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降至14.9% 仍有下降空間
發布時間:2017-05-09 09:42:56 央廣網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4.9%,但依然比不少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左右。商務部部長鍾山日前表示,未來商務部將著力在“優商品、通商路、減商負、立商信”等方麵發力,進一步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
去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14.9%,這個數據比2013年的18%下降了不少,但相比美、日、德等發達國家,依然高出一倍左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左右。這意味著,全社會創造同樣規模的GDP和企業創造同樣規模的產出,我國付出的物流費用代價更高。
商務部部長鍾山表示,未來商務部將著力在“優商品、通商路、減商負、立商信”等方麵發力,進一步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介紹,“通商路”(就是)鼓勵支持融合型創新、共享型創新和智慧型創新,圍繞“通”字做文章;“融通”線上線下渠道;加快構建“南北三縱、東西五橫”的全國一體化骨幹流通網絡。“減商負”,主要就是降低流通成本,讓消費者得到實惠;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物流標準化,降低技術性成本。
商務部的這個做法,讓物流企業點讚!上海天地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水波認為,如果能有一個平台,既增加信息共享,又提升行業信用和集中度,就能極大的增加貨物流轉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徐水波:“有沒有一個‘互聯網+’的平台,能夠讓原來不合作,甚至競爭的物流服務商把貨量集中在一起,進行往返對開,用國際先進的甩掛運輸方式提升數倍的效率,降低約30%到40%的成本。這個實際上是從我們的實踐來看,完全有機會達到。”
除了互聯網這個虛擬平台,現在,不少城市間也在打造平台,從物理空間上降低物流成本,比如,上海牽頭成立“長江經濟帶托盤循環共用聯盟”;北京朝批商貿股份有限公司與下遊客戶合作,實行整托盤訂貨和交接貨,優化商業流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分析,我國降低物流成本還有不小的空間,上中下遊都將從中受益。
姚景源:“如果把物流水平提升到發達國家水平,意味著我們十萬億的物流總費用下降一半,那麽這5萬億,上遊是我們生產企業的利潤,下遊又是給我們消費者讓利的空間,中間它還是我們物流行業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