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需要創新支撐

發布時間:2017-06-23 11:10:46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當前,製造業(ye) 和物流業(ye) 存在著互為(wei) 生產(chan) 要素、互為(wei) 服務對象的關(guan) 係,任何一方的發展滯後,必將給另一方帶來發展瓶頸。近日,在第十一屆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聯動發展年會(hui) 上,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指出,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聯動發展不是簡單的相互聯係,而是一種發展模式,其中技術、業(ye) 態、模式創新是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聯動發展的支撐。

我國製造業(ye) 全麵實施《中國製造2025》規劃目標兩(liang) 年以來,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相互融合、聯動發展的局麵得到了業(ye) 界的一致認同。但在“互聯網+”背景下,生產(chan) 製造業(ye) 、商貿流通業(ye) 麵臨(lin) 多重變革的挑戰壓力,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之間還未形成良好的、較高層次的聯動水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王青指出,我國靠數量擴張驅動經濟增長的時期基本結束,商品消費整體(ti) 上從(cong) 總量性擴張階段過渡到結構性增長階段。因此,我國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本質不在優(you) 化供給本身,而在於(yu) 構建適應於(yu) 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和新商業(ye) 模式的製度環境。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的承上啟下之年,但我國製造業(ye) 發展所麵臨(lin) 的物流瓶頸問題仍然亟待尋找更好的突破口。王青指出,我國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是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突破口,但是把理念變為(wei) 行動和成效,關(guan) 鍵是形成一整套適應新發展理念要求的體(ti) 製機製,這就需要有新思路、新途徑、新製度支撐,其中市場、技術和改革成為(wei) 主要動力。

實際上,引導製造業(ye) 推進和實現核心業(ye) 務的物流、商務、信息係統等供應鏈管理格局,始終是我國流通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麵臨(lin) 的重要課題。王青說,目前,“互聯網+”最先在批發零售領域上破土,對製造業(ye) 的影響日益顯現,由於(yu) 供應鏈、價(jia) 值鏈的提升以及產(chan) 品附加值的提高,製造業(ye) 已經從(cong) 成本敏感轉向時間敏感。

據王青介紹,當前,我國“互聯網+”已經進入新階段,呈現出新特征:一是內(nei) 容上,從(cong) 標準化程度高的商品向複雜商品再向服務拓展;二是方式上,從(cong) 單純線上創新向線上線下融合創新轉變;三是環節上,從(cong) 批零環節創新入手向全鏈條互動創新轉變;四是驅動力上,從(cong) 技術驅動向多種要素驅動創新轉換;五是主體(ti) 上,從(cong) 大型企業(ye) 創新到小微初創企業(ye) 共同創新;六是範圍上,從(cong) 東(dong) 部和城市向中西部和農(nong) 村以及更大範圍創新。汪鳴表示,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向高端發展,一是提高製造業(ye) 研發比重,二是提高低端製造業(ye) 品位,三是商貿、物流、信息、金融帶動製造業(ye) 與(yu) 物流業(ye) 聯動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