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去年貿易摩擦 近半數涉及鋼鐵行業
發布時間:2017-01-06 10:12:55 經濟參考報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5日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hui) 上表示,2016年,我國共遭遇來自27個(ge) 國家(地區)發起的11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qing) 銷91起,反補貼19起,保障措施9起;涉案金額143.4億(yi) 美元,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分別上升36.8%、76%。
其中,幾近半數的貿易救濟案件針對中國鋼鐵產品,21個國家(地區)發起立案調查49起,涉案金額78.95億美元,案件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上升32.4%、63.1%。其他貿易摩擦較多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化工和輕工領域。
孫繼文表示,整體來看,2016年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中國遭遇貿易救濟案件數量達到曆史高點。二是光伏等重點產業、瓷磚、輪胎產品遭到多國設限。三是貿易摩擦政治化、措施極端化傾向明顯,終裁稅率普遍較高。
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日前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指出,貿易摩擦多發與中國貿易“大而不強”、靠量大價低策略取勝直接相關。考慮到世界經濟複蘇跡象尚不明顯,且各國尚未形成支撐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政策取向偏向自顧和貿易保護主義,2017年我國貿易摩擦形勢可能更加嚴峻。
他表示,預計鋼鐵產品仍將是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圍繞高端產品的貿易摩擦也會加劇。
“貿易救濟措施是一把雙刃劍,在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們希望各國審慎、克製、規範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願與各國共同努力,通過磋商交流、業界合作等方式化解摩擦,努力克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的壓力,共同促進繁榮與發展。”孫繼文說。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