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公裏”的配送機器人們,誰會過馬路?誰會爬樓梯?
發布時間:2017-07-28 09:16:33 億(yi) 歐網

7月27日,無人配送機器人公司真機智能宣布,已經完成了黑馬基金投資的天使輪融資。此前,公司在成立時曾獲得矽穀孵化器PNP的種子輪融資。
真機智能推出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專注於解決大學校園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問題,目前已迭代至第三代產品,並已經在部分校園進行了實測,即將開始商業化進程。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技術強化,以及產品運營和市場營銷方麵的投入。
艾媒谘詢發布的《2017Q1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2014年至今,即時配送用戶規模在穩步上升,用戶規模以較快速度增長,由2014年的1.24億增長至2016年的2.31億,2016年增長率達35.1%。
而在即時配送環節中,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問題一直是業界難題,據了解,最後一公裏的配送成本,是之前1000公裏的5倍,用人力來作為配送的末端,是非常不經濟的。麵對這一問題,眾多電商和快遞公司紛紛投身於無人配送的研究中。
本文列舉了6家國內外研究“陸地”智能配送機器人的公司:
真機智能
真機智能成立於2016年7月,最先瞄準的落地場景是校園內快遞的物流配送。之所以瞄準校園,真機智能有著這樣的考量:
首先,校園快遞市場龐大,大學生依然成為網購的主體之一,據2016年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占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7萬人是高校快遞直接帶動的。
其次,校園快遞痛點明顯,大部分高校校園內是不允許快遞員進入的,快遞櫃投放的限製也相對較多,學生需要步行到快遞點取件,有時還要排隊,浪費時間而且很不方便。
第三,校園環境相對封閉,道路的複雜程度也比較低,有利於配送機器人的測試和迭代。
真機智能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代無人車的原型的研究,到今天,已經迭代至第三代產品,應用了包括機器人導航、計算機視覺、嵌入式控製、機械設計等多種技術。
其設計的無人配送機器人,是一輛高不到1米的六輪小車,可承重30-50千克。據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介紹,它可以實現每小時10km的低速行駛,續航達到70-80公裏,能夠在3-5km的區域範圍內進行配送工作。六輪結構保證了它的行駛穩定性,能夠在載重情況下順利通過各種不同情況的道路,如草坪、減速帶,爬上35度以內的坡度等。
這款機器人上配備了激光雷達、攝像頭和傳感器等,可以實現實時的構圖定位和導航。在行進時,機器人通過激光雷達和視覺算法,理解環境、構建地圖,實時規劃路徑。在校園等有限的環境中,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進行行人檢測、車輛檢測和路麵分割,通過激光雷達進行障礙物識別,采用深度學習的環境建模技術識別行人和危險物體,提高避障的準確度。同時,無人配送機器人內部,還內置了警報係統和跟蹤係統,確保機器可以追蹤和召回。
京東
作為國內最大的自營電商,京東配送的“快”和“準”一直是對外競爭的有利優勢,“最後一公裏”的配送問題上,京東近幾年可謂是下了不少的功夫。
2016年5月13日成立的京東X事業部就是京東智慧物流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研發三大無人技術產品:無人倉、無人機以及無人車。去年9月,京東對外曝光京東無人配送車。
京東配送車具有以下特點:
體積較小,長寬高分別為1m、0.8m、0.6m,具有6個不同大小的載貨艙,可以按照既定路線自動導航行駛,並能夠路徑規劃、智能避障、車道保持、智能跟隨;
無人車在配送站完成商品裝載,根據目的地進行自主路徑規劃,尋找最短路徑並規避擁堵路段;
避障+識別紅綠燈:在行駛過程中,遇到行人、寵物、車輛等障礙物,可以進行避障,繞路行駛,遇到十字路口,可以識別紅綠燈做出相應行駛決策。
目前,京東無人配送車已在寫字樓、自提櫃、居民區便民店、別墅區等場所完成了測試。京東方麵表示,京東無人車隨後將逐步實現常態化配送服務,希望通過技術進步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並全麵提升運營效率。
菜鳥
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隸屬於阿裏巴巴集團,去年9月,菜鳥網絡公布了其研發的首款配送機器人小G。
小G身高1米左右,每次配送大概能裝10-20個包裹。它擁有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能夠觀察周邊的複雜環境,在係統中建立自己的多維世界;運用自適應粒子濾波算法,對動態實體進行準確的軌跡預測,避讓行人、車輛;能夠感知電梯的擁擠程度,自行上電梯。
用戶隻要通使用手機向小G發出服務需求,小G就會與TMS(運輸管理係統)對接,規劃出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後,用戶可通過電子掃描進行簽收。
目前,小G已在阿裏巴巴位於杭州西溪濕地的總部進行測試。據了解,菜鳥希望未來能與高端寫字樓、校園達成合作。
Starship Technologiestimg(英國)
成立於2014年的英國公司Starship Technologies同樣致力於研究小型機器人來解決“最後一公裏”配送問題,2015年年底,該公司推出其研發的第一台配送機器人Starship。
與真機智能的機器人外形相似,Starship也是一台小型六輪設備,機身上配備了9個攝像頭,使得機器人在測試或正式運行時辨別並”記住“路線,通過相應的機器學習,機器人可以實現自主導航。
Starship可承載20磅(約合9公斤)的貨物,因為是靠電池來驅動,其配送範圍並不是很大,最遠配送可以到物流中心方圓1英裏(約合1.6公裏)多的範圍。該機器人推出後,經過半年多的測試,2016年7月投入到送貨服務中。
機器人在接到命令後,會自己去接貨,將其收入貨艙(容量大約相當於兩個大購物袋),然後送到目的地,這時消費者可以輸入自己移動app上收到的密碼,打開貨艙取件。
Robby Technologies(美國)
美國初創公司Robby Technologies成立於2015年,主打小型快遞無人車及智能移動機器人平台。Robby機器人還在研發試運營階段,目前也沒有進入到中國市場。
Robby機器人是四輪機器人,更像是一個無人駕駛車,它的車身裝置了一個可以存放多件快遞的箱子。Robby最快可以達到普通自行車的速度,最慢時跟人的行走速度差不多,它能在人行道上行駛,定位達到厘米級別。
當Robby沿著人行道自動導航到客戶家門時,用戶在手機上按一個按鈕,即可開啟Robby後背的箱子並取出物品。
達美樂+Marathon Robotics(澳洲)
澳洲達美樂比薩公司成立於1960年,是一家比薩餅外送餐廳連鎖店,去年,達美樂與澳洲Marathon Robotics公司合作,研發出一款數字寄存裝置。
這款機器人載有四個輪子,單程可運行20公裏,可以穿梭街道,識別障礙物和計算最佳路徑。采用電池供電,可行駛20公裏,內置攝像裝置,時刻上傳拍攝畫麵。目前,機器人還不能爬樓梯或開門。與其他5家公司配送機器人的區別在於,其內部設有溫度控製係統,使得送達顧客手上的披薩可以“熱氣騰騰”,而飲料“冰涼解渴”。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