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29 10:53:41

【中國,蘇州,2016年11月28日】以“工業(ye) 物聯網與(yu) 智能工廠——大數據時代的企業(ye) 信息戰略”為(wei) 主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hui) 第三屆信息戰略論壇今日在蘇州盛大召開。此次論壇除了深入探討大數據時代中國製造業(ye) 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外,中國信息化百人會(hui) 、中國兩(liang) 化融合服務聯盟還正式發布了中國首個(ge) 針對製造業(ye) 信息化水平進行評估的研究報告《中國製造信息化指數》(Made-in -China Informatization Index,簡稱 MCII)。
MCII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製造信息化指數為(wei) 36.9,對標工業(ye) 4.0,中國製造業(ye) 總體(ti) 水平正由工業(ye) 2.0向工業(ye) 3.0過渡;同時全國總體(ti) 呈現“東(dong) 南沿海高、西部內(nei) 陸低”的態勢,即各省市智能製造的基礎環境和產(chan) 業(ye) 應用水平與(yu) 該省效益與(yu) 影響相關(guan) 性顯著;此外,從(cong) 36個(ge) 細分行業(ye) 來看,石化、電力、電氣等率先進行信息化發展的行業(ye) 智能製造水平相對較高。
“平台”和“生態”雙輪驅動 華為(wei) 助力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
MCII報告還顯示,隨著行業(ye) 雲(yun) 平台滲透率達到50%以上時,行業(ye) 經濟效益會(hui) 有階躍性增長。例如在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汽車製造業(ye) 等行業(ye) ,當行業(ye) 雲(yun) 平台滲透率超過50%,其平均經濟效益得分可提升至21.8。
在華為(wei) 看來,“全麵雲(yun) 化”正是使能各行業(ye) 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guan) 鍵基礎,也就是說,數字化轉型將成為(wei)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實現智能製造的最佳途徑。為(wei) 此,華為(wei) 企業(ye) 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在論壇開場致辭中特別強調:“華為(wei) 將以‘平台’和‘生態’雙輪驅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
華為(wei) 企業(ye) 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
其中平台是華為(wei) 基於(yu) BDII行動綱領打造的ICT基礎架構的技術平台,是為(wei) 合作夥(huo) 伴開放各種能力的資源平台,也是為(wei) 確保廣大客戶商業(ye) 成功的服務平台。而與(yu) 平台建設相比,華為(wei) 在構築生態方麵更加不遺餘(yu) 力。因為(wei) 華為(wei) 深知,想要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實現智能製造,僅(jin) 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更需要生產(chan) 設備製造商、ICT製造商、製造類企業(ye) 、研究機構和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投入和緊密合作。
熱帶雨林為(wei) 什麽(me) 億(yi) 萬(wan) 年來還可以生生不息?因為(wei) 河流、土地、陽光、雨水、微生物、動植物等形成了依存、共生的生態。蔡英華表示:“華為(wei) 同樣希望構築如熱帶雨林一般的生態,並將自身定位於(yu) 生態中的土壤和能量,與(yu) 整個(ge) 生態圈中的合作夥(huo) 伴密切合作,旨在共同實現我國“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
從(cong) 軟件視角看未來的智能製造
論壇伊始,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ye) 司副司長安筱鵬首先談到,近幾年,新一輪信息通信技術飛速發,但無論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還是雲(yun) 計算、大數據,抑或是人工智能、區塊鏈,這些新概念、新技術背後的關(guan) 鍵技術,其實都是軟件。因此在“軟件視角的未來工業(ye) ”主題演講中,安筱鵬先從(cong) 智能、集成、智能製造等多個(ge) 角度,對新工業(ye) 革命中的工業(ye) 軟件進行了再認識;同時從(cong) 產(chan) 品、流程、生產(chan) 方式、新型能力和產(chan) 業(ye) 生態等多個(ge) 方麵,對工業(ye) 的未來製造進行了再定義(yi) ,為(wei) 我們(men) 描繪了一幅以“軟件定義(yi) ”的智能製造的美好藍圖。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ye) 司副司長安筱鵬
構築全球能源互聯網 需融合ICT新技術
在“互聯網+”熱潮的全麵推動下,互聯網正在向傳(chuan) 統行業(ye) 加速滲透,其中在能源行業(ye) ,全球能源互聯網已全麵興(xing) 起。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部副主任陳春霖在“全球能源互聯網與(yu) ICT”主題演講中指出,想要建設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開放互動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必須要實現ICT新技術與(yu) 現有智能電網的進一步緊密融合。以國家電網為(wei) 例,通過應用信息通信新技術,電網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能源互聯網特征初步顯現。麵向未來,用戶和遠距離可再生能源將更緊密結合,國家電網希望通過能源替代、轉化、交易和調度業(ye) 務集成,實現能源生產(chan) 、傳(chuan) 輸、消費協調控製,促進供需雙向互動,能源共享,推動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
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部副主任陳春霖
