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區塊鏈技術跨界融合撬動北鬥應用前景
發布時間:2017-12-28 09:27:02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2年12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提供服務五周年情況。五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巨大變化,北鬥技術不斷和新技術、新經濟融合成長。與此同時,覆蓋全球的北鬥三號,已正式開始建設。
如何評價過去五年的北鬥產業成效?如何看待北鬥三號的機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
於賢成指出,過去五年,我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產品方麵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到2018年,北鬥係統將率先完成“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地區的信號覆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將麵臨一個人口達44億、經濟總量達21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市場容量巨大
《21世紀》:從2017年11月開始,北鬥三號衛星已經開始陸續發射,而北鬥二號也迎來了開通服務五周年。如何評價過去五年北鬥產業的成就?北鬥三號建成後,北鬥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市場容量有多大?
於賢成:過去五年,我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產品方麵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無論是星載技術和裝備,還是用戶終端的核心芯片和軟件技術都全麵實現了國產化。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網開始向社會全麵提供高精度北鬥地基增強服務,極大提高了北鬥係統的服務能力。
在行業市場、大眾市場和特殊市場等三大應用市場方麵,北鬥技術正在深度和廣度上快速推進。在搶險救災、城鎮供熱、電力電網、養老關愛、智能交通等方麵,北鬥精準服務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北鬥係統已經開始深入民心,越來越多的北鬥產品正在成為百姓生活的伴侶。
我國相繼與俄羅斯、沙特等國簽署了雙邊合作應用北鬥係統的文件,北鬥國際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果。按照計劃,到2018年,北鬥係統率先完成“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地區的信號覆蓋。如果能順利完成該目標,北鬥衛星導航產業將麵臨一個人口達44億、經濟總量達21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從現在起,中國的北鬥導航企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從用戶終端到服務為這個“巨無霸”市場提供充裕的產品。
與GPS兼容合作
《21世紀》:國家發改委提到企業走出去發展北鬥產業,這難免跟美國的GPS競爭。從目前來看,美國的GPS在商業應用領域已經非常成熟,怎麽看這樣的格局?
於賢成:無疑,北鬥起步晚,是衛星導航技術和市場的後發者,麵臨著GPS的技術競爭和市場擠壓。從國家安全和軍事實力的角度看,與GPS存在著尖銳的競爭。實際上,包括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盟的伽利略星座,都麵臨與北鬥同樣的問題。
但同時也要看到,北鬥、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四大係統也存在著巨大的合作空間。現在這四個係統正在加緊融合步伐,這就是大家在談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係統的兼容和互操作。屆時我們同時享用100多顆衛星信息,我們用戶享受到的定位精度更高,服務項目更多更好。
北鬥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有短報文服務,有位置報告服務,不僅知道“我自己在哪兒”,還能告訴別人“我在這裏”。在北鬥三號係統中增加了“救援服務”功能和兩個民用頻率,這都將極大提高北鬥係統的服務能力,這些特點都是吸引世界市場使用北鬥係統的因素。
根據衛星導航係統的工作原理,接收機需要同時“看到”至少4顆導航衛星,才能實現定位。如果使用單一導航係統,可能在某一區域上空衛星數量有限,一旦接收機與某顆衛星斷開聯係,會影響定位服務的持續性。北鬥與GPS實現互操作以後,用戶用一台接收機能同時接收兩個係統的衛星信號,如GPS衛星數量不夠的話,還有北鬥衛星,定位的穩定性和精度會更高。
2017年12月上旬,中美雙方簽署《北鬥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兩大衛星導航係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北鬥與GPS此次的聯合,在信號兼容方麵,相當於把原本各自為戰的導航係統整合成一個大係統,進一步促進世界衛星導入大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
《21世紀》:北鬥導航要占據市場,關鍵的突破點在哪裏?
於賢成:北鬥導航要占據市場,還要從以下三個方麵著力:
第一,充分開放北鬥短報文應用。目前,北鬥係統區域服務精度與GPS相當,而且還具有短報文通訊功能,這是GPS不具備的一項技術突破,因此相關管理單位應積極支持北鬥短報文的推廣與應用,將北鬥短報文功能作為應急通訊的常規方式。
第二,鼓勵各地出台政策支持北鬥產業發展,給予大型應用方相應的經費補助,並開展試點應用,推動北鬥行業應用上升到一個新的台階。
第三,在北鬥應用方麵,要不斷加強北鬥資源開放共享和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北鬥在大眾領域的高效應用。
北鬥+物聯網、區塊鏈機會
《21世紀》:北鬥導航技術應用的五年之間,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層出不窮。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發展,給北鬥技術應用帶來什麽機會?全球組網的未來,北鬥技術應用將在哪些方麵取得突破?
於賢成:有人說,未來幾年內,物聯網將成為區塊鏈技術最大最激動人心的應用領域之一。當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物聯網時,可以協調處理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與人之間進行數據交易,可用於追蹤設備的使用曆史。那麽,在物聯網中如何定位和應用區塊鏈技術、北鬥技術,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探討。
物聯網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傳感器等感知設備將物理世界的隱性數據轉化為顯性數據,進而從顯性數據中獲得客觀世界的運行規律和相關知識。區塊鏈作為分布式數字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製、加密算法等技術的集成應用,作為物理世界在網絡信息空間的投射,物聯網對數據在產生、傳輸、處理過程中的真實性具有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區塊鏈技術在物聯網中可能應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那麽,北鬥技術通過與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跨界融合,可在產品追溯、車聯網、智慧燃氣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度集成和綜合應用的典範,正在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深刻改變生產活動、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能使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數以百億計的新設備通過精準定位接入網絡,也使得北鬥+物聯網成為當今全球技術創新最活躍、應用空間最廣闊的領域之一。
《21世紀》:當前,北京、珠三角、長三角等地方都提出發展北鬥產業,怎麽看待不同區域的特點?
於賢成:北京作為國家北鬥衛星導航區域應用示範區域,目前已安裝北鬥終端數量超過9萬台,在電商物流、智能交通、食品安全、智能駕考、智慧城市等領域形成了一批應用示範,已成為全國北鬥應用最廣泛、終端推廣量最大的城市。
珠三角在消費電子類北鬥應用方麵優勢較為明顯,比如車載導航和手機導航等都逐步大批量應用了北鬥係統。廣東汽車工業發達,全球有60%的車載北鬥係統在珠三角生產。同時,珠三角集聚了華為、中興這樣的電子類生產商,也為生產手機的北鬥芯片奠定基礎。
在2016年“北鬥+時空”發展中,長三角地區最為活躍,成為全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的亮點。另外,在北鬥高精度應用領域,上海市企業相關產品在國內市場已占據1/4的份額。南京北鬥產業基地集聚衛星領域相關企業數十家,實現產值超過20億元,成為江蘇省北鬥產業發展的有力引擎。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