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創新提高效率 促進農產品物流行業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16-11-28 11:10:41 浙江物流網

一般來說,農業是“生鮮”性很強的產業。提高農業發展水平、推進農業現代化,需要配套發展高效快捷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行業。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隻有強化創新驅動、提高農產品物流的質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撐,為更好解決“三農”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行業發展比較迅速,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影響了現代農業發展。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滿足一般消費需求的產品過剩、形成“賣難”,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產品供給不足、形成“買難”;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滯後,導致農產品物流市場集中度低,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物流需求;農產品物流現代化、產業化發展落後於工業物流,物流供給質量和結構滯後於經濟發展要求;缺乏專門的監管機構,監管製度設計不完善,產業政策不成體係;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入手,加大“軟件”和“硬件”創新力度。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物流體係創新。長期以來,我國對農業生產領域的投入巨大,但對農產品保鮮技術和流通領域的投入相對不足。因此,應建立物流行業發展基金,帶動民間資本投入,補齊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的短板。首先,加快道路交通網絡建設,解決生產地與銷售地的道路交通問題。其次,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並按照高標準建設蔬菜水果等新鮮農產品倉儲設施,配備質量檢測設備,完善配套服務。第三,提高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公共服務水平。比如,建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與質量追溯體係、經營者征信體係以及各種專業化服務體係,為推進農產品物流行業現代化提供支撐。在此基礎上,完善並創新農產品配送物流體係。應圍繞農村地區線上線下結合、農產品和工業品雙向流通的目標,重點支持一批物流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在城鄉節點、主要物資集散地、倉儲所在地等關鍵部位建設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組織包括生產前配料、生產後銷售、銷售後回收等環節的物流活動,並提供跨地區、跨部門和跨商圈服務;加強對商業、糧食、供銷社、物資、外貿等各類倉儲中心的整合,為農產品配送提供支撐。
運用信息技術,推動物流技術和服務創新。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深入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麵麵,有力推動著經濟社會發展。應鼓勵信息技術在農產品物流行業中的創新和應用,不斷提高物流服務的附加值,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轉型升級。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與農產品物流行業深度融合,發展雲物流平台,強化信息化、標準化建設,降低社會物流總費用。重點培育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農產品物流新業態、新組織方式,從技術創新、環境營造、專利保護和資本市場支持等多方麵為創新主體提供支持;加快農產品物流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高農產品物流管理效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互聯網+農產品物流”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產品物流行業信息技術應用。
強化政策創新,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健康發展。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健康發展,應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發揮好政府的積極作用,強化相關政策創新。應理順產業政策,規範市場監管,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以政策創新推動農產品物流行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一是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製定市場準入負麵清單、簡化審批流程,為提高農產品物流效率奠定製度基礎。二是通過製定行業技術標準和規範等手段,培育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增強其營銷能力、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三是鼓勵農村金融市場創新,助推農產品物流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四是建立扶持政策體係,鼓勵農產品物流龍頭企業幫助農民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收入。五是積極引導行業協會和商會充分發揮作用,加強市場信息交流,優化行業發展環境。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