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15 09:40:13 經濟參考報

李敖和他的團隊已經超過24小時沒合眼,雖然他們(men) 的工作並不需要和訂單進行直接接觸,但作為(wei) 百世供應鏈的後台技術人員,他們(men) 需要保證平台的流暢運營。數據顯示,百世集團“雙十一”訂單達到4500萬(wan) 單,其中百世快遞3700萬(wan) 單,供應鏈倉(cang) 儲(chu) 800萬(wan) 單,為(wei) 去年同期的1.5倍。
剛剛過去的2016“雙十一”狂歡再度刷新紀錄。據星圖數據監測,16家電商平台“雙十一”交易規模約為(wei) 1770億(yi) 元。其中,阿裏天貓“雙十一”實現1207億(yi) 元銷售額,同比增長32%,京東(dong) 、蘇寧、國美也分別同比增長59%、210%、268%。
在此背景下,“雙十一”成為(wei) 物流業(ye) 一年一度的大考,“爆倉(cang) ”現象頻繁見諸報端。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雙十一”當天,全國各郵政、快遞企業(ye) 共處理快件2.51億(yi) 件,同比增長52%;全國主要電商企業(ye) 共產(chan) 生快遞物流訂單3.5億(yi) 件,同比增長59%。
此外,根據國家郵政局初步預計,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ye) 處理的郵件(快件)業(ye) 務量將超過10.5億(yi) 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5%。經大數據分析預測,“雙十一”期間發件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別為(wei) 浙江、廣東(dong) 、江蘇、福建、上海、北京、湖北、安徽、河北、河南;預計縣域以下快遞業(ye) 務量將出現雙向高峰;跨境電商每天產(chan) 生的快遞業(ye) 務量將超過1000萬(wan) 件,比去年同期增長5倍。此外,“雙十一”期間,快遞公共服務站、智能快件箱、末端代投網點等多樣化末端服務方式,將承擔約10%的投遞任務。
以百世供應鏈上海一號倉(cang) 為(wei) 例,“雙十一”高峰時需要處理的訂單量是平時的150倍,人員也從(cong) 平常的200人增加到2300人左右。據了解,百世供應鏈上海一號倉(cang) 麵積超過6萬(wan) 平方米,是李寧、聯合利華的總倉(cang) 。
百世匯通總裁兼CEO周韶寧表示,對每個(ge) 物流企業(ye) 來說,每年的“雙十一”都是挑戰。但挑戰歸挑戰,它的增長也在推動物流業(ye) 不斷思考,不斷創新。“從(cong) 一開始的係統建設、平台建設、到後來的轉運中心風暴自動分揀係統以及智能化倉(cang) 儲(chu) 機器人”,百世集團一直都在“雙十一”的考驗下不斷前進。
事實上,在連年“爆倉(cang) ”的推動下,電商物流端口也在不斷提高分揀效率。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6年,物流快遞行業(ye) 的發明專(zhuan) 利已超之前兩(liang) 年的總和。
據悉,蘇寧方麵首次啟用了第四代智慧物流倉(cang) 庫“蘇寧雲(yun) 倉(cang) ”,通過采用ASRS和Miniload高密度存儲(chu) 、旋轉庫貨到人揀選等智能倉(cang) 儲(chu) 物流設備,幫助物流企業(ye) 提高生產(chan) 效率、降低人工出錯率。蘇寧物流副總裁姚凱表示,蘇寧雲(yun) 倉(cang) 日處理包裹可達181萬(wan) 件,是同類倉(cang) 庫處理能力的4.5倍以上。
而百世1號倉(cang) 此次使用的智能化倉(cang) 儲(chu) 機器人顛覆了傳(chuan) 統倉(cang) 庫“人找貨、人找貨架”的陳舊模式,實現了“貨找人、貨架找人”。機器人在接收到訂單後,通過百世智能係統選取的最優(you) 路線駛向存放貨品的貨架,並將其從(cong) 巨大的倉(cang) 儲(chu) 區搬運至員工配貨區。配貨員隻要等貨架搬到麵前,從(cong) 電腦提示的貨位上取下所需商品即可,全程不需要走動。在有效降低人工勞力強度的同時也大幅縮短了配貨時間。
為(wei) 提高運作環節的效率,節約分揀人工成本,百世集團還自主研發了風暴自動分揀係統。
百世物流科技市場銷售部總監錢凱南表示,百世風暴自動分揀係統融合了大數據分析、雲(yun) 計算、智能終端、圖像處理等多種技術,快件在分揀線上通過係統掃描,就會(hui) 按照末端地址自動進入各個(ge) 不同的袋子中。據介紹,該係統可以將包裹分揀準確率從(cong) 全人工分揀的80%提高到99.9%以上,分揀效能提升4倍。
另一家企業(ye) 中通也首次投入使用了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分揀係統,一小時最快能處理23000件包裹。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則表示,“雙十一”的快速發展推動了物流企業(ye) 的快速升級,今年爆倉(cang) 現象明顯減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快遞業(ye) 依然麵臨(lin) 著實名製形同虛設、暴力分揀等頑疾。
今年6月1日起,《快遞安全生產(chan) 操作規範》正式實施,根據該規定,寄包裹時,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若收件人本人無法簽收,經收件人(寄件人)允許,可由其他人代為(wei) 簽收;代收時,快遞員應核實代收人身份,並告知代收人代收責任。但規定施行近半年依然形同虛設。另外,由於(yu) 快件量大幅增長,分揀壓力不斷提升,暴力分揀也再度呈上升趨勢。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