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跨界玩電商,先翻過這“三座大山”再說!
發布時間:2017-04-21 09:02:24 新金融觀察

資本市場上從來不缺勇士。眼看著同行一個個的在電商的路上栽了跟頭,圓通還是吹響了進軍電商的號角。然而,電商這條路對於圓通來說並不好走,如今已有難題擺在了麵前。
定位模糊
繼3月15日試運行之後,4月7日,圓通速遞旗下的電商平台“媽媽商城”正式上線,目前可以通過微信商城和安卓版APP登錄。
據公開資料顯示,媽媽商城定位為跨境購平台,100%海外直采,商城內提供全球海量好貨以及地方特產,了解至此,當你在逛“洋貨”的時候看到了定州燜子,就不會感到驚訝了,但平台也因此而受到了詬病。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表示,既有跨境購,又有地方特產、農產品,這會使媽媽商城的定位比較模糊,不夠清晰。
事實上,媽媽商城是圓通旗下的第二家“媽媽店”,第一家是其線下的媽媽驛站。對於“媽媽”的含義,曾有業內人士猜測,“媽媽店”或將聚焦於母嬰產品,但圓通方麵相關負責人卻表示,媽媽驛站是一個快遞體驗店,之所以叫媽媽店隻是為了強化親切感。
對於兩家“媽媽店”的設定,圓通的邏輯不難理解:消費者在體驗店中了解產品的質地、功能,隨後從媽媽商城下單,圓通在兩者之間以物流的方式進行銜接,最後,消費者可以從體驗店收貨。如此一來,線上線下不僅可以相互導流,還可以打造出一個完整的消費閉環。
目前,圓通媽媽驛站微信公眾號內已經設有媽媽商城板塊,以及發布後者的促銷信息。此外,圓通速遞的官方網站上,加入了“圓通電子商務”欄目,其中分為三部分,包括媽媽商貿、無花果公司與黃金峽公司。新金融觀察記者嚐試與媽媽商城的在線客服以及電話客服取得聯係,但在線客服顯示不在線,商城電話也無人接聽。
曹磊表示,如今,部分企業已經將跨境電商做大,圓通媽媽商城現在上線,是需要一定勇氣的。
主業危機
今年以來,圓通的快遞業務頻頻被爆出一些負麵消息,包括安徽圓通內部出現糾紛、合肥承包商罷工、部分網點倒閉關停、快件積壓嚴重、高價快遞丟件等。由於服務水平較低,圓通還受到了江蘇省郵政管理局的紅色警示。
縱觀整個行業,已保持多年高速增長的快遞業在今年以來已有所放緩。4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一季度郵政業運行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5.9億件,同比增長31.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84.6億元,同比增長27.4%。與去年一季度業務量56.4%和快遞收入42.1%的同比增速相比,今年的兩項數據均大幅回落。
按照國家郵政局此前預測,今年全年國內快遞業務量增速會從51.4%回落至35%,而一季度的增速回落,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以阿裏、京東為首的電商企業正在加緊自建快遞網絡,這對傳統第三方快遞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主營業務同時麵臨內憂外患,這為圓通的跨界發展提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
行業難題
事實上,快遞企業如何成功跨界電商並不是圓通獨有的難題。近年來,已有多家快遞公司對此進行嚐試,但效果並不理想。
早在2011年,順豐就已探路線下,2012年,電商網站順豐優選上線,但其探索的道路卻頗為曲折。
2011年,順豐旗下快遞網點加入了便利店業務;2014年5月,推出便利店品牌“嘿客”後迅速擴張,並放話稱,未來將在全國開設3000家門店;2015年,“嘿客”和順豐優選通過係統集成的方式合體,隨後,成立1年、耗資10億元的“嘿客”逐漸被“順豐優選”的線下服務店“順豐家”所取代。
隨著前景愈發不明、虧損持續擴大,順豐決定甩掉這個“包袱”。2015年9月30日,順豐控股將順豐電商、順豐商業100%股權分別以人民幣1元轉讓給大股東明德控股持股76%的順豐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
順豐控股公開的資料顯示,剝離的商業板塊自2013年至2015年前9月虧損分別是1.26億元、6.14億元、8.66億元,相加虧損16.06億元。對於虧損的原因,報告中稱,主要是因為順豐商業自2014年開始集中鋪設線下門店所致。截至2016年6月30日,順豐商業共擁有門店1566個,覆蓋全國44個業務區。
無獨有偶,2015年,百世快遞的母公司百世集團成立百世店加(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電子商務業務。據公開資料顯示,百世店加是一個打通廠家、便利店、消費者的商業渠道。
此外,今年年初,申通快遞也發布公告稱,擬以子公司申通有限為出資主體設立申通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此正式進軍電商領域。
曹磊認為,快遞企業探索電商的出發點是好的。“它們看中電商這塊大蛋糕,這恐怕是來自政策的利好所帶來的市場回暖。所以各家快遞企業不甘心隻給電商"打工",想要觸及快遞行業上遊,分羹市場。”
然而,多年以來各大快遞物流企業都在做電商,卻沒有一家真正成功,可以說,這是一個行業性難題。“現在從下遊反向做電商,快遞企業掌握著大量用戶數據,資源是有的,但能否轉化還是個未知。”他對新金融觀察記者說道。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