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智慧物流規模萬億可期 未來挑戰何在?

發布時間:2017-12-27 11:40:30 通信信息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7年物流行業(ye) 最大的熱點便是智能化。智慧物流將徹底改變現在的物流經營體(ti) 係,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hui) ,不隻是物流快遞行業(ye) ,許多行業(ye) 都會(hui) 分享到智慧物流的蛋糕,對於(yu) 創業(ye) 者來說,智慧物流則是一個(ge) 新風口,產(chan) 生大量的獨角獸(shou) 企業(ye) 將是必然。
  智慧物流成了新風口
  由於(yu) AI、物聯網和機器人技術趨於(yu) 成熟,物流行業(ye) 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cong) 倉(cang) 儲(chu) 到運輸再到配送,每一個(ge) 環節都在智能化。
  物流公司早已行動,比如順豐(feng) 利用機器學習(xi) 等技術來預測快件量,進而進行更合理高效的資源配置。當然,智慧物流最重要的應用則是無人化。
  今年雙11期間就有不少物流公司在倉(cang) 庫引入了機器人和物聯網技術,智能分揀,提高效率降低分揀員的勞動強度。在配送環節,無人機等無人配送體(ti) 係也被提上日程。在AT200物流無人機成功首飛後,順豐(feng) 等公司在無人配送上進行了大手筆投入,還製定了明確的時間表。
  而技術驅動的電商巨頭對於(yu) 智慧物流更是興(xing) 致勃勃,紛紛將智慧物流上升到戰略層麵。9月,阿裏巴巴宣布53億(yi) 元增持菜鳥網絡,成為(wei) 後者控股股東(dong) ,並且計劃在未來5年內(nei) 進一步投入1000億(yi) 元,推進智能倉(cang) 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京東(dong) 也宣布把智能化提高到戰略高度,繼無人倉(cang) 、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等常態化運營後,京東(dong) 物流的無人輕型貨車、無人配送站點也將開始運營。
  蘇寧在去年就成立了物流S實驗室,主要圍繞精益生產(chan) 和人工智能進行研究,如倉(cang) 庫自動作業(ye) 技術、綠色包裝技術、智能揀選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無人機園區智能巡檢、AR/VR技術等。在818購物節上,蘇寧展示了智能配送機器人等黑科技。
  數據顯示,中國智慧物流2016年市場規模為(wei) 2000億(yi) 元,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萬(wan) 億(yi) 。
  哪些行業(ye) 將會(hui) 受益?
  迅猛增長的智慧物流市場,不隻是屬於(yu) 物流公司的紅利,諸多行業(ye) 都會(hui) 受益於(yu) 此。
  第一,倉(cang) 儲(chu) 機器人。智慧物流最重要的應用是無人化,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機器人行業(ye) 。
  第二,自動駕駛汽車。智慧物流的運輸和配送環節,將會(hui) 大量應用自動駕駛汽車,以省掉大量司機的人力成本。
  第三,無人機。目前,京東(dong) 、順豐(feng) 等物流巨頭都在加強對無人機送貨的投入。順豐(feng) 采取“三段式空運網”布局,包含大型有人運輸機、大型無人機與(yu) 小型無人機形成不同層次的空中運力,僅(jin) 僅(jin) 是大型無人機項目總投資便高達7.4億(yi) 元。
  第四、自動化物流設備。搬運係統將大量應用機器人,還有一些環節需要大型的自動化設備,比如輸送環節,自動對數百萬(wan) SKU的商品進行進行識別,再傳(chuan) 送到不同的分揀或者打包工作區。
  智慧物流每一個(ge) 環節,都會(hui) 被無人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掀起變革,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等行業(ye) 都將受益,每一個(ge) 領域都有望誕生獨角獸(shou) 公司。
  智慧物流有何挑戰?
  智慧物流意味著物流的許多環節將上演“機器換人”——這一點在許多行業(ye) 比如製造行業(ye) 、金融行業(ye) 、服務行業(ye) 都會(hui) 上演,BBC甚至預測,2030年將有8億(yi) 人類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所以,物流行業(ye) 也將麵臨(lin) 一個(ge) 問題:被換下來的人何去何從(cong) ?
  長遠來看,正如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yun) 所說,機器幹了人的事兒(er) 後,人就會(hui) 做更有價(jia) 值的事情,比如藝術創作等。馬雲(yun) 舉(ju) 的例子就是物流行業(ye) 。實際上,推進智慧戰略時,京東(dong) 物流的從(cong) 業(ye) 人員也不降反升。
  智慧物流的第二個(ge) 挑戰是,技術。技術是否足夠成熟?技術成熟不隻是可用,還要符合經濟成本、適應不同場景,以及足夠安全。
  智慧物流的第三個(ge) 挑戰是,製度。僅(jin) 僅(jin) 是技術是不能支持無人車上路的。李彥宏的無人車在五環上壓線該扣誰的駕照分?更長遠的來看,無人車撞到人的責任如何劃分?無人車的算法是優(you) 先保護自己還是保護路人?在技術大變革麵前,人類社會(hui) 的製度同樣要進行對應的適配。
  當然,任何改變世界的技術變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物流行業(ye) 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上述挑戰最終都會(hui) 有對應的解決(jue) 方案出現,勢不可擋。在互聯網花了20年徹底改變信息流通方式後,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等人類社會(hui) 要素,也將分別被智慧交通出行、智慧物流和金融科技所改變,未來可期。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