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無人化成物流行業發展新動能

發布時間:2018-04-02 10:16:43 中國紀檢監察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400億(yi) 件,這是中國快遞業(ye) 2017年全年運送的包裹數量,比美國、日本、歐盟加起來還多,超過全球總量的40%。

 

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融入新技術的智慧物流,推動整個(ge) 快遞業(ye) 迅猛發展,成為(wei) 支撐起我國互聯網商業(ye) 貿易高速運轉的新動能。

 

前不久平昌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鍾”,出現了智能搬運機器人等智慧物流元素。該組鏡頭取自京東(dong) “亞(ya) 洲一號”的無人分揀中心,運用的是京東(dong) X事業(ye) 部研發的最新技術。自2016年5月成立以來,這個(ge) 名字略帶神秘、有著700名研發人員的部門一直專(zhuan) 注於(yu) 無人倉(cang) 、無人機、無人車等一係列智慧物流尖端項目。

 

如今,以京東(dong) 為(wei) 代表的中國新一代物流人正積極布局,著力實現操作無人化、運營智能化和決(jue) 策智慧化,構建預測、庫存、倉(cang) 儲(chu) 、運輸、配送全鏈路智慧物流體(ti) 係,打造一個(ge) 又一個(ge) 中國驕傲。近日,記者采訪了京東(dong) X事業(ye) 部研發團隊,探尋智慧物流的前沿成果。

 

無人倉(cang) 儲(chu) :智能機器人滿載“黑科技”

3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yu)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族企業(ye) 灣的京東(dong) 智慧物流實驗室。實驗室所在的整個(ge) 樓層被全部打通,儼(yan) 然一個(ge) 物流倉(cang) 庫。與(yu) 普通物流點不同的是,這裏被設計成堆貨、搬運、分揀等多個(ge) 獨立場景,操作貨物的全部是機器人。

 

“這是我們(men) 專(zhuan) 門用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打造的全自動倉(cang) 儲(chu) 場景。”京東(dong) X事業(ye) 部無人倉(cang) 研發項目經理劉鵬飛介紹,京東(dong) 無人倉(cang) 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機器人賦予了智慧,讓它們(men) 自主判斷和行動,以應對電商靈活多變的訂單業(ye) 務形態。

 

記者看到,在兩(liang) 排五六米高的立體(ti) 貨架中間,幾台貨架穿梭車正在軌道上來回穿行。劉鵬飛說,貨架穿梭車負責移動貨架上儲(chu) 存商品的周轉箱,行走速度高達6米/秒,每小時可以搬運1600箱。

 

不遠處的地麵,幾台外形酷似大號掃地機器人的智能搬運機器人正按照預設路線,將貨物搬往貨架。“這種搬運機器人在物流領域應用很廣,可以自主規劃路徑和自動避障。體(ti) 積大的用於(yu) 搬運,體(ti) 積小的用來分揀。”劉鵬飛說,京東(dong) 研製的智能搬運機器人行走速度可達3米/秒,最大載重超過300公斤。

 

劉鵬飛為(wei) 記者現場演示了無人倉(cang) 接到訂單後的工作流程:貨架穿梭車將周轉箱搬到自動分揀平台的傳(chuan) 送帶;平台上,揀貨機器人利用3D視覺識別和並聯機械臂將不同的貨物取出放置在相應的包裹中形成訂單;自動打包的包裹被送上分揀線,由係統掃描包裹上的配送識別碼並傳(chuan) 送至相應的貨道,最後由智能搬運機器人運走發貨。

 

智能機器人的融入改變了整個(ge) 物流倉(cang) 儲(chu) 的生產(chan) 模式,帶來了效率的大幅提升。“大型電商的揀貨員非常辛苦。遇到‘6·18’‘雙11’電商大促,一個(ge) 揀貨員一天在倉(cang) 庫裏要跑50公裏,相當於(yu) 一個(ge) 馬拉鬆。現在,無人倉(cang) 的貨品通過機器人的相互配合,直接生成了訂單包裹。”京東(dong) 數據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張誌統說,傳(chuan) 統人工方式每小時僅(jin) 能揀選130件貨物,而機器人能達到600件,並且準確率更高。

 

張誌統告訴記者,京東(dong) 無人倉(cang) 的存儲(chu) 效率是傳(chuan) 統橫梁貨架的5倍,並聯機器人揀選速度可達3600次/小時,相當於(yu) 傳(chuan) 統倉(cang) 庫作業(ye) 效率的5至6倍,人力投入僅(jin) 為(wei) 原來的20%。

 

3月初,在央視熱播的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中,京東(dong) 位於(yu) 上海“亞(ya) 洲一號”的全球首個(ge) 全流程無人倉(cang) 驚豔亮相。它實現了入庫、存儲(chu) 、包裝、分揀的全流程智能化和無人化,並創下分揀速度和運營效率的世界紀錄。

 

京東(dong) 集團副總裁、X事業(ye) 部總裁肖軍(jun) 表示,“亞(ya) 洲一號”致力於(yu) 打造亞(ya) 洲B2C行業(ye) 內(nei) 建築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物流中心。目前,京東(dong) 已有14座“亞(ya) 洲一號”,未來五年,還將在全國30多個(ge) 核心城市陸續建造“亞(ya) 洲一號”,實現智能化倉(cang) 儲(chu) 的全麵輻射。

