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鐵老大想幹啥?公鐵聯運還是搶生意?

發布時間:2016-11-15 09:54:03 萬(wan) 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公路和鐵路同屬於(yu) 陸路運輸。一直以來,兩(liang) 者就被廣泛認為(wei) 存在著競爭(zheng) 關(guan) 係。有趣的是,公路運輸作為(wei) 承接空運、水運、鐵運的最後一公裏運輸,與(yu) 鐵路各自的優(you) 勢又恰好是互補關(guan) 係,這也就造就了公鐵聯運的發展。

那麽(me) ,鐵路開始蓬勃,會(hui) 對公路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呢?鐵路網絡布局,是來跟公路運輸“搶生意”的,還是會(hui) 打出完美配合,擦出更加曼妙的火花呢?鐵路發力,對於(yu) 公路,究竟是機遇,還是挑戰?一方麵,取決(jue) 於(yu) 國家的政策規劃與(yu) 布局。另一方麵,也離不開貨運行業(ye) 每一環節的影響。

綜合配套不到位鐵路運能“吃緊”

鐵路貨運一直在走下坡路,是不爭(zheng) 的事實,尤其在近15年間。從(cong) 2012年開始,甚至水路貨運量、周轉量都開始反超鐵路,並且差距還在進一步增大。鐵路具備載重能力強、覆蓋範圍廣、成本低等天然優(you) 勢,對於(yu) 1000公裏以上的長距離運輸再合適不過,也是我國鋼鐵、煤炭運輸的主力軍(jun) 。看著鐵路貨運不斷下行,豈能坐視不理?   

今年9月,受到“治超”政策影響,加上夏天剛剛結束,北方煤炭旺季將至。煤炭需求量增加,自然鐵路貨運有所好轉,結束了持續多年的負增長。而這,當然不是長久之計。

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鐵路貨運量極其受到國內(nei) 房價(jia) 、煤炭、鋼鐵市場的影響。但長遠來看,煤炭的需求必然是下坡路。一方麵,從(cong) 環保角度來說,未來一定會(hui) 限製煤炭的使用,電力行業(ye) 也在加快輸煤向輸電轉變。另一方麵,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不斷發展新能源。那麽(me) ,煤炭運輸作為(wei) 鐵總的“大客戶”,能不撼動鐵老大的江湖地位嗎?

企業(ye) 要轉型,行業(ye) 也要尋找出路,公鐵聯運基礎設施建設能否帶動鐵路貨運找到出路?這其中,挑戰還是蠻多的。

第一,暫時來說,鐵路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今年房價(jia) 上漲,短期內(nei) 鋼鐵、煤炭複蘇,使得鐵路運能瞬間吃緊。但如果加快基礎建設力度,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如何找到一個(ge) 平衡點?

第二,治超對長途車造成沉重打擊,這個(ge) 現狀能夠持續多久?據了解,治超以後,不少地區的拉煤車都“歇火”不幹了。但治超政策落地到地方,卻五花八門。為(wei) 了保證國內(nei) 商品正常分銷,必需品的超載現象,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有一個(ge) 嚴(yan) 重的問題是,我國很多路政都是沒有工資的!他們(men) 的收入隻能依靠司機的罰款。這其中,是不是也有矛盾?路政不規範起來,治超問題永遠都不會(hui) 公平。

再說到,假設公鐵聯運建設順利,物流行業(ye) 格局形成以後,對公路貨運會(hui) 是衝(chong) 擊嗎?未必!沒有人能斷言未來行業(ye) 會(hui) 變成怎麽(me) 樣,運輸體(ti) 係走向整合是肯定的。鐵路畢竟隻能實現“點到點”、“站到站”的運輸,所以不管是多式聯運,還是駝背運輸,都會(hui) 很大程度地刺激公鐵合作,這是機遇之一。

另外,整合以後,是不是會(hui) 刺激到專(zhuan) 線聯盟互聯互通的發展呢?當然,機遇所帶來的問題是,擠壓長途車的運營。所以,未來公路運輸的格局,平均運距很可能會(hui) 趨於(yu) 短途。至少從(cong) 目前長三角的情況來看,承接鐵路最後一公裏運輸的企業(ye) ,近期的運營狀態都非常可觀。

鐵老大想幹啥?七大動作將落實

在今年的全國貨運行業(ye) 年會(hui) 上,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精英都提及:多式聯運一定會(hui) 上升至國家戰略,一定是重點規劃布局方向。

從(cong) 數據上來看,今年1-9月,鐵路貨運日均發貨877萬(wan) 噸,同比減少4.8%。今年9月,日均發貨952萬(wan) 噸,同比增長7%。在31個(ge) 省區市中,有19個(ge) 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寧夏、山西、新疆增幅達到20%以上。看來治超和聯運的影響,對於(yu) 鐵路來說已經產(chan) 生了利好影響。下一步,鐵老大具體(ti) 將發力以下七大方麵:

(一)、加大創新研發和投入,提升物流裝備水平。

1、自主研發應用了20英尺35噸敞頂箱。滿足部分散堆裝貨物,需從(cong) 上部裝箱以及成件包裝貨物。目前,已經投用2.1萬(wan) 隻,年內(nei) 擬購置7萬(wan) 隻。   

