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倉儲型物流企業的互聯網化策略

發布時間:2016-12-19 10:03:51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的兩(liang) 大主要活動是倉(cang) 儲(chu) 與(yu) 運輸,這一節主要探討倉(cang) 儲(chu) 型物流企業(ye) 的互聯網化。倉(cang) 儲(chu) 型物流企業(ye) ,是指具有倉(cang) 庫營業(ye) 資質且為(wei) 貨主客戶提供動產(chan) 保管服務及相關(guan) 延伸性服務的企業(ye) ,其主營業(ye) 務收入是動產(chan) 保管費及其他延伸性服務的服務費。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要實現自身的互聯網化轉型,需要根據倉(cang) 儲(chu) 業(ye) 的職能屬性特點,通過相關(guan) 要素的透明連接,以最終實現企業(ye) 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

一、倉(cang) 儲(chu) 服務業(ye) 的屬性特征分析

目前專(zhuan) 業(ye) 的第三方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比較少,而且規模都比較小,這是由行業(ye) 的特性決(jue) 定的。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想要通過互聯網化進行轉型升級,實現做精、做強、做大,先要了解行業(ye) 的屬性特征,才不至於(yu) 在互聯化的過程中偏離行業(ye) 軌道。可以從(cong) 倉(cang) 儲(chu) 的功能、服務對象及服務內(nei) 容、服務能力等方麵來分析倉(cang) 儲(chu) 服務業(ye) 的屬性。

1、兩(liang) 大功能

倉(cang) 儲(chu) 服務有存儲(chu) 、集散兩(liang) 大基本功能。所謂存儲(chu) ,就是提供商品的存儲(chu) 環境,提供儲(chu) 藏商品的過程服務,提供入庫、出庫、護理、搬運、裝卸等服務。而集散,是指提供商品流通上的集中和分散處理服務。

在實際的倉(cang) 儲(chu) 活動中,存儲(chu) 與(yu) 集散兩(liang) 大功能是緊密地銜接,甚至融合在一起。至於(yu) 存儲(chu) 功能多一些,還是集散功能多一些,這取決(jue) 於(yu) 商品的庫存情況。商品的庫存周期越長則存儲(chu) 功能越突出,反之則集散功能越突出,零庫存的倉(cang) 儲(chu) 則是以集散功能為(wei) 主。季節性庫存、儲(chu) 備性庫存一般對應的是以存儲(chu) 功能為(wei) 主的倉(cang) 儲(chu) ,而中轉型庫存則一般對應以集散功能為(wei) 主的倉(cang) 儲(chu) 。

2、倉(cang) 儲(chu) 服務對象及服務內(nei) 容

從(cong) 第三方物流的社會(hui) 經濟職能來看,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服務對象是製造領域和商業(ye) 貿易領域的貨主客戶,服務內(nei) 容是生產(chan) 製造及商品分銷過程中貨物存儲(chu) 及商品集散所涉及的相關(guan) 服務。倉(cang) 儲(chu) 活動與(yu) 製造、商貿等經濟活動緊密關(guan) 聯,倉(cang) 儲(chu) 活動一般不能脫離生產(chan) 製造及商品流通而獨立存在。

在具體(ti) 服務內(nei) 容上,第三方倉(cang) 儲(chu) 物流公司為(wei) 貨主客戶提供的基礎性服務有入庫驗收、存儲(chu) 過程管理、出庫核對等,提供的延伸性服務有配送、庫存預警、倉(cang) 單質押等。

倉(cang) 儲(chu) 服務對製造企業(ye) 及商貿企業(ye) 非常重要,現實中很多製造企業(ye) 及商貿企業(ye) 都自建倉(cang) 庫、自營倉(cang) 儲(chu) 物流,隻有當自有資源無法滿足需求的時候才尋求第三方倉(cang) 儲(chu) 物流公司提供服務。這就是專(zhuan) 業(ye) 第三方倉(cang) 儲(chu) 物流公司數量較少且規模都不太大的原因之一。製造企業(ye) 及商貿企業(ye) 自營倉(cang) 儲(chu) 物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第三方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的服務難以滿足製造企業(ye) 及商貿企業(ye) 的訴求,特別是在訂單入庫、出庫、發運等環節上沒有做到緊密協同。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要做精、做強、做大,還是需要從(cong) 專(zhuan) 業(ye) 服務能力的提升上進行突破。

3、倉(cang) 儲(chu) 服務能力要素分析

是哪些要素決(jue) 定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服務能力呢?倉(cang) 儲(chu) 服務能力的要素分為(wei) 硬件、軟件兩(liang) 個(ge) 方麵。硬件方麵是指倉(cang) 儲(chu) 基礎設施,軟件方麵是倉(cang) 儲(chu) 管理能力。

