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內貿流通十三五規劃,與物流相關的重點你get到了麽

發布時間:2016-11-18 11:09:04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1月16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國內(nei) 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為(wei) 未來5年內(nei) 貿流通勾勒出清晰的脈落。

物流作為(wei) 流通的重要一環,應該說《規劃》與(yu) 每個(ge) 物流企業(ye) 都息息相關(guan) !《規劃》重點鼓勵哪種類型的企業(ye) 發展?今天第一物流網(微信:cn156news)小編,就為(wei) 各位梳理一下大家應該感興(xing) 趣的內(nei) 容。

《規劃》提出“加快流通企業(ye) 走出去步伐”

目標:網售額9.6萬(wan) 億(yi) 元 提升供應鏈水平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網上零售額達到9.6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20%左右。

這釋放出明顯的信號:要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而電商直接鏈接生產(chan) 和消費,省卻了商品多次“倒手”環節,是降本增效的不二選擇。

根據《規劃》中提出的,到2020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48萬(wan) 億(yi) 元,這意味著網上零售占比將達到20%,意味著電子商務到2020年仍將保持至少20%的高速增長態勢,意味著物流快遞行業(ye) 仍將在電商的推動下,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規劃》要求流通企業(ye) “整合供應鏈水平明顯提升”,切中了流通企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偏弱的要害。這需要創新流通模式,抓手則是供應鏈的發展。而“整合”二字則強調集約社會(hui) 資源。

戰略:三大行動推動流通升級

“流通升級戰略”是《規劃》的一大亮點。

“十二五”期間,我國內(nei) 貿流通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具體(ti) 可參考《規劃》“發展基礎”),但是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jue) 問題(具體(ti) 可參考《規劃》“機遇與(yu) 挑戰”)。

當下,我國內(nei) 貿流通在新一輪產(chan) 業(ye) 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中迎來了突破性發展的契機,“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也帶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

與(yu) 此同時全球貿易複雜前景並不明朗,國內(nei) 流通成本上升壓力加大、資源環境製約加劇、高品質商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等嚴(yan) 峻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規劃》提出流通升級戰略,並分解為(wei) 三大行動顯然是有的放矢。

一是消費促進行動。順應個(ge) 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改善消費環境,挖掘農(nong) 村消費潛力,著力擴大居民消費。保障基本消費,滿足中高端消費,以擴大服務消費為(wei) 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支持信息、綠色、時尚、品質等新興(xing) 消費,穩步促進住房、汽車和健康養(yang) 老等大宗消費。積極引導海外消費回流。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

該行動主要是以流通帶動消費的角度來實施,通過流通領域設施、服務、技術等升級,引導境外消費回流;通過由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升級,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

二是流通現代化行動。推動“互聯網+流通”,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加快流通信息化進程。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強化標準實施應用,完善流通標準管理。促進流通集約化發展,提高組織化水平,強化綠色發展,推動實體(ti) 商業(ye) 轉型升級,使內(nei) 貿流通從(cong) 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該項行動是從(cong) 流通業(ye) 自身發展的角度來實施,通過提高流通的信息化、標準化和集約化,促進流通的集約化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物流顯然也要跟得上形勢,與(yu) 時俱進,抓住“內(nei) 貿流通從(cong) 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進程中的商機。

三是智慧供應鏈行動。發揮流通先導作用,推動流通與(yu) 工業(ye) 、農(nong) 業(ye) 和其他服務業(ye) 深度融合,加快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通過組織變革和流程再造,構建客戶導向、企業(ye) 協同、資源共享、創新驅動的供應鏈體(ti) 係,提升智能生產(chan) 、產(chan) 品創新和全球營銷能力,實現生產(chan) 與(yu) 需求高效匹配,助力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該行動是從(cong) 流通引導生產(chan) 的角度來實施,要求強化流通與(yu) 多產(chan) 業(ye) 在深度和廣度上的融合,進而實現生產(chan) 與(yu) 需求高效匹配。《規劃》中提及的“其它服務業(ye) ”,物流自然也包括在內(nei) 。這要求物流企業(ye) 不僅(jin) 在設施設備上更加“智慧”,還需要提到及時響應等服務能力。

內(nei) 貿流通"十三五"規劃,與(yu) 物流相關(guan) 的重點你get到了麽(me)

促進便民消費為(wei) 本地生活類企業(ye) 帶來商機

任務:質量和效率為(wei) 中心,“三化”為(wei) 方向

一是推進實體(ti) 商業(ye) 創新轉型。創新經營業(ye) 態與(yu) 模式,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充分發揮線上線下功能差異化優(you) 勢,激發實體(ti) 商業(ye) 活力。引導流通企業(ye) 增強品牌意識,加快品牌化發展。

首項任務中的“實體(ti) 商業(ye) 創新轉型工程”要求,“以流通現代化為(wei) 方向,以信息技術和智慧物流為(wei) 依托,加快商品交易市場信息化應用、定製化服務和平台化發展,提升商品交易市場供應鏈管理和服務能力,促進其布局優(you) 化、資源集聚和創新發展,拓展物流配送、產(chan) 品追溯、電子商務、研發設計、展覽展示等功能,形成一批轉型升級績效較好的百億(yi) 級專(zhuan) 業(ye) 市場和千億(yi) 級綜合市場,建設一批平台化示範市場。”

