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連漲”落空 成品油價迎年內第六次擱淺
發布時間:2017-10-19 10:30:13 經濟參考報

十一假日期間國際原油正常開盤,意味著成品油本輪調價周期內參考原油運行時間年內最長。也正是這“多出來”的一周時間,原油大起大落實現“V”字大反轉,國內成品油價“三連漲”落空,10月19日將迎來年內第六次擱淺。
自9月29日國內成品油價“兩連漲”以來,受美元走強和全球原油產量上升及美國原油出口激增的影響,市場對全球供應過剩的擔憂情緒加重,國際油價下跌,終結了16個月內最長的周線連漲周期。原油變化率負值區間也不斷加深,適逢國慶假期,山東地煉成品油價格紛紛下調。而假期結束後,由於沙特阿拉伯進一步削減原油出口量且歐佩克上調對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加之中東地緣局勢緊張,國際油價迅速由跌轉漲;此利好釋放結束後,國際油價迎來幾日盤整行情。
截至當地時間17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01美元,收於每桶51.88美元,漲幅為0.02%。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06美元,收於每桶57.88美元,漲幅為0.10%。
卓創資訊測算,10月17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0.02%,對應汽柴油上調1元/噸,調價窗口為10月19日24時。而中宇資訊測算原油變化率為-0.80%,中宇原油估價53.953美元/桶,較基準價跌0.434美元/桶,對應向下調整幅度10元/噸。
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
“由於本輪油價上調幅度不足50元/噸,因此本輪成品油調價將是年內第六次擱淺。”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肇欣認為,目前受困於需求端並不樂觀的市場預期,油價承壓較重。但近期相對緊張的地緣政治風險和中國強勁的進口提振了疲軟油市。當前油市謹慎樂觀,看漲預期並不強烈,窄幅震蕩的可能較大。而從國內市場看,近期各地主營單位汽油價格以穩為主,華南、西南等地柴油價格則由於剛性需求增長及區內資源緊張而出現不同程度上調,但成品油市場購銷整體遜色於國慶節前。本輪油價麵臨擱淺,消費者用油成本方麵將維持穩定。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