倉(cang) 儲(chu) 基礎實施是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進行業(ye) 務經營的基本條件。專(zhuan) 業(ye) 的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做不大,除了上述提到(製造企業(ye) 及商貿企業(ye) 自營倉(cang) 儲(chu) 物流)的原因之外,另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是重資產(chan) 型企業(ye) 。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如果圈不到地、籌不到資金、蓋不起標準化倉(cang) 庫,發展壯大是很難的。

而軟件要素似乎更為(wei) 關(guan) 鍵,倉(cang) 儲(chu) 管理能力決(jue) 定了倉(cang) 儲(chu) 服務能不能滿足貨主客戶的需求。貨主客戶隻有在第三方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服務比其自營的更好,以及把倉(cang) 儲(chu) 物流外包出去比自營更合算的情況下,才會(hui) 選擇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的服務。

現實中有很多獲得倉(cang) 儲(chu) 物流經營資質的企業(ye) 算不上是真正的“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因為(wei) 這些企業(ye) 沒有提供實質性的倉(cang) 儲(chu) 服務,而隻是提供倉(cang) 庫出租服務。隻提供倉(cang) 庫出租服務的企業(ye) ,可以算作是園區型物流企業(ye) ,具體(ti) 內(nei) 容將在本章第四節進行論述。在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實力排行榜上,衡量指標是倉(cang) 庫麵積(普通貨物倉(cang) 儲(chu) )、倉(cang) 庫容積(冷凍品倉(cang) 儲(chu) )、儲(chu) 罐容積(危險品倉(cang) 儲(chu) )等,沒有真正反映出企業(ye) 的倉(cang) 儲(chu) 服務能力。

倉(cang) 儲(chu) 管理能力體(ti) 現在貨物保管質量、入庫及出庫效率、訂單接收及發運協同、倉(cang) 庫空間有效利用等方麵。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互聯網化的一個(ge) 重要目標就是提高倉(cang) 儲(chu) 管理能力,使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能夠統籌好業(ye) 務、統籌好資源、輸出令貨主客戶滿意的服務。

二、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轉型升級方向

隨著互聯網與(yu) 製造業(ye) 、與(yu) 商業(ye) 貿易的進一步融合,隨著社會(hui) 化分工的進一步深入,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將朝著專(zhuan) 業(ye) 化、輕資產(chan) 化、互聯網化的方向轉型升級。

1、專(zhuan) 業(ye) 化轉型升級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轉型,首先是專(zhuan) 業(ye) 化的轉型。很多“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被迫把倉(cang) 庫出租出去,是由於(yu) 自身的專(zhuan) 業(ye) 化服務能力不夠。掌握倉(cang) 儲(chu) 基礎設施資源的企業(ye) ,隻有實現專(zhuan) 業(ye) 化轉型,才能夠把倉(cang) 儲(chu) 服務“做精”。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轉型,需要專(zhuan) 業(ye) 化的方麵很多,包括基礎設施專(zhuan) 業(ye) 化、流程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專(zhuan) 業(ye) 化。

基礎設施專(zhuan) 業(ye) 化,是指倉(cang) 庫、貨架、裝卸設備等硬件要素是專(zhuan) 業(ye) 的,以及相關(guan) 布局是專(zhuan) 業(ye) 的。倉(cang) 庫的專(zhuan) 業(ye) 化與(yu) 庫存商品類型有很大關(guan) 係。普通貨物需要的是普通的陰涼庫房,生鮮及冷凍商品需要的是冷庫,石油、天然氣等危險品需要的是儲(chu) 罐,各種類型的庫房都有其專(zhuan) 業(ye) 化的標準。倉(cang) 庫的專(zhuan) 業(ye) 化還與(yu) 倉(cang) 庫服務對象有很大的關(guan) 係,為(wei) 生產(chan) 服務的生產(chan) 資料倉(cang) 庫,為(wei) 商品流通中轉服務的中轉倉(cang) 儲(chu) ,為(wei) 零售服務的零售倉(cang) 庫,各自都有不同的特點。貨架的專(zhuan) 業(ye) 化也與(yu) 商品類型有很大的關(guan) 係,存放小商品的貨架、存放大型家電的貨架、存放服裝的貨架等都各有其特點。此外,傳(chuan) 送帶、叉車、托盤等工具也都是專(zhuan) 業(ye) 的。