 

無人配送:解決(jue) 城鄉(xiang) “最後一公裏”

受到人力、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最後一公裏”一直是物流配送的難題。有資料顯示,“最後一公裏”平均占到整個(ge) 物流成本的30%,貧困偏遠山區的成本往往翻倍。

 

戶外環境比封閉的倉(cang) 庫要複雜得多,如何破題“最後一公裏”?X事業(ye) 部經過反複試驗論證,“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的思路漸漸明晰。

 

“無人機解決(jue) 偏遠山區配送的‘最後一公裏’,配送機器人深入園區樓宇解決(jue) 城市‘最後一公裏’,根據不同環境匹配不同的解決(jue) 方案進行批量送貨,提升配送效率。”張誌統介紹,這些由京東(dong) 自主研發、設計和批量生產(chan) 的無人配送設備,是智慧物流走出無人倉(cang) 後的最新實踐。

 

對於(yu) 北京高校的學生來說,配送機器人已不稀奇。去年“6·18”以來,京東(dong) 在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個(ge) 高校和園區建立了無人配送試點。校園裏應用的配送機器人,是一種小型無人配送車,能夠智能規劃路線,速度與(yu) 步行相當,每次可配送12個(ge) 包裹,並支持人臉識別提貨方式。

 

偏遠山區交通條件差,翻山越嶺幾個(ge) 小時的路程,無人機飛過去隻用十來分鍾。早在2015年,京東(dong) 內(nei) 部就將無人機配送立項,不斷突破續航、穩定性、載重量等瓶頸。目前,X事業(ye) 部自主研製的無人機,單程最多可以飛240公裏,載重超過200公斤。

 

京東(dong) 提供的數據顯示,從(cong) 去年“6·18”到今年2月,京東(dong) 無人機在江蘇和陝西兩(liang) 省範圍內(nei) 累計配送1.3萬(wan) 架次,規劃近200條航線,總航時超過27萬(wan) 分鍾。2月底,京東(dong) 還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成為(wei) 陝西全域無人機物流配送的“國家級試點”。

 

在京東(dong) 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dong) 的規劃中,無人機不僅(jin) 能送貨,還要收貨。由他擔任“名譽村主任”的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正在籌建無人機平台,打算用無人機把野生核桃從(cong) 深山裏運出來,打通阜平縣城到平石頭村、平石頭村到周邊村之間的物流配送通道,形成產(chan) 業(ye) 扶貧的新模式。

 

2月23日,京東(dong) 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ge) 智能物流終端——“無人配送站”在陝西省西安市首次亮相。在這個(ge) 底麵積14.4平方米、高3.6米的配送站裏,貨物由無人機從(cong) 頂部卸下,在內(nei) 部實現自動中轉分發,再由配送機器人自動裝載並完成配送。

 

“無人配送站是銜接無人機和無人車、實現全程無人配送的中轉站,是實現末端配送無人化的重要一環。”肖軍(jun) 認為(wei) ,無人配送的終極目標是,改造傳(chuan) 統的物流體(ti) 係架構,徹底實現智慧物流下的無人運作。

 

智能調度:大數據助力精準預測

無人倉(cang) 、無人機、無人車的高頻次曝光,難免讓外界產(chan) 生“傳(chuan) 統快遞員將大量失業(ye) ”的擔憂。

 

“智慧物流與(yu) 人工不是此消彼長的關(guan) 係,現階段無人化離大規模商用還有距離。”張誌統表示,京東(dong) 智慧物流體(ti) 係包括兩(liang) 個(ge) 方麵,除了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提升物流效率和客戶體(ti) 驗,還體(ti) 現在基於(yu) 大數據技術精準預測訂單、智能調度倉(cang) 儲(chu) 資源和人力。

 

張誌統介紹,京東(dong) 通過自身業(ye) 務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行為(wei) 數據、商品數據和供應商數據,此外還有“青龍物流配送係統”積累的倉(cang) 儲(chu) 和物流以及用戶的地理數據和習(xi) 慣數據。利用這些海量數據精準建模,可以對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的訂單量進行預測,從(cong) 而安排商品前置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送達。

 

“舉(ju) 一個(ge) 簡單的例子,我們(men) 針對一些品牌手機的首發可以做到‘閃電配送’。”張誌統告訴記者,通過大數據挖掘,對某個(ge) 區域甚至某個(ge) 小區的用戶消費習(xi) 慣建模並預測具體(ti) 手機的銷量,在首發之前就把手機提前配送到最近的物流點。用戶下單後,配送員就可以直接送貨。“我們(men) 在蘋果新款手機首發活動中,創造了從(cong) 下單到收貨僅(jin) 用時3分57秒的成績!”張誌統說。

 

不僅(jin) 如此,目前京東(dong) 物流倉(cang) 儲(chu) 的智能選址、無人超市的智能補貨,都是大數據與(yu) 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的結果。

 

未來,一線快遞人員又應如何適應技術變革浪潮?劉強東(dong) 曾表示:“不會(hui) 讓一名員工因技術革新而失業(ye) 。”京東(dong) 的無人機運營調度中心、無人車生產(chan) 與(yu) 製造中心、智能倉(cang) 儲(chu) 等都需要人力去維護。目前,京東(dong) 正在加強人才培養(yang) ,將來這些“快遞小哥”都可以成為(wei) 一線智能應用的操作者。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