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05 09:00:06 現代物流報

“食品安全”和“現代供應鏈”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為(wei) 加快推進我國民生工程創新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據,正是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的最好時期。冷鏈物流、生鮮食品、跨境電商、自貿區建設和國際貿易,帶來的大量海產(chan) 品、農(nong) 產(chan) 品、食品和果蔬,為(wei) 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實施食品安全”和“現代供應鏈”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生鮮食品是人們(men) 生活的必需品,為(wei) 達到保鮮的目的,要求快速進入消費環節,流通中的環節越少越好,因為(wei) 生鮮食品的新鮮度和食用安全性就是其價(jia) 值所在。生鮮食品是經營難度最大的一類商品,它主要是指人們(men) 日常生活中所消費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產(chan) 、肉類等,再加上較常見的生鮮製品衍生而來加工製品的麵包、熟食共同組合為(wei) “生鮮品類”。
生鮮食品主要的特性有:一是易腐性,這一特性導致了對采購與(yu) 配送的周期要短。二是季節性,這一特性源於(yu) 蔬菜水果水產(chan) 等產(chan) 品的生物生產(chan) 周期控製上市的節奏,因此很難配合均衡經營。三是地域性,農(nong) 產(chan) 品的地域特性使得某些產(chan) 品隻有在特定產(chan) 地才有供貨。這三方麵的產(chan) 品特性,使產(chan) 品開發、供應優(you) 選受到很大限製。四是價(jia) 格的波動性,使得供應鏈上、中、下環間效益與(yu) 效率、管理與(yu) 技術創新與(yu) 應用,比一般產(chan) 品與(yu) 業(ye) 態供應鏈而言難度大、門檻高並麵臨(lin) 方方麵麵的考量。尤其是生鮮食品供應鏈,其重要性就是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涉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存。
十九大第一次把“現代供應鏈”寫(xie) 進報告,強調“價(jia) 值鏈”,將現代供應鏈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冠以“現代”為(wei) 供應鏈創新與(yu) 實踐賦予了劃時代特征。早在2014年11月11日,習(xi) 近平出席2014年亞(ya) 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記者會(hui) 時表示,會(hui) 議決(jue) 定實施全球價(jia) 值鏈、供應鏈的領域合作倡議。
2017年8月16日商務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供應鏈體(ti) 係建設工作的通知》;10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指導意見》頒發,就供應鏈創新發展出台文件,為(wei) 現代供應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家層麵推出的一係列舉(ju) 措,說明了現代供應鏈發展對國家的重要意義(yi) ,說明現代供應鏈著眼於(yu) 推動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將全麵提升我國現代供應鏈發展能力。預示著我國將全麵邁入供應鏈體(ti) 係創新與(yu) 應用階段。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竟爭(zheng) 、合作與(yu) 分工,全麵提高我國在全球供應鏈體(ti) 係中的話語權和地位。十九大後,供應鏈的重要性大幅提升,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和協同效率已經成為(wei) 企業(ye) 、產(chan) 業(ye) 乃至一國經濟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一個(ge) 標誌著“實施食品安全”和“現代供應鏈”正式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的大幕已經拉開。
“一帶一路”構建全球供應鏈新格局
供應鏈是國家和城市經濟發展與(yu) 振興(xing) 的先導與(yu) 根本。探索“一帶一路”發展的路徑,從(cong) “一帶一路”的本質來看,概念在轉變,核心隻一個(ge) ,就是物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正是需要構建起內(nei) 部高效運轉、外部通達主要國家目標市場的全球物流體(ti) 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力的提升,中歐班列實現中歐之間的路物暢,無疑將推動全球供應鏈發展,促成新的機遇。
“一帶一路”實質上主要是商貿物流之路,這也意味著城市在國際貿易上的優(you) 勢有了進一步發揮的空間。城市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主要外貿和區域金融創新型城市和創新示範區,也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城市物流結點,進一步說,“一帶一路”將大大促進城市與(yu) 沿線國家物流產(chan) 業(ye) 的交流與(yu) 聯合,尤其是為(wei) 發展國際多式聯運服務形成城市的新格局。