倉(cang) 儲(chu) 基礎設施的布局需要是專(zhuan) 業(ye) 的。例如,裝卸貨月台的高度和寬度、庫房裏貨架擺放的間距、庫房的入口與(yu) 出口的位置、存放及提取貨物的路徑,等等,都涉及非常專(zhuan) 業(ye) 的布局設計。總之,倉(cang) 儲(chu) 基礎設施的專(zhuan) 業(ye) 化涉及的麵非常廣,需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用心鑽研。

流程專(zhuan) 業(ye) 化,是指倉(cang) 儲(chu) 服務流程需要是專(zhuan) 業(ye) 的。倉(cang) 儲(chu) 服務及實際的倉(cang) 儲(chu) 管理中,有很多細化的流程,例如,出庫流程、入庫流程、分揀流程、盤點流程等。流程越專(zhuan) 業(ye) ,則意味著倉(cang) 儲(chu) 管理越規範以及效率越高。專(zhuan) 業(ye) 化的流程,不僅(jin) 是標準化的,而且還是不斷優(you) 化的。標準化強調流程的穩定性,而不斷優(you) 化則體(ti) 現對流程駕馭的專(zhuan) 業(ye) 能力。

服務專(zhuan) 業(ye) 化是在基礎設施專(zhuan) 業(ye) 化及流程專(zhuan) 業(ye) 化的基礎上實現的。服務專(zhuan) 業(ye) 化首先體(ti) 現為(wei) 標準化服務,其次表現為(wei) 個(ge) 性化服務。標準化服務包含服務模式、服務流程的標準化以及服務內(nei) 容的可量化。

例如,迷你倉(cang) 寄存服務,顧客寄存及提取東(dong) 西需要做什麽(me) 樣的登記、檢查,需要什麽(me) 樣的憑證,這些都需要走標準的流程,這就是服務的標準化;可以按天、按小時甚至按分鍾收費,也可以按貨物的重量、體(ti) 積進行收費,這就是服務的量化。

而個(ge) 性化服務則是基於(yu) 標準化服務,為(wei) 不同類型的細分客戶群體(ti) 提供高品質倉(cang) 儲(chu) 服務。例如,冷凍品倉(cang) 儲(chu) 服務、危化品倉(cang) 儲(chu) 服務、醫藥倉(cang) 儲(chu) 服務等。

2、輕資產(chan) 化轉型升級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轉型,其次是輕資產(chan) 化轉型。倉(cang) 儲(chu) 物流服務需要以倉(cang) 儲(chu) 基礎設施為(wei) 依托,一般而言是重資產(chan) 型的經營模式。也是由於(yu) 倉(cang) 儲(chu) 物流的重資產(chan) 屬性,使得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難以發展壯大,所以必須進行輕資產(chan) 化轉型。

那麽(me) 怎麽(me) 進行輕資產(chan) 化轉型呢?輕資產(chan) 的出路,就是充分合理利用社會(hui) 化的倉(cang) 儲(chu) 設施資源,與(yu) 資源擁有方進行合作。輕資產(chan) 化轉型需要具備三項能力和一項資源。三項能力是指倉(cang) 儲(chu) 設施規劃設計能力、倉(cang) 儲(chu) 業(ye) 務經營管理能力、倉(cang) 儲(chu) 資源統籌能力;一項資源是顧客資源,也可以叫作貨源。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接手社會(hui) 化的倉(cang) 儲(chu) 資源,一般先要對原有的倉(cang) 儲(chu) 設施進行改造升級,這就涉及了倉(cang) 儲(chu) 設施的規劃設計。改造升級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讓資源運作起來,需要進行運營管理,所以需要有運營管理的能力。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需要吸納很多的社會(hui) 倉(cang) 儲(chu) 資源,同時還需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這就涉及對倉(cang) 儲(chu) 資源的統籌利用問題,需要有統籌的能力。

對倉(cang) 儲(chu) 設施進行重新設計、運營、統籌,這些都以倉(cang) 儲(chu) 服務業(ye) 務為(wei) 前提,以貨源為(wei) 前提。隻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能夠源源不斷地引來貨主顧客,引來業(ye) 務,就可以不斷地吸納社會(hui) 化的倉(cang) 儲(chu) 資源,從(cong) 而實現輕資產(chan) 化轉型升級。

3、互聯網化轉型升級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還需要進行互聯網化的轉型升級。一方麵,專(zhuan) 業(ye) 化、輕資產(chan) 化轉型升級需要依托互聯化的輔助;另一方麵,貨主客戶企業(ye) (生產(chan) 企業(ye) 、商貿企業(ye) )都在進行物流互聯化轉型,這就要求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與(yu) 貨主客戶進行有效的互聯互通。

