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多式聯運:多方數據同平台互聯互通
發布時間:2017-12-06 10:09:11 中國水運網

1-11月,連雲港海關監管連雲港口岸新亞歐大陸橋運輸貨物92.8萬噸,8.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0.8%、52.8%。
11月29日,一列裝載有540噸的哈薩克斯坦過境鉻鐵合金列車停靠在連雲港中哈國際物流合作基地,南京海關隸屬連雲港海關現場工作人員隨即開展驗封、分流作業,不久後,這批貨物將會換裝 輪船發往最終目的地日本。
橫貫亞歐兩大洲的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我國連雲港,西到荷蘭鹿特丹港,全長10900多公裏,途經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7個國家。1992年12月1日,“東方1808”號列車汽笛長鳴,開啟了新亞歐大陸橋25年的輝煌的運輸史,也拉開了連雲港海關保障陸橋運輸、服務區域發展的序幕。
依托隴海鐵路及便捷發達的航線、公路網,連雲港口岸多式聯運有著悠久的曆史,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運貨物在這裏下船裝車,通過新亞歐大陸橋運往中亞和歐洲,中亞的糧食、鐵合金等礦產資源在這裏下橋上船,運往歐美、日韓。
2003年以來連雲港海關與中西部地區海關就轉關監管簽署係列合作備忘錄,主動參與隴海、蘭新沿線海關合作機製,確保陸橋運輸的便捷、通暢,為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連雲港市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作為發展重點,連雲港海關也迅速製定了相關工作方案,以進一步發揮新亞歐大陸橋功能為目標確定了服務“兩基地”、開展多式聯運改革等重點項目,為“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在做好陸橋運輸集裝箱監管服務的同時,2014年連雲港海關試點中韓陸海聯運改革項目,簡化中韓陸海聯運貨物及掛車查驗、通關等手續,縮短了中韓之間多式聯運貨物通關時間,保證了運輸的連續性。
隨著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建成和中歐班列的開通,連雲港海關為多式聯運貨物開辟快速通道,實現海運與新亞歐大陸橋鐵路運輸的無縫對接,助力中哈基地形成了“前港後站,海路一體”模式。今年4月28日,江蘇首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正式運營,連雲港海關為了適應多式聯運監管量身定製了多式聯運輔助管理係統,實現了數據抓取、自動放行等功能,實現了監管的無紙化、智能化。
連雲港海關一直致力於創新優化多式聯運監管流程,壓縮鐵路出口多式聯運貨物口岸處理時間。自多式聯運輔助管理係統以來,經過近半年的不斷優化,已實現了與貨物代理人、報關企業、鐵路、港口、監管場所等多式聯運相關參與方關鍵數據信息的同平台互聯互通,基本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作業、各環節實時追蹤,便利了企業申報與裝車作業,極大地提高了整體作業效率。
歲月變遷,連雲港海關負責大陸橋貨物監管的業務部門也幾度更名,但不論是貨管科、物流監控科還是監管一科,連雲港海關立足監管、優質服務的信念始終不變。為了保障大陸橋通暢,連雲港海關一線關員加班加點驗放上下橋貨物,2017年的春節,連雲港海關監管一科連續加班7天,確保了哈薩克斯坦小麥順利過境,為中哈糧食大通道的開通提供了保障。同年4月,連雲港海關在南京海關及連雲港市人民政府指導下,妥善處置一批哈薩克斯坦西哈州政府重要物資,保障了哈方權益和西哈州居民的供電安全。
25年來,新亞歐大陸橋車來車往,始終繁忙。“一帶一路”為新亞歐大陸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給連雲港海關的改革創新、監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連雲港海關正就深化多式聯運改革、積極參與“安智貿”等項目開展研究,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個更加便捷高效、更加安全通暢的跨境運輸大通道將橫跨歐亞大陸,把沿線的各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