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產業對接平台格局浮出水麵
發布時間:2017-12-21 09:31:34 北京商報網

隨著京津冀聯係愈發緊密以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速,三地如何高效、合理地進行產業對接是擺在三地政府麵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2月20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共同在新聞發布會上解讀了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台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介紹,《意見》是京津冀三省市首次聯合製定的綜合性、指導性文件,提出了立足三省市功能和產業發展定位,圍繞構建和提升“2+4+N”產業合作格局。就此,劉伯正表示,截至目前,初步明確了“2+4+46”個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台。
“目前,京津冀產業承接平台過多,大約有300多個,布局比較分散,而且還存在承接平台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的問題,出現了同質化競爭現象,製約了協同發展和產業轉移疏解”劉伯正表示。
因此,經過篩選,《意見》確定了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即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具體規劃為,引導鋼鐵深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及上下遊企業向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集聚;結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在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物流產業、綜合保稅區和高新高端產業,打造國家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發揮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牽引作用,攜手張家口大力發展體育、文化、旅遊休閑、會展等生態友好型產業,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引導北京金融服務平台、數據中心機構以及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等創新資源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集聚。
此外,北京還將引導創新資源在京津交通沿線主要城鎮集聚發展,打造科技研發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推進節能環保等創新資源向天津寶坻等區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支持天津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化研發成果轉化基地。充分發揮中關村、濱海兩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對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承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支持河北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同時,我們按照現代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三個領域分類梳理出了一批特色化平台。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合力共建現代製造業承接平台,加快推進環首都承接地批發市場、冀中南承接地批發市場聚焦帶、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等一批服務業承接平台建設,並圍繞首都農業結構調整,推動京津冀農業對接協作,聯動發展一批現代農業合作平台。目前,共涉及協同創新平台15個,現代製造業平台20個,服務業平台8個,農業合作平台3個。”劉伯正表示。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