開拓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的新空間
構建“一帶一路”開放新格局,能夠為(wei) 城市建設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為(wei) 城市建設、城市合作、城市區域合作提供更多的服務,必將開拓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的新空間。
依托自由貿易區、國際商貿建設、商品進出口、跨境電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它將大大促進國際海產(chan) 品、農(nong) 產(chan) 品、食品、果蔬的集聚和分散。
中華飲食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國名揚四海。飲食文化上中國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大菜係逐漸完善譽滿全球,經過長期的發展,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國飲食文化聞名於(yu) 世,而飲食的改革與(yu) 創新離不開跨境電商和生鮮食品供應的範疇,借助現代的商品交易和流通渠道體(ti) 係,進行轉口和集散,實現了“國外選貨-航空運輸-機場服務-園區養(yang) 殖—派送全國”的一條龍模式。
比如挪威三文魚、美國象拔蚌、阿拉斯加帝王蟹、波士頓龍蝦、珍寶蟹,澳大利亞(ya) 黃龍蝦、南美白青蝦、阿根廷紅蝦、厄瓜多爾對蝦、南非孔雀鮑、法國生蠔,新西蘭(lan) 牛肉、美國牛油果、東(dong) 南亞(ya) 的水果等,這些生鮮產(chan) 品的進出口量,每年正以30%的速度增長,為(wei) 跨境電商和生鮮食品供應鏈的張力帶來了強勁力源。
麵向全球的生鮮食品供應鏈渠道體(ti) 係的拓展,提供了更高層次的發展格局與(yu) 廣大的空間。例如珠三角各個(ge) 城市的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額首次突破10萬(wan) 億(yi) 人民幣,超過美國舊金山灣區。港珠澳大橋的全線亮燈,將在20年內(nei) 為(wei) 港珠澳三地帶來巨額經濟效益。
這也就是說,粵港澳大灣區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港灣、貿易和供應鏈樞紐。這樣的大格局,將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生鮮食品以及所有冷凍儲(chu) 藏運輸配送需求的商品,借助自貿區進入中國市場,因此,將更有利於(yu) 生鮮食品供應鏈的大發展。生鮮食品供應鏈需求以及所有冷凍儲(chu) 藏運輸配送需求的增長,又將推動產(chan) 業(ye) 和經濟的發展。
消費全球化為(wei) 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帶來重大機遇
中國生鮮食品消費與(yu) 人均GDP增長呈正比,居民對生鮮食品的需求,尤其是對進口水果、海鮮、牛肉等的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生鮮食品的全球化、國際化,對中國是一個(ge) 必然的發展趨勢。國內(nei) 進口國際生鮮食品,引導和培養(yang) 了國內(nei) 市場,從(cong) 而掌握了若幹重點產(chan) 品的渠道控製權和主導權,尤其是進口水果和海鮮。因此,在相當長時期內(nei) ,這種勢頭和規模還會(hui) 進一步擴大。顯然,圍繞國際生鮮食品市場擴張,構建現代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一方麵是挑戰,另一方麵更是機遇。
我國居民生活正從(cong) 小康消費階段向富裕型消費階段跨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消費品質和食品安全。因此,全國沿海城市正在進入生鮮食品時代。然而,從(cong) 現狀來看,各種渠道的生鮮食品流通,尤其生產(chan) 加工及銷售集約化經營程度還比較低,倉(cang) 儲(chu) 、配送、批發、零售等各環節的社會(hui) 化分工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尤其是生鮮食品供應鏈與(yu) 配送難度大等,缺乏生鮮食品供應鏈一體(ti) 化的整合。
針對這些問題,政企需要積極探索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的完善,尤其是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禁活交易、生鮮上市。顯然,這種趨勢的出現,對生鮮食品供應鏈的影響巨大,同時也為(wei) 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以及發展格局重構,帶來了新機遇。
生鮮食品供應鏈時代來臨(lin)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新零售的變革,生鮮食品供應的重心正從(cong) 上遊供應商向下遊消費者延伸,生鮮食品供應鏈全渠道體(ti) 係越來越成熟完善。
生鮮食品供應鏈全渠道體(ti) 係智慧工程就是運用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食品安全管理技術、生鮮食品技術把生產(chan) 基地的生鮮食品及食材,用全程冷鏈一站式配送方式送到城市社區終端自提冷櫃裏,社區市民根據自己時間安排,自由提取食品的服務方式。
