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海寧已初步形成沿河產業帶 成為水運經濟的一大亮點

發布時間:2017-05-31 10:52:19 嘉興(xing) 在線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城鎮緣水而建,經濟沿水而興(xing) 。”臨(lin) 港沿河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記者站在海寧長山河08省道大橋上,可以看到船舶往來不息,兩(liang) 岸碼頭密布,江蘇的糧食、上海的黃沙和煤炭、湖州的石料從(cong) 這裏進入海寧的各個(ge) 角落。

中糧(海寧)麵業(ye) 的自備碼頭就位於(yu) 該航段北側(ce) 的糧食產(chan) 業(ye) 園區,它有4個(ge) 300噸級泊位,可滿足1000噸級船隻停泊,每日可卸糧6000噸。它是中糧集團在浙江省投資的第一個(ge) 糧食加工項目,也是省重點建設項目,年處理小麥60萬(wan) 噸,是“福臨(lin) 門”、“香雪”係列麵粉最主要的加工基地,麵粉主要在江浙滬地區銷售。

如今,海寧經濟開發區糧食產(chan) 業(ye) 園區內(nei) ,已有中糧(海寧)麵業(ye) 、海寧糧食購銷有限公司、浙江寶隆米業(ye) 等多家企業(ye) 入駐,碼頭岸線總長達1000多米,糧食加工能力近100萬(wan) 噸,年貨物吞吐量達200多萬(wan) 噸,初步形成以糧食加工、倉(cang) 儲(chu) 為(wei) 主的沿河產(chan) 業(ye) 帶,成為(wei) 海寧水運經濟的一大亮點。

海寧不產(chan) 糧食但做大糧食文章,源於(yu) 得天獨厚的水運優(you) 勢。近年來,海寧圍繞“水運複興(xing) ”、“港航強市”戰略,在航道等級提升、港區碼頭布局的同時,著力推動發展沿河重點產(chan) 業(ye) ,巧打水運轉型升級的“組合拳”,逐步形成了以糧食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的長山河產(chan) 業(ye) 帶,以新能源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的六平申線產(chan) 業(ye) 帶,以集裝箱出口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的杭平申線產(chan) 業(ye) 帶,以及以煤炭、建材等大宗物資為(wei) 主的杭海線產(chan) 業(ye) 帶,成為(wei) 海寧新的經濟增長點。

杭平申線雖正在加快建設中,但北到嘉海公路,南至長山河,杭平申線海昌街道段10平方公裏的區域內(nei) 已聚集了海昌作業(ye) 區、星光作業(ye) 區、城東(dong) 作業(ye) 區等公鐵水聯運樞紐,中遠普泰、海泰、光耀熱電、重裝等項目陸續落戶,項目總金額達數十億(yi) 元。而吸引這些知名企業(ye) 相繼而來的原因之一,便是海寧四通八達的水運網絡。

為(wei) 了充分發揮融杭接滬的區位優(you) 勢,借助與(yu) 嘉興(xing) 港、上海港、杭州港的“區港聯動”,加快推進運輸集裝箱化,海寧市著力打造三大集裝箱港區,其中中遠普泰物流園(集裝箱港區)項目占地549畝(mu) ,總投資2.5億(yi) 美元,是國家批準的外貿集裝箱港區,年集裝箱作業(ye) 能力將達到70萬(wan) 標箱,計劃2017年底全麵建成並投入使用。其他還有上運集裝箱碼頭,設計年集裝箱作業(ye) 能力25萬(wan) 標箱。尖山集裝箱碼頭,年集裝箱作業(ye) 能力10萬(wan) 標箱,屆時全市年集裝箱作業(ye) 能力將超過100萬(wan) 標箱。

海寧市交通運輸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未來五年,海寧將做好杭平申線、京杭運河二通道、六平申線等航道沿河產(chan) 業(ye) 帶的規劃,吸引社會(hui) 水運項目入駐,實現公路網、鐵路網、航道網及港口、場站、園區的高效銜接和配套發展,提升服務社會(hui) 民生能力水平。

同時,依托規模化現代化的港口碼頭,把深化服務創新作為(wei) 水運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重點建設集倉(cang) 儲(chu) 、配送、加工、信息服務等多種增值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化運輸樞紐。積極扶持“互聯網+水運”新型水運企業(ye) ,整合包括港口碼頭、船舶、貨主等行業(ye) 資源的水運物流產(chan) 業(ye) 鏈,加快貨物周轉率,提高水運物流效率,從(cong) 而帶動整個(ge) 航運業(ye) 務向智能化、金融化、生態化方向發展,港口也將轉變成為(wei) 內(nei) 涵更廣、層次更高的物流樞紐。

相關(guan) 統計顯示,港口每萬(wan) 噸吞吐量對GDP的直接貢獻為(wei) 100多萬(wan) 元,可帶動20多人就業(ye) 。到2020年底,按海寧港區4000萬(wan) 噸吞吐量計算,臨(lin) 港沿河產(chan) 業(ye) 經濟可以直接貢獻40億(yi) 元產(chan) 值,拉動8萬(wan) 人就業(ye) ,加上間接貢獻,臨(lin) 港沿河產(chan) 業(ye) 經濟對全市GDP的貢獻率將超過20%,達到全國水運發達地區的水平。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