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流業迎智慧變革

發布時間:2016-12-02 09:47:45 上海金融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雙十一”,物流訂單再次刷新紀錄。不過,盡管訂單量猛增,包裹送達消費者手中的速度卻未放緩,似乎反倒比往年快很多。究其原因,在於(yu) 一場智慧物流的變革正悄然發生。

1大數據內(nei) 核驅動物流升級

“雙十一”過後,一場全麵提升智慧化水平的物流大戰再度掀起。從(cong) 京東(dong) 、阿裏、蘇寧等為(wei) 代表的電商,一方麵加強物流能力的開放共享,另一方麵則把以大數據為(wei) 基礎的智慧化物流作為(wei) 各自戰略重中之重,向全供應鏈管理方向發展。

過去的十年,中國網絡零售增長迅猛,快遞包裹總量遠超美國。數據顯示,2015年全中國的包裹總量是207億(yi) 個(ge) 。菜鳥網絡CEO童文紅預計,2016年包裹總量一定會(hui) 突破300億(yi) 個(ge) 。但多年來,中國的物流服務提供商多而不專(zhuan) ,且過於(yu) 分散,導致商品的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同時,物流行業(ye) 麵臨(lin) 人力困難、缺乏統一標準、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挑戰,傳(chuan) 統物流模式的弊端使其難以支撐未來發展。一旦遇到“雙十一”這類全國性大促,物流“卡殼”便成為(wei) 困擾商家銷量和用戶網購體(ti) 驗的魔咒。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快遞發展到這個(ge) 階段,業(ye) 務量的爭(zheng) 奪已無意義(yi) 。從(cong) 消費者偏好來看,他們(men) 並不關(guan) 心是機器人配送還是智能分揀,而是關(guan) 心包裹是否安全、時效性如何、配送流程能否可視化,換句話說,他們(men) 更關(guan) 注消費體(ti) 驗。

童文紅曾在2016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的智慧物流分論壇演講時指出,智慧物流是整個(ge) 商業(ye) 鏈、供應鏈協同平台的基礎設施,沒有它可能就沒有新的經濟轉型,“這背後是一場數據的戰爭(zheng) ,整個(ge) 物流的"降本提能"必須是一個(ge) 全鏈條,從(cong) 生產(chan) 端到配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優(you) 化,如果不能做到全鏈條的庫存節約,互聯網+物流就不能發揮真正作用。”

正是通過數據和技術的力量,菜鳥能幫助快遞合作夥(huo) 伴監控18萬(wan) 個(ge) 快遞網點包裹運營的一舉(ju) 一動,即時作出決(jue) 策。“任何一個(ge) 不願錯失發展機會(hui) 的物流服務商,都不會(hui) 拒絕跟菜鳥緊密合作。”天天快遞資深副總裁陳向陽坦言。

而京東(dong) 一直強調技術創新對生產(chan) 效率的提升,並在多年的運營和創新實踐中,積累優(you) 質的大數據資源。大數據的應用,為(wei) 智慧科技的業(ye) 務層麵落地實施提供了展示、評估、預測、可視化管理以及輔助決(jue) 策等多方麵支持,與(yu) 京東(dong) 優(you) 勢的物流科技相結合,搭建了完整而開放的倉(cang) 、配、客、售後全供應鏈一體(ti) 化服務,可以為(wei) 京東(dong) 商城以外的商業(ye) 體(ti) 係提供服務。並且,在京東(dong) 物流開放平台中,海量的商流數據、先進的預測和建模技術,可以實現更科學的庫存部署,減少冗餘(yu) 庫存,保障供應鏈上遊對下遊的精準供給,提升社會(hui) 流通領域的運行效率。

近日,京東(dong) 集團副總裁傅兵在京東(dong) 物流品牌戰略發布會(hui) 上表示,“目前,京東(dong) 物流已能為(wei) 商家提供線上線下、多平台、全渠道、全生命周期、全供應鏈一體(ti) 化的物流服務。”

京東(dong) 集團副總裁肖軍(jun) 也曾在揭示大數據對於(yu) 智慧物流體(ti) 係中的價(jia) 值時表示,“目前,京東(dong) 智慧物流的數字化運營橫向分布於(yu) 倉(cang) 配客售後的業(ye) 務全流程,縱向貫穿於(yu) 決(jue) 策、預測、評估、可視化管理的全過程,可以利用大數據實現庫存的靈活合理分撥,實現銷量、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完美平衡。”

記者了解到,京東(dong) 通過應用大數據、LBS、機器學習(xi) 、雲(yun) 計算、智能自動化設備等先進技術,實現了智慧物流的科技布局,大數據在科學倉(cang) 儲(chu) 布局、揀貨路徑優(you) 化、智能排產(chan) 、路網規劃、動態路由規劃、智能建站等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以科學倉(cang) 儲(chu) 布局為(wei) 例,基於(yu) 億(yi) 級訂單的商品關(guan) 聯度挖掘,京東(dong) 物流建立了數據立方體(ti) ,深入應用遺傳(chuan) 算法,研發出一套科學的庫房布局。該算法可有效降低庫房合流比例,縮短揀貨員的揀貨路徑,增加滿箱率,從(cong) 而達到降低庫房操作難度、提高作業(ye) 員工效率的目的。在選擇新建配送站的地址時,基於(yu) 訂單量、地理坐標、房屋成本等複雜的因素,“智能建站”係統可以進行大數據決(jue) 策,其中包含綜合評價(jia) 、成本最優(you) 、站點數量最少等模型,可以幫助決(jue) 策者選擇最佳建站位置。

