏈引導,智能製造僅(jin) 僅(jin) 是生產(chan) 模式的轉變,無法形成商業(ye) 模式的創新和升級。
實際上智能製造是可以解決(jue) 工廠在生產(chan) 效率及質量上的問題,但卻無法解決(jue) 缺料、缺貨問題,也無法解決(jue) 生產(chan) 過剩、生產(chan) 不足問題。
而這時供應鏈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要把上遊原材料供貨商、中遊生產(chan) 製造商、下遊分銷商(電商)、品牌商等各自獨立的附加價(jia) 值鏈串接起來,真正做到互聯互通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所以工業(ye) 互聯網要實現的不僅(jin) 僅(jin) 是智能製造能力的提升,而更是需要將從(cong) 原物料到消費者,整個(ge) 供應鏈上下遊、國內(nei) 國外的每一環節進行整合協同,讓整個(ge) 供應鏈條都動起來,將各自公司的行業(ye) 機理Domain Konwhow+智能製造+實時協同,才能有效發揮製造智能化的功效,真正做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準時達供應鏈實時協同平台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賦能
不難看出,實現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供應鏈是至關(guan) 重要的一環,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供應鏈管理水平決(jue) 定著精益製造的成敗。在工業(ye) 互聯網中,供應鏈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wei) 各種應用場景的互聯互通提供實踐基礎。在這方麵,供應鏈領域的佼佼者準時達是不可小覷的力量。
首先,準時達具有不同於(yu) 其他物流供應鏈公司的幾個(ge) 特點:一是準時達是最大最專(zhuan) 業(ye) 的供應鏈服務者,是一家真正擁有20年不間斷服務“萬(wan) 億(yi) 元”級製造產(chan) 業(ye) 經驗的供應鏈公司。二是準時達擁有精益管理的knowhow,擅長於(yu) 為(wei) 製造企業(ye) 提供全程供應鏈管理服務。三是準時達是天生的全球化供應鏈公司,而大部分供應鏈公司都缺乏生產(chan) 製造的應用場景,更別說全球化供應鏈,而準時達作為(wei) 服務富士康科技集團最主要的供應鏈公司,配合著母公司富士康的全球化布局,可能是業(ye) 內(nei) 能夠最快實現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提供全球化供應鏈的服務商。四是準時達所服務的對象多為(wei) 世界一流企業(ye) (Apple、Sharp…),這些背景成為(wei) 其所具備的獨特優(you) 勢,在業(ye) 內(nei) 可以說無出其右。另外,準時達所獨有的駕馭複雜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恰恰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構建連接機器、物料、人、信息係統的基礎網絡提供了基礎。
其次,準時達的供應鏈實時協同平台,能幫助工業(ye) 互聯網實現工廠外的海量數據采集、聚類與(yu) 分析,提供從(cong) 生產(chan) 預測,原材料采購到工廠製造,分銷配送,再到終端消費環節(C2M2C)的全程智慧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在此過程中,實現工業(ye) 互聯網的上下遊互聯互通,運用數據驅動、實時分析,形成科學決(jue) 策與(yu) 智能控製,為(wei) 工業(ye) 現場的生產(chan) 過程優(you) 化、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務優(you) 化、企業(ye) 間協同的資源分配優(you) 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第三,準時達所能實現的工業(ye) 互聯網已經不是狹義(yi) 的機器與(yu) 機器的信息交互,而是供應鏈中各節點(人、車、物、設備、環境、係統)多方的信息交互、產(chan) 品交付以及資金流動。
準時達負責人說,通過全程供應鏈整合解決(jue) 方案和全流程的數據分析,能夠將分散的點、線、麵串聯起來,最終實現工業(ye) 互聯網。
具體(ti) 來講,準時達的供應鏈實時協同平台,能為(wei) 製造企業(ye) 向工業(ye) 互聯網轉型賦能,它可以把品牌商、供貨商、製造商、服務商、渠道商、終端消費者串聯起來,提供跨係統,跨產(chan) 業(ye) ,跨區域的互聯互通,以此延伸至外部上下遊企業(ye) 形成創新協同,讓雙方或多方獲得更有價(jia) 值的信息和數據;並以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為(wei) 核心目標,為(wei) 供應鏈內(nei) 各方企業(ye) 進行大數據采集、分析和利用,打造任務協同、信息共享、戰略協同等鏈條的最優(you) 化,最終實現麵向社會(hui) 的工業(ye) 互聯網開放生態平台運營。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