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深化“物流觸角” 遠成直擊農村物流“進出”難題

發布時間:2017-01-12 09:59:24 新浪新聞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6年的雙十一再次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高達1207億(yi) 元的交易額記錄創下了8年來雙十一成交額新高,覆蓋了全球235個(ge) 國家與(yu) 地區。電商行業(ye) 高速發展的同時,物流快運行業(ye) 迎來了黃金發展期。然而,農(nong) 村物流起步晚基礎差,極速增長的農(nong) 村物流需求很難得到解決(jue) 。一些有遠見、有魄力、有社會(hui) 責任心的物流企業(ye) 也開始積極尋找出路,破解這一難題,行業(ye) 老牌物流企業(ye) ——遠成就是其中的一員。

起步晚基礎差,農村物流遭遇“進出”瓶頸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一方麵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步與世界接軌,對網購的接受度與積極性不斷提升,更多的產品進入農村;另一方麵,農業生產大戶和農村專業合作社的不斷湧現,農村商貿流通持續升溫,農產品也逐漸打開網銷之路,亟待走出去。
但是,農村物流起步較晚,和城市物流相比,還不夠成熟。首先,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後,導致農村物流的成本偏高;其次,物流規模小,布局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在處理解決問題上也受到更多的限製;最後,由於物流技術與運輸條件的落後,農產品在物流運輸環節損耗較大,產銷銜接不暢。
農村物流所呈現的種種問題,使得這“最後一公裏”難題更加難以解決。
響應國家號召,遠成深化農村物流布局
近年來,政府為促進農村物流的發展,多次重拳出擊,以政策為導向,引導物流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前,中央1號文件提出,完善農村物流服務體係,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同時國務院也發布《關於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整合農村物流資源,建設改造農村物流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網點,切實解決好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裏”和工業品下鄉“最後一公裏”問題。
為改善農村物流,遠成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根據未來農村物流的發展態勢,加大農村網點的布局力度,積極尋求破題方案。
為了直擊行業痛點,遠成快運在全國設有七個大區,42家分公司,自有車輛8000台,可控車輛20000餘台,210個轉運中心,1300條班車線路,6000個直營門店,2000個加盟商和10萬個代收網店。同時,在直營門店未能觸及的更深入的農村網點,遠成通過與當地中小快遞企業合作的形式,填補農村“最後一公裏”空白。
對於解決“最後一公裏”難題,遠成物流取得了重大突破。2016年12月29日至30日,首屆中國-東盟企業家論壇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召開,作為此次活動的首席合作方,作為“一帶一路”戰略布局最堅實的推動者,遠成物流與大益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了雙方長期合作發展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的意願。這一舉措,將加速農產品的流出速度,同時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遠成集團總裁任倩表示,未來遠成將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28年的行業經驗為依托,在物流和快運等多個方麵推動整個物流行業的戰略發展,特別是在實現“最後一公裏”和發展農村物流的實踐上將取得突破。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