二是提升流通供給水平。擴大市場有效供給,推動服務功能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布局,以內(nei) 貿流通助推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著力點,發揮流通引導生產(chan) 的作用,促進以需定產(chan) 和供需匹配。

在第二項任務中,小編認為(wei) 以下幾句話與(yu) 物流企業(ye) 關(guan) 係較為(wei) 密切:

①“引導企業(ye) 開展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創新產(chan) 品設計,提高產(chan) 品質量,擴大中高端產(chan) 品供給”;

②“增強研發設計、金融服務、物流配送、供應鏈管理等生產(chan) 性服務供給能力”;

③“支持國家重要商品儲(chu) 備庫、公共倉(cang) 儲(chu) 配送設施、農(nong) 村郵政物流設施等流通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分撥中心、共同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點等設施標準化建設,構建暢通高效的城市物流網絡。完善微利經營的流通設施建設保障製度,推進社區標準化菜市場、社區菜店、家政服務點、再生資源回收點等社區商業(ye) 設施建設,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三是推動消費結構升級。促進便民消費,擴大服務消費,提升品質消費、推動綠色消費,保障安全消費,突出流通促進消費的重要功能,著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海外消費回流。

在該項任務中,小編發現了《規劃》中的這幾句話值得單拎出來,因為(wei) 這與(yu) 物流相關(guan) 的,且國家鼓勵發展的領域: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繼續推進‘15分鍾便民生活服務圈’建設……推進電子商務進社區,整合線上線下社區服務資源,加強電子商務企業(ye) 與(yu) 社區商業(ye) 網點融合互動,開展物流分撥、快遞收取、電子繳費等服務”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研究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的生產(chan) 者、銷售者、消費者責任機製,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yu) 再生資源回收銜接,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

四是提高流通信息化水平。推動流通企業(ye) 運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推動商務領域大數據應用,加快發展智慧流通,推動物流、城市商圈等智能化改造。

第四項任務提到:“鼓勵流通企業(ye) 應用企業(ye) 資源計劃、供應鏈管理、客戶關(guan) 係管理、自動化配送等現代管理技術,提高采購、倉(cang) 儲(chu) 、運輸、訂單等環節管理水平。”

“鼓勵流通企業(ye) 應用射頻識別、傳(chuan) 感器、衛星導航、智能投遞等現代技術,建立智慧化倉(cang) 儲(chu) 管理係統,發展自動化物流倉(cang) 儲(chu) 中心;推動物流園區、倉(cang) 儲(chu) 中心、配送中心建立智慧化物流分撥調配係統,加強人員、貨源、車源和物流服務信息有效匹配,促進智慧物流發展。”

五是加強流通標準化建設。適應內(nei) 貿流通創新轉型發展需要,健全流通標準體(ti) 係,製訂內(nei) 貿流通標準體(ti) 係框架,強化流通標準實施應用,完善流通標準管理,建立流通標準實施後評估機製,促進內(nei) 貿流通規範化發展。

對於(yu) 第五項任務,小編認為(wei) 下麵這句話值得物流企業(ye) 關(guan) 注:“加強標準宣貫,結合流通基礎設施、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流通大數據等重點工作,積極開展流通標準化示範,鼓勵和支持更多地區和企業(ye) 開展標準化應用項目。”

六是促進流通集約化發展。以集約化為(wei) 目標,做強骨幹流通企業(ye) ,提升流通企業(ye) 組織化程度,推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有序發展平台經濟,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推進內(nei) 貿流通由粗放的外延擴張轉向集約的內(nei) 涵增長。

這一部分重點提及了通過平台化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鼓勵綜合型和專(zhuan) 業(ye) 型產(chan) 品交易平台、生活性服務平台、現代物流服務平台、社區綜合服務平台等發展,促進資源集成和優(you) 化配置,實現供需有效匹配,促進產(chan) 業(ye) 融合和市場功能創新,推動共享經濟快速規範發展。”

七是統籌區域城鄉(xiang) 協調發展。圍繞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部署,推進“三區四帶”大流通網絡和區域市場一體(ti) 化建設,暢通城鄉(xiang) 雙向流通渠道,促進城鄉(xiang) 內(nei) 貿流通協調發展,形成區域互補、城鄉(xiang) 一體(ti) 的發展格局。

在小編的理解,“統籌區域城鄉(xiang) 協調發展”,重點在中西部,在農(nong) 村。國家必將加大這一地區的流通基礎設施和信息化水平的投入,完善城市流通網絡體(ti) 係、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暢通城鄉(xiang) 雙向流通渠道。

如《規劃》明確提出,“引導電子商務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下鄉(xiang) ,完善農(nong) 村電子商務配送網絡,提高農(nong) 村流通現代化水平”,“完善農(nong) 資流通網絡,鼓勵農(nong) 資配送企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nong) 場等對接,推進農(nong) 資配送中心建設,開展農(nong) 資配送直供服務”。

