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僵屍企業”牛鼻子 鋼鐵煤炭去產能要有動作有套路
發布時間:2017-03-02 10:21:05 中國經濟網

2月28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提出,深入推進去產能,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堅定不移處置“僵屍企業”。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係主任文雁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產能”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攻堅戰。但是,首先要弄清楚我國產能過剩的狀況,其次要做好“去產能”對短期經濟和就業的影響研究,再出台精準合理的政策措施。
根據相關數據和研究,從出清“僵屍企業”角度看,目前中國僵屍企業比例最高的五個行業分別是鋼鐵、房地產、建築裝飾、商業貿易和綜合類。從所有製角度來看,國有和集體企業中“僵屍企業”占比最高。
文雁兵表示,從產能利用率來看,鋼鐵、煤炭、水泥、有色、石化等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水平在全部行業分類中排名倒數。因此,2017年去產能的重點領域是鋼鐵、房地產、商貿、煤炭、水泥、有色、石化等行業。
去年各省市堅決執行去產能任務,成果明顯。2月27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對2016年鋼鐵煤炭去產能激勵省份名單進行了研究,綜合考慮各地區去產能實際完成情況和工作積極主動性等方麵,擬提請激勵通報表揚9省市:其中鋼鐵方麵包括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省;煤炭方麵包括山西、山東、河南、重慶、陝西五省。
文雁兵告訴記者,要按照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去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屍企業”,需要精準調控,杜絕“僵屍企業”複活。為此,一是要有側重有突破,要以鋼鐵、房地產和煤炭等行業為重點突破。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既需要頂層設計的創新,也要給地方和企業減產能更多空間,推動市場化的兼並重組,發揮優勢企業的主導作用,用市場化的辦法來解決市場中出現的問題,提升生產效率。三是要有動作有套路,各級政府要簡政放權“減、轉、進”,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2017年去產能的力度將不會有所放緩,政策層對處置“僵屍企業”的態度更為堅決。2017年國企債務違約風險較高,不過,債務置換、PPP項目等政策對地方融資平台存在托底,短期內違約風險不高。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