流程的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需要互聯網化的輔助。專(zhuan) 業(ye) 化流程是需要不斷優(you) 化的,而優(you) 化需要以流程數據為(wei) 基礎,因而需要對流程進行互聯化才能夠獲得相關(guan) 數據。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需要與(yu) 貨主客戶進行良好的交互,需要推送服務數據,需要將整個(ge) 服務過程透明化,這些都需要以互聯化為(wei) 基礎。

輕資產(chan) 化需要以互聯網化為(wei) 基礎。輕資產(chan) 化的核心是幫助倉(cang) 儲(chu) 資源所有方把資源運營起來,需要對倉(cang) 儲(chu) 服務進行在線管控,需要通過數據把握倉(cang) 儲(chu) 資源的狀態,例如需要把握倉(cang) 庫、貨位空間、叉車的狀態,把握托盤的周轉情況等,這些需要以互聯化為(wei) 基礎。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服務貨主客戶,難免需要進行係統對接,把倉(cang) 儲(chu) 服務過程的數據推送給貨主客戶。從(cong) 貨主客戶的角度來看,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服務需要能夠支撐其個(ge) 性化的物流體(ti) 係,這需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具備互聯化的基礎條件。

三、倉(cang) 儲(chu) 要素的透明連接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進行互聯化的具體(ti) 辦法就是將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相關(guan) 物流要素進行透明連接。具體(ti) 的相關(guan) 要素包括倉(cang) 、單、貨、人、具等方麵。

這裏的“倉(cang) ”是指倉(cang) 庫。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的互聯網化,需要對倉(cang) 庫的要素進行透明連接。例如,需要對庫區、貨架、貨位等進行編碼,賦予身份,然後建立信息識別和信息傳(chuan) 輸的機製,實現對倉(cang) 庫要素的透明連接。有了倉(cang) 庫要素的透明連接,就可以實現對庫區及貨位空間進行統籌管理,促進倉(cang) 庫資源的高效利用。

這裏的“單”是指倉(cang) 儲(chu) 業(ye) 務的單據,主要是指入庫單和出庫單。入庫單是貨主客戶將其持有的貨物交付倉(cang) 儲(chu) 公司進行保管時,倉(cang) 儲(chu) 公司開給貨主客戶的憑證;而出庫單則是貨主客戶提取貨物時,需要交給倉(cang) 儲(chu) 公司的憑證。出庫單的貨物種類需要與(yu) 入庫單的貨物種類一致,出庫單的貨物數量不能大於(yu) 入庫單貨物數量,入庫單的貨物數據減去出庫單的貨物數量等於(yu) 倉(cang) 儲(chu) 公司為(wei) 貨主客戶代為(wei) 保管的貨物數量。

倉(cang) 儲(chu) 業(ye) 務單據的透明連接,目的是實現對單據流轉的跟蹤。寄存型的倉(cang) 儲(chu) 服務,需要憑入庫單(換成出庫單)直接提取貨物。而流通型或中轉型的倉(cang) 儲(chu) 服務,入庫與(yu) 出庫都是動態的,入庫單更多地作為(wei) 交接的憑證,而出庫單有可能是來自銷售訂單或提貨單。隻有對單據進行跟蹤,才更好地把握庫存周期,便於(yu) 嚴(yan) 格按“先進先出”原則處理庫存貨物。

對業(ye) 務單據進行跟蹤還不夠,還需要對貨物進行跟蹤。所以就需要對貨物建立透明連接,目的是要識別貨物的身份,並準確把握貨物屬於(yu) 哪一批入庫單、存放的貨位、庫存周期、護理情況等。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中關(guan) 於(yu) “人”的要素,一方麵是內(nei) 部角色,指倉(cang) 儲(chu) 服務流程上各個(ge) 崗位的人員,包括出庫員、護理員、裝卸員等;另一方麵是外部角色,指業(ye) 務流程上下遊的相關(guan) 單位,例如,上遊的廠家,下遊的經銷商等。每一次出庫、入庫、護理、盤點、裝貨、卸貨、分揀、包裝等活動都對應有相關(guan) 的人員。隻有建立人的透明連接,才能夠明確業(ye) 務操作的責任主體(ti) 。此外,建立人的透明連接,是為(wei) 了方便溝通、協調,以提高業(ye) 務的整體(ti) 協同效率。

而“具”則是指倉(cang) 儲(chu) 活動中所涉及的工具,包括叉車、托車、托盤、升降機等。對倉(cang) 儲(chu) 作業(ye) 工具進行透明連接,以便於(yu) 把握工具的狀態,有利於(yu) 統籌工具的管理,提高工具的利用率。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