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1-10 17:59:13

2017年底,浙江、北京等地先後發生電動自行車充電火災,造成人員傷(shang) 亡。公共、安全的充電解決(jue) 方案也成為(wei) 全國近3億(yi) 電動自行車用戶以及管理部門的迫切期待。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綠人科技於(yu) 1月9日在北京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櫃G1及充電樁Z5,兩(liang) 款用於(yu) 提供戶外公共充電服務的智能充電設備,麵向全國市場免費投放。
小綠人充電櫃是為(wei) 外賣、快遞等物流垂直領域提供的電池存儲(chu) 、充電解決(jue) 方案,擺放在外賣快遞集中商圈、商鋪以及站點。小綠人充電樁是為(wei) 電動自行車日常通勤用戶提供戶外公共充電的解決(jue) 方案,安裝在小區、園區和商業(ye) 樓宇等用戶生活、工作區域;
據了解,小綠人的智能充電設備與(yu) 充電插座等傳(chuan) 統充電設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yu) ,圍繞戶外充電、公共充電兩(liang) 個(ge) 核心需求,集成了智能化充電模塊,具備自動識別電池、自適應動態控製電源、設備網絡學習(xi) 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用戶可即插即用。
充電櫃、充電樁產(chan) 品
電動自行車充電行業(ye) 現狀堪憂 公共充電服務迎來入口級機會(hui)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充電火災事故頻發,造成群死群傷(shang) ,這一現象背後,是整個(ge) 充電行業(ye) 令人擔憂的現狀。
從(cong) 用戶層麵看,全國使用電動自行車用戶近3億(yi) ,並以每年超過3000萬(wan) 的增量增加。
從(cong) 產(chan) 品層麵來說,充電的核心產(chan) 品——充電器質量堪憂。據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公布的數據,90%市售充電器不合格,極易引發充電火災。為(wei) 電動自行車提供能源的電池,則缺乏統一標準,類型、規格多樣,劣質電池充斥市場。車輛線路老化、短路也是造成電動自行車火災的原因。
服務方麵,規模化、優(you) 質安全的公共充電服務缺失。目前的充電服務,零散分布在各個(ge) 小區、物業(ye) ,以物業(ye) 提供插座,用戶自帶充電器方式完成充電。更多的用戶將車輛推入室內(nei) ,或將電池拆卸入室充電,安全隱患極大。
產(chan) 品質量差,服務缺失,導致的後果是充電火災事故頻發,造成群死群傷(shang) 。2017年12月13日,北京市一村民自建房電動車充電引發火災,造成5人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玉環市一棟五層樓的出租屋內(nei) 發生火災,造成11人死亡,起火原因為(wei) 一層門廳充電的電動車電氣線路短路;2016年8月,廣東(dong) 省深圳市發生電動車充電火災,7人死亡……
多省市多起人員傷(shang) 亡火災事故,促使政府、消防、物業(ye) 、消費者各方對電動車充電安全問題的重視。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發布《關(guan) 於(yu) 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嚴(yan) 禁在建築內(nei) 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wei) 電動車充電;構成違反消防管理行為(wei) 的,公安機關(guan) 將依法予以處罰;引起火災,造成嚴(yan) 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戶外安全充電,已經成為(wei) 不可逆轉的趨勢,充電這件事,隻有在戶外才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shang) 亡。遍布全國近3億(yi) 的電動自行車戶外公共充電需求,是一個(ge) 高頻的移動物聯網應用及支付場景,將為(wei) 公共充電服務運營商帶來進入上百萬(wan) 物業(ye) 、樓宇、園區、商圈的機會(hui) ,也將成為(wei) 各家互聯網公司爭(zheng) 奪的入口。
戶外公共充電的困境與(yu) 難題
技術難題
為(wei) 電動自行車提供公共充電服務,首要難題是公共充電設施如何適配五花八門的電池,需要一個(ge) “萬(wan) 能充電器”。近一年來,一些項目試圖對電動自行車充電進行智能化改造,受困於(yu) 技術瓶頸,僅(jin) 限於(yu) 支付環節的優(you) 化,將投幣插座升級為(wei) 掃碼插座,在電池管理、電源管理等關(guan) 鍵領域無能為(wei) 力,無法完成真正的智能化,無法集成充電模塊,無法消除劣質充電器帶來的隱患,無法做到戶外安全充電。
據小綠人CEO蔡篤滿介紹,小綠人方案,突破了智能識別電池、自適應動態控製電源核心技術。給不同類型、規格電動車電池安全充電的基礎和前提,必須能夠識別出電池規格參數,在準確識別的基礎上,自適應輸出電壓、電流,動態調整電源參數,識別電池充滿,自動斷電。這一技術由小綠人自主研發,目前隻有小綠人掌握。小綠人的智能充電網絡,具備人工智能網絡學習(xi) 算法,新的充電曲線即時上傳(chuan) 雲(yun) 端,同步給所有在線設備,不斷提高電池識別和電源控製精確度。
小綠人CEO蔡篤滿發布現場
產(chan) 品困境
目前電動自行車公共充電產(chan) 業(ye) 配套尚未建立,市麵上沒有可以直接用於(yu) 公共充電服務運營的產(chan) 品和設備,需要從(cong) 基礎研發入手,完成整機係統集成與(yu) 協同生產(chan) ,獨立落地運營。這樣一個(ge) 全鏈條打通的運營需求,於(yu) 一般團隊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小綠人CEO坦承,作為(wei) 互聯網初創團隊,一開始也不願意做,一旦做下來,成為(wei) 了很高的壁壘和門檻。
物業(ye) 門檻
無論在小區還是商圈,充電設施安裝、擺放,都需要場地和電源,物業(ye) 管理單位是邁不過去的門檻。這類充電樁項目順應政策(公安部文件禁止室內(nei) 停放和充電,要求各地推進電動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配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功能的充電設施,規範電動自行車充電)試圖以第三方運營商的形式來解決(jue) 政府(要求合規、監管)、普通用戶(想要在小區、寫(xie) 字樓充電)、各物業(ye) (不願花成本建樁、運維,因此寧願一刀切地禁止)三者間的難題,物業(ye) 方是否具備安全管理和責任意識,是否認可項目方提供的解決(jue) 方案,是成敗的關(guan) 鍵。
蔡篤滿介紹,小綠人的解決(jue) 方案一開始就定位在引領戶外公共充電新模式,防雨防雷,全天候使用,可因地製宜,戶外擺放,解決(jue) 了搭建雨棚等物業(ye) 困擾,用公共充電樁、充電櫃取代用戶充電器,消除了90%充電器不合格的安全隱患。經過近3年的打磨,在52個(ge) 城市推進和優(you) 化,摸索出了一套滿足各方需求的落地方式,與(yu) 政府的戶外安全充電要求高度吻合,北京市、深圳市等城市作為(wei) 公共充電設施配套引入。
資本看好 助推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網絡
基於(yu) 對電動自行車巨大市場需求、巨大優(you) 化空間,以及出行能源分發入口的認可,海澱區政府引導基金、中關(guan) 村大河資本、浙大友創投資、杭州績優(you) 投資、中關(guan) 村中海投資、中青創投等投資機構先後注資小綠人。小綠人新品發布會(hui) 也吸引了中關(guan) 村海澱園產(chan) 規處、中石油昆侖(lun) 信托、浙民投、久安富贏集團、絲(si) 路雲(yun) 和基金以及华体会登录界面、美團、百世快遞等相關(guan) 方參加。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