這項創新型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徹底解決(jue) 我國生鮮冷鏈食品最後100米的流通瓶頸,目前這項技術已研發成功,並投入試運營,其核心技術已獲得國家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填補了我國生鮮食品供應鏈最後一百米配送服務的空白。
這項創新型技術的核心價(jia) 值:一是提升了現代化城市品質生活的服務動能;
二是為(wei) 城市居民提供了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
三是有利於(yu) 城市汙染、擁堵的綜合治理;
四是打通了生鮮食品供應與(yu) 城市居民零距離的直銷渠道;
五是為(wei) 打造生鮮食品供應鏈智慧社區創造了必要條件。隨著拓展布局範圍,從(cong) 更大的區域進行了冷鏈物流要素資源的整合,這也為(wei) 規模化和現代化深化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提供了新機遇,在生鮮食品互聯網服務業(ye) 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麵,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新時代如何構建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
進入新時代構建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構建有必要基於(yu) 新的發展現狀、發展階段、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區位優(you) 勢,充分利用自貿區建設、深化內(nei) 貿體(ti) 製改革以及跨境電商示範市設立等優(you) 勢與(yu) 機遇,以樞紐型、國際化、集群化為(wei) 特點,以優(you) 化冷鏈物流布局和城市配送體(ti) 係為(wei) 主線,以國際生鮮食品為(wei) 主要對象,以打造國際生鮮食品供應鏈為(wei) 核心,逐步建成現代化的新型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實現這一構想,可以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著手:
一是結合自身城市的定位,應當立足於(yu) 打造麵向全球、輻射東(dong) 南亞(ya) 、服務全國的國際新型生鮮食品供應鏈樞紐,不斷提升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水平,不斷增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的戰略功能。擬將生鮮食品供應鏈惠及廣大市民的重大創新型智慧工程的建設,予以人大立法方麵的有力支持,並列入優(you) 先發展的項目。
二是延伸冷鏈物流供應鏈,在平台基礎上,拓展配送網絡,實現倉(cang) 配一體(ti) 化服務,為(wei) 城市及周邊提供更專(zhuan) 業(ye) 、更標準、更快捷的優(you) 質生鮮食品供應鏈服務,實現真正的最後一公裏門到門服務。
將生鮮食品供應鏈智慧工程的建設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首先進行試點,爭(zheng) 取用兩(liang) 年內(nei) 完成城市的全麵布局應用。自提冷櫃進駐社區做到統一規範,有效推進,需要政府層麵的大力支持,製定相關(guan) 的優(you) 惠政策,實行統一規範,可行的操作標準。
三是突出重點,以打造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樞紐為(wei) 突破口,逐步占領國際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的製高點,成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需求方和服務提供商的集聚地,有利於(yu) 產(chan) 品品質加工和管理標準化,帶動區域的整體(ti) 生活品質提升,使冷鏈物流成為(wei) 新的增長點。需要政府對生鮮冷鏈配送車輛的限製進行調整、以滿足生鮮冷鏈配送車輛全天候進行冷鏈配送的需求。
四是強調集約化經營,優(you) 化整合需要,協調物流資源配置,在重點區域合理布局,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建議設立生鮮食品供應鏈運營聯盟,以增進冷鏈物流成為(wei) 新的增長點而組織起來的事業(ye) 聯合體(ti) 。
五加快生鮮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設。生鮮加工配送中心可以有效調控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和各連鎖超市生鮮區之間的物流聯係,並以生鮮加工配送中心為(wei) 核心,向生鮮供應鏈的上遊延伸,最終重新整合生鮮產(chan) 品供求雙方的各種資源。
六是設立中央屠宰場、分揀中心、中央儲(chu) 備冷庫基礎設施。要求實現集中,統一品牌、統一屠宰、統一監管、統一調度、統一配送,為(wei) 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七是重點規劃布局國家級生鮮食品供應鏈體(ti) 係網絡,通過資源共享、設施公用,促進生鮮食品供應鏈網絡化、規模化、集約化,以構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全國生鮮食品供應鏈網絡體(ti) 係,促進行業(ye) 降本增效。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