華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解決(jue) 方案 加速全球IoT發展
在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之後,我們(men) 迎來了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wei) 代表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智能已被嵌入到互聯的萬(wan) 物和一切業(ye) 務流程中。華為(wei) 公司MKT與(yu) 解決(jue) 方案部副總裁蔣旺成表示,ICT技術已經成為(wei) 智能製造企業(ye) 的生產(chan) 係統,但想要將最前沿的ICT技術注入到最為(wei) 傳(chuan) 統的製造業(ye) 中,達到深度的融合絕非易事。為(wei) 此,華為(wei) 打造了工業(ye) 物聯網解決(jue) 方案,通過幫助製造業(ye) 企業(ye) 優(you) 化流程製造和離散製造,改善物流,進一步加速能源、農(nong) 機、電梯等行業(ye) 客戶的智能製造進程。與(yu) 此同時,華為(wei) 還在積極加入工業(ye) 聯盟,推動工業(ye) 標準發展;並開放全球Open Lab,希望與(yu) 合作夥(huo) 伴一起合作創新,為(wei) 全球IoT的發展提速。
華為(wei) 公司MKT與(yu) 解決(jue) 方案部副總裁蔣旺成
中國石化建設智能工廠的“123456”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突破和擴散,全球興(xing) 起了以智能製造為(wei) 代表新一輪產(chan) 業(ye) 變革。中國石化選擇以智能工廠為(wei) 主攻方向,全麵推進智能製造。中國信息化百人會(hui) 成員、中國石化信息化管理部主任李德芳分享了中國石化構建智能工廠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具體(ti) 來說包括建設一個(ge) 智能製造雲(yun) 平台;形成技術支持和標準兩(liang) 大體(ti) 係;突出煉油和化工生產(chan) 管控一體(ti) 、石化全產(chan) 業(ye) 供應鏈協同一體(ti) 化、工廠設備資產(chan) 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條主線;提升全麵感知、優(you) 化協同、預測預警、科學決(jue) 策四項能力;具備數字化、集成化、模型化、可視化和自動化五化特征;聚焦生產(chan) 管控、供應鏈管理、設備管理、能源管理、安環管理和輔助決(jue) 策六大核心業(ye) 務領域。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hui) 成員、中國石化信息化管理部主任李德芳
博世的工業(ye) 4.0發展之路:從(cong) 概念到落地
在我國,由於(yu) 不同行業(ye) 和企業(ye) 的現狀不同,從(cong) 工業(ye) 1.0、工業(ye) 2.0和工業(ye) 3.0向工業(ye) 4.0的升級同時並存。作為(wei) 德國工業(ye) 4.0發起者之一,博世以自身為(wei) 例,分享了工業(ye) 4.0從(cong) 概念到落地的經驗。博世中國工業(ye) 4.0項目總監任曉霞介紹到,博世工業(ye) 4.0走的是雙重發展路線,一條是成為(wei) 工業(ye) 4.0領先的實踐者,從(cong) 試點項目,到價(jia) 值流,再到國際生產(chan) 網絡;另一條是成為(wei) 卓越的供應商,以精益生產(chan) 和管理為(wei) 基礎,提供設備互聯、工廠自動化、車間互聯、軟件創新等博世工業(ye) 4.0解決(jue) 方案,旨在加快企業(ye) 向工業(ye) 4.0的升級步伐。
博世中國工業(ye) 4.0項目總監任曉霞
德勤:物聯網與(yu) 企業(ye) 數字供應鏈轉型戰略
信息技術的指數級進步使商業(ye) 環境變得日益動蕩,或者顛覆,或者被顛覆。德勤中國物流和交通運輸行業(ye) 負責人宋旭軍(jun) 指出,數字供應鏈網絡的新時代已經來臨(lin) ,物聯網和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得傳(chuan) 統的線性供應鏈節點正折疊成為(wei) 一組動態網絡,從(cong) 而大大增加了企業(ye) 實現差異化戰略的可能性,並已成為(wei) 企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來源。同時通過在實體(ti) 和數字世界之間構建持續不斷的信息流動,企業(ye) 為(wei) 客戶提供的價(jia) 值也將飛速增長。
德勤中國物流和交通運輸行業(ye) 負責人宋旭軍(jun)
而具體(ti) 到如何建立數字“車間”的問題,宋旭軍(jun) 認為(wei) 首先要確定一個(ge) 有遠見的數字化行動領導者,組建一個(ge) 團隊來加快實現數字化目標;然後確定一個(ge) 治理架構模型,理解需要在執行成功變革管理中采納的策略;最後確保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被吸收到業(ye) 務結構中去。簡單來說就是眼光長遠、從(cong) 小處開始、並快速行動。
論壇結束後,與(yu) 會(hui) 代表一起前往華為(wei) 蘇州研究所,參觀了華為(wei) 企業(ye) ICT解決(jue) 方案開放實驗室。該實驗室是華為(wei) 企業(ye) BG最大的開放實驗室,首創了與(yu) 合作夥(huo) 伴聯合的解決(jue) 方案孵化模式,業(ye) 務範圍覆蓋政府、能源、電力、公共事業(ye) 、交通、金融、媒體(ti) 資訊等行業(ye) 領域。其中展示的解決(jue) 方案包括:政務雲(yun) 、平安城市、數字鐵路、智能電網、智慧能源、全渠道銀行、融合醫療、全媒體(ti) /快媒體(ti) 、智能酒店、智能零售以及ICT能力開放平台等。再次展現了華為(wei) 以“平台”和“生態”雙輪驅動,加速我國“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決(jue) 心!
了解華為(wei) 在企業(ye) 市場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enterprise.huawei.com
在新浪微博上關(guan) 注 @華為(wei) 企業(ye) 業(ye) 務 :https://weibo.com/hwenterprise
在微信公眾(zhong) 號查找“華為(wei) 企業(ye) 業(ye) 務中國”,或通過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二維碼進行添加: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