2、研發應用了1.5噸小型集裝箱。投入10萬(wan) 隻,滿足汽配、食品、飲料等零散白貨市場需求。

3、研發45英尺寬體(ti) 集裝箱。容積達到91方左右,比40英尺標箱提高190%

4、推出可提供電源的“1+8”新型車組。針對冷鏈運輸需求,一個(ge) 車組可運輸8個(ge) 40、45英尺冷藏箱。目前,已經在大連、青島、防城港投入使用,並開行了百色至北京的冷藏蔬果專(zhuan) 列。

5、加大集裝箱投入。全國鐵路集裝箱保有量突破31萬(wan) 隻,1-9月份全國發送集裝箱528萬(wan) TEU,同比增長40%,已占貨運裝車數的8.3%。計劃2-4年內(nei) ,鐵路集裝箱達到100萬(wan) 隻,運量達到貨運總量的20%以上。

(二)、豐(feng) 富完善產(chan) 品體(ti) 係,構建快捷運輸網絡。

1、高鐵快運網絡。505個(ge) 城市“高鐵當日達”、“次日達”。   

2、全路行包快運網絡。旅客列車行李車+1000多個(ge) 行李包辦理站。

3、全路快捷貨物網絡。時速160/120和80公裏三個(ge) 速度等級的貨物快運班列。

4、特需貨物列車。按需,點到點直達,時速最快120公裏。

(三)、拓展國際物流,打造中歐班列國際品牌。

西、中、東(dong) 三條中歐國際大通道新增班列運行線13條,綜述達到39條,國內(nei) 開行城市達到17個(ge) ,境外到達站達到8個(ge) 國家的13個(ge) 城市。   

1、中歐班列數量增加。   

今年1-9月份共開行1125列,同比增長116%。其中,回程班列開行374列,占中歐班列開行總數的33%。

2、中歐班列貨物種類增加。

從(cong) 手機、電腦等IT產(chan) 品,現在衣服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太陽能設備、化工品、機械設備等都加入到跨境班列當中。

(四)、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

實施互聯網+戰略,大力推進鐵路貨運數字化。  

1、自主開發建設了中國鐵路95306網。

2、開發了網上營業(ye) 廳服務平台和物流場站信息管理係統。

3、廣泛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條碼技術等手段。

4、積極推進EDI電子數據交換。

(五)、加快物流基地建設,提高物流服務能力。

計劃全路三年將建成538個(ge) 鐵路物流基地。其中一級33個(ge) 、二級175個(ge) 、三級330個(ge) 。同時,對集裝箱、商品車、冷鏈等專(zhuan) 業(ye) 型物流基地也進行了相應的布局規劃。  

1、強化倉(cang) 儲(chu) 設施、裝卸設備配置,提高機械化。集裝化水平。   

2、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實現物流作業(ye) 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全流程實時監控等功能。

3、充分考慮了多種運輸方式聯運要求,合理設置相關(guan) 設備,完善配送服務。

4、提供包裝、加工、口岸物流服務和停車、住宿、餐飲、加油等配套服務。

(六)、聯合社會(hui) 資源,共同搭建全程物流鏈條。

1、鐵路提供貨物兩(liang) 段取送服務。   

由過去單純的“站到站”運輸,轉變為(wei) “門到門”服務。目前,鐵路2500餘(yu) 個(ge) 車站具備門到門服務能力,涵蓋整車、批量、零散和集裝箱業(ye) 務,日均業(ye) 務量可達27.7萬(wan) 噸,占到貨場到發量的22%,潛在需求日均98萬(wan) 噸。這個(ge) 數字極為(wei) 可觀!   

2、建立了適應鐵路兩(liang) 段服務的信息係統。

在鐵路的下一步計劃中,還將建立公鐵聯運物流服務平台。以95306為(wei) 入口,通過固定和移動客戶端應用,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建成公鐵兩(liang) 種運力分工合作的多式聯運配貨平台。   

(七)、創新合作模式,實現共贏共享發展。

中國鐵路總公司實施的“總對總”戰略,直接與(yu) 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大型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總部簽訂戰略協議,為(wei) 製造企業(ye) 提供覆蓋全國的全程運輸服務。目前,鐵路總公司已與(yu) 海爾、格力、茅台、農(nong) 夫山泉、達能等各企業(ye) 開展了總部間戰略合作。

最後,作為(wei) 多式聯運的標誌性發展,16家全國首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已經落地。聯運是物流業(ye) 的必然選擇,順利的話,明年很可能會(hui) 開展第二批試點工作,這對於(yu) 公路運輸,也是暗藏機遇的。

多式聯運的發展有望促進行業(ye) 的科學分工。對於(yu) 1000公裏以上的長途運輸,鐵路一定是更具優(you) 勢的。在治超以後,長途車的貨物流向會(hui) 去哪裏?如果治超當真嚴(yan) 格落實,我們(men) 是不是應該看見鐵路貨運量更大的爆發呢?對於(yu) 公路運輸者來說,長途運輸可能會(hui) 趨於(yu) 鐵路或是甩掛,短途散戶基於(yu) 承接鐵路貨物的配送,趨於(yu) 整合。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