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dong) 物流倉(cang) 配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150%。此外,京東(dong) 物流還為(wei) 貝因美(002570,股吧)、小牛電動車等企業(ye) 實現倉(cang) 配一體(ti) 化,整合庫存管理,並不斷深化雙方的合作。“雙十一”期間,京東(dong) 物流的倉(cang) 配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56.7%,外單量實現了五倍的增長。

2“無人”顛覆電商銷售模式

不僅(jin) 如此,隨著電商規模的增長,以及消費者對物流時效要求的提高,不少物流企業(ye) 都試圖引入科技提升效率。

在京東(dong) 的智慧物流科技布局中,“無人”堪稱最明顯的特點。京東(dong) 通過創新性的硬件設備和模式創新,打造全自動化的無人智慧倉(cang) 庫。記者在其無人智慧倉(cang) 庫中看到,擁有3D視覺係統、動態分揀、自動更換端拾器等功能的DELTA型分揀機器人,可以慣性導航、自動避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AGV,運行速度高、定位準確、性能穩定、安全監測的SHUTTLE

貨架穿梭車,高重複定位精度、載荷最高達165公斤、臂展接近3米的六軸機器人6-AXIS……京東(dong) 構建了一套係統化的整體(ti) 物流解決(jue) 方案,支持分揀、搬運、拆碼垛等倉(cang) 儲(chu) 全流程的自主實現。

而菜鳥方麵介紹,目前已在智慧物流方麵精心布局,並有一個(ge) 個(ge) 具體(ti) 的智能產(chan) 品落地。通過大數據係統連接後,這些產(chan) 品又組成了一個(ge) 個(ge) 係統的智能倉(cang) 庫。

公開資料顯示,在廣東(dong) 、浙江、天津,菜鳥的大型自動化流水線和智能機器人開倉(cang) 庫內(nei) 高效運行,大大提高了商品揀選、打包和出庫的流程。早在8月,廣州的智能倉(cang) 庫就已刷新中國電商倉(cang) 儲(chu) 智能化的新高度。這條幾千米長的流水線把過去“人找貨”變成“貨找人”,日處理商品件數達百萬(wan) 級,生產(chan) 一個(ge) 包裹最快隻需3分鍾。2016“雙十一”物流報告顯示,根據測算,在傳(chuan) 統需要2000人的倉(cang) 庫,運用自動化流水線後,作業(ye) 人數可減少到500人以內(nei) 。同時,現在揀貨員每天隻需在相對固定的工位活動,同樣的工作量,一天下來才走1公裏左右,隻有以前十分之一。

除了自動化的流水線,機器人也在菜鳥倉(cang) 庫內(nei) 開始測試運行。從(cong) 消費者下單到出庫的整個(ge) 過程,AGV機器人、智能緩存機器人、360度運行的揀選機器人、帶有真空吸盤的播種機器人流水作業(ye) ,上演了一部機器人總動員。當貨物走出無人倉(cang) 後,就將依靠無人機和無人車送到用戶手中。據了解,“雙十一”期間,京東(dong) 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在江蘇、陝西、北京等多地開展了鄉(xiang) 村配送,京東(dong) 無人車也送出了第一單。京東(dong) 機器人倉(cang) 、機器人分揀中心、自動化分揀中心也於(yu) “雙十一”正式啟用,全麵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據感知提升了運營效率。

由此來看,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無人”模式為(wei) 代表的京東(dong) 智慧物流,不但會(hui) 改變現有物流概念,甚至更可能顛覆現有電商銷售模式。肖軍(jun) 展示了一係列未來物流場景:一個(ge) 自動駕駛集裝箱車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途經城市居民區,一群呆萌可愛的小電瓶車從(cong) 集裝箱中開下來,直接送貨上門,消費者隻需掃碼,收貨;集裝箱車隊繼續行進,到達農(nong) 村地區,一隊無人機自動起飛,各自到達客戶位置,自動懸停在一米高度,將貨物交給偏遠地區的消費者後迅速飛回集裝箱等待下次指令……這就是京東(dong) 物流將為(wei) 消費者帶來的應用場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們(men) 都會(hui) 出現在我們(men) 的現實生活中。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目前零售行業(ye) 線上線下融合、定製化等趨勢日益突出,但物流行業(ye) 仍麵臨(lin) 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社會(hui) 化物流不健全等問題,大量零售業(ye) 商家在向“互聯網+”的轉型中遭遇供應鏈管理的巨大挑戰,而這正是電商看好的潛力市場,遂紛紛布局智能物流,這不僅(jin) 是基於(yu) 傳(chuan) 統快遞行業(ye) 痛點,也是為(wei) 了在市場競爭(zheng) 的過程中爭(zheng) 奪話語權。而在傳(chuan) 統物流之外,基於(yu) 電商行業(ye) 、外賣O2O興(xing) 起的冷鏈物流、“最後一公裏”短物流等新業(ye) 務也不斷湧現,既是製約消費市場的重要瓶頸,也是行業(ye) “互聯網+”改造的藍海。

此外,近幾年物流行業(ye) 正在發生物流綜合化、技術驅動化、網絡全球化和生態共享化四大趨勢變革。智慧化的趨勢主要體(ti) 現在降本增效,區別於(yu) 以往傳(chuan) 統物流,如今的競爭(zheng) 更注重大數據分析給商家帶來的效率提升。一些不擅長供應鏈管理的企業(ye) ,在采用電商提供的物流服務後,庫存周轉天數和發貨時間大幅縮短,客戶滿意度和銷售額大幅提升。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