八是加強對外開放合作。抓住全球變革機遇,堅持“引進來”與(yu) “走出去”相結合,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加快流通企業(ye) 走出去步伐,推動內(nei) 外貿融合發展,進一步擴大內(nei) 貿流通對外開放水平。

“積極推動汽車平行進口,鼓勵流通企業(ye) 運用電子商務等手段開拓國際市場,穩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小編認為(wei) 這應該是物流企業(ye) 的機遇所在。

九是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完善流通領域法律體(ti) 係,提高綜合監管執法水平,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ti) 製改革,加強商務領域信用體(ti) 係建設,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升行政服務便利化水平。

保障:七劍齊發保落實

一是健全管理體(ti) 製機製。合理劃分中央與(yu) 地方政府權責,整合和優(you) 化各部門流通管理職責,創新政府協同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市場機製指引,政府管理服務、社會(hui) 協同共治”的內(nei) 貿流通新型治理模式。

二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鼓勵社會(hui) 資本設立內(nei) 貿流通發展產(chan) 業(ye) (股權)投資基金;鼓勵地方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培育新型農(nong) 村流通主體(ti) ,促進小微流通企業(ye) 發展;引導社會(hui) 資金投入,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完善公益性流通設施投入長效機製;穩步推廣供應鏈金融。

三是調整優(you) 化稅費政策。落實“營改增”政策,推進消費稅改革,落實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營造線上線下企業(ye) 公平競爭(zheng) 的稅收環境;落實工商用電同價(jia) ,允許大型內(nei) 貿流通企業(ye) 參與(yu) 電力直接交易,開展商業(ye) 用戶自主選擇執行商業(ye) 行業(ye) 平均電價(jia) 或峰穀分時電價(jia) 試點。

四是優(you) 化土地要素支撐。落實新建社區商業(ye) 和綜合服務設施麵積占社區總建築麵積比例不低於(yu) 10%的政策;鼓勵各類市場主體(ti) 利用存量房產(chan) 、土地資源發展現代流通業(ye) ,在不改變用地主體(ti) 、規劃條件前提下,可在5年內(nei) 保持土地原用途、權利類型不變;對於(yu) 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符合規劃且劃撥決(jue) 定書(shu) 或相關(guan) 法律沒有明確必須收回土地使用權的,經批準可采取協議方式辦理有償(chang) 用地手續。

五是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提倡校企聯合,培養(yang) 實用人才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加強人才引進,促進人才流動;加強幹部培訓,強化基層內(nei) 貿流通管理隊伍建設。

六是完善統計監測體(ti) 係。加強流通費用與(yu) 成本調查,建立健全服務消費、電子商務等統計指標。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涵蓋政府數據和社會(hui) 數據的內(nei) 貿流通統計監測大數據平台。加強數據深度挖掘和關(guan) 聯分析,完善景氣指數,強化預測預警。

七是落實規劃推進機製。各地因地製宜製定本地內(nei) 貿流通發展規劃;強化依規行政的管理理念,研究建立科學的規劃實施監督、評估和檢查製度;鼓勵創新政策措施,開展政策試驗試點,加強規劃和政策的統籌協調。

內(nei) 貿流通"十三五"規劃,與(yu) 物流相關(guan) 的重點你get到了麽(me)

中國郵政在完善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 哪類企業(ye) 將獲得重大利好

通讀《規劃》之後,小編認為(wei) 以下幾類企業(ye) 隨著《規劃》的深入推進,擁有更為(wei) 光明的發展企業(ye) 。

一是電商類企業(ye) 。如,阿裏、京東(dong) 、蘇寧雲(yun) 商、國美在線等

二是傳(chuan) 統零售類企業(ye) 。如物美集團、百聯集團等。

三是供應鏈類企業(ye) 。如怡亞(ya) 通等

三是本地生活類企業(ye) 。如58速運、點我達、新達達等。

四是是平台類企業(ye) 。如傳(chuan) 化物流、福佑卡車、菜鳥網絡。

五是農(nong) 資類企業(ye) 。如中國供銷集團,中國郵政等。

六是“互聯網+資源回收”類企業(ye) 。如再生活等。

在你的眼中,哪個(ge) 企業(ye) 會(hui) 更受青睞呢?

補點料:

《國內(nei) 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摘要

發展目標

總體(ti) 規模指標實現翻番。2015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32萬(wan) 億(yi) 元左右,年均增長15%左右;生產(chan) 資料銷售總額76萬(wan) 億(yi) 元左右,年均增長16%左右;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ye) 增加值超過7萬(wan) 億(yi) 元,年均實際增長11%左右。

主要任務

一是統籌國內(nei) 貿易協調發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現代商品流通體(ti) 係;三是促進內(nei) 貿領域服務行業(ye) 大發展;四是全麵提高流通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五是大力推進流通現代化;六是保障國內(nei) 市場穩定運行;七是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八是深化國內(nei) 貿易的改革開放;

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法規標準體(ti) 係;二是加大財稅和價(jia) 格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創新金融支持政策;四是完善規劃和土地政策;五是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yang) ;六是建立統計評價(jia) 體(ti) 係。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