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09 10:08:04 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每搬一次家都會(hui) 傷(shang) 筋動骨、損失慘重,不少人因此退出物流行業(ye) 。鄭州“金三角”區域物流搬遷,再次引發關(guan) 注。物流頻繁搬家,背後有什麽(me) 深層次的原因?
一邊是傷(shang) 筋動骨的頻繁拆遷,物流人有苦說不出,恨嫁心切;一邊是諸多大型物流園區一直存在的招商難,尋覓佳婿不成。這是當下物流行業(ye) 供需錯頻的無奈現實。什麽(me) 原因導致物流園區和物流公司難以對接?現有的物流園區又有什麽(me) 樣的優(you) 缺點?究竟什麽(me) 才是安穩的物流園呢?
【搬遷原因】
政府規劃、產(chan) 業(ye) 變遷
城市擴容
物流人最害怕的兩(liang) 個(ge) 字,是“搬家”。搬家,意味著建好的園區從(cong) 此廢棄,投入的建設成本多半打水漂;意味著客戶會(hui) 大量流失,再把創業(ye) 伊始經曆過的重新經曆;意味著卷起鋪蓋重尋安身之地,開啟另一次漂泊之旅。物流頻繁搬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麽(me) ?
1.政府規劃
“物流搬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政府規劃。”华体会体育客服电话多少常務理事、河南省物流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副主任、河南工業(ye) 大學副教授王焰說,鄭州很多物流企業(ye) 或物流園區,都是租賃非物流用地建廠房,或直接租賃別人的廠房。“這裏原本就沒有規劃物流園區,搬遷是早已注定了的。”
“金三角”區域的物流,大多是租用“村外土地”,政府的“合村並城”規劃實施時,它們(men) 就首當其衝(chong) 要拆遷。
“這類物流企業(ye) 或物流園區,大多是在交通便利的區域自發集聚的,沒有經過統一規劃,具有小散亂(luan) 差弱的特點。”他說。
2.產(chan) 業(ye) 變遷
王焰說,另外一個(ge) 重要原因,是鄭州批發市場的外遷。
“省內(nei) 很多公路物流,本來就是服務於(yu) 批發行業(ye) 的,批發市場外遷,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ye) 也必然會(hui) 外遷。形成集聚效應,才能更好地服務市場。”王焰舉(ju) 例說,鄭州南區崛起的華南城,就帶動了一大批物流企業(ye) 南遷。而據河南商報記者了解,不少物流企業(ye) 有意向在龍湖鎮、郭店鎮等處拿地建物流園區。
3.城市擴容
“城市擴容也是物流搬遷的原因。”王焰說,近些年鄭州城區的框架不斷拉大,可能原本是物流用地,後來也因為(wei) 城市發展需要改為(wei) 其他用地。
“物流大多集中在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郊區,但鄭州這幾年發展很快,原本的郊區也成了市區。物流在這種情況下搬遷,也是城市快速發展造成的。”他解釋。
【難處】
拿地難是物流心頭之痛
據記者了解,此次“金三角”物流搬遷,不少物流企業(ye) 已經選好地點,準備拿地自建園區。
比如,黑豹物流發布“告客戶書(shu) ”稱,黑豹物流搬遷過程中業(ye) 務正常開展,今年年初已購置200餘(yu) 畝(mu) 土地進行新場建設,預計將於(yu) 2016年12月投入使用。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物流都有條件自建園區。王焰分析認為(wei) ,物流自建園區麵臨(lin) 幾大問題,其中的核心問題就是“拿地難”。
“很多小物流企業(ye) ,所需要的經營場地不大,但這麽(me) 小的物流地塊基本沒有;動輒上百畝(mu) 的地塊,又買(mai) 不起;即便能買(mai) 得起,這塊地又不一定有資格拿。”王焰說,不少拿不到地的小物流企業(ye) ,還會(hui) 選擇臨(lin) 時租賃的老路,麵臨(lin) 的仍是漂泊不定。
資金跟不上,是自建園區另一大問題。拿到了地缺少建設資金,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也有個(ge) 別物流企業(ye) 拿不到地,轉而從(cong) ‘二道販子’手中拿地,大大增加了物流經營成本。”他說。
大多數物流,還麵臨(lin) 經營理念和模式陳舊、同質化的問題。“經營方式沒有實現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競爭(zheng) 力不強,規模上不去,無力轉型,到頭來還是會(hui) 被淘汰出局。”他說。
【影響】
物流行業(ye) 集中度越來越高
“其實,就整個(ge) 物流行業(ye) 來說,搬遷有時也帶來行業(ye) 洗牌。”王焰說,一個(ge) 人、一張桌、一部電話就能幹物流的時代已經過去,公路物流行業(ye) 正由小散亂(luan) 差弱向集約化發展,行業(ye) 集中度也會(hui) 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創新力不強、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人才跟不上的物流企業(ye) 要麽(me) 轉型,要麽(me) 被淘汰。
“鄭州的商戶,越來越傾(qing) 向於(yu) 信賴有一定規模、有固定的物流經營用地、注重服務和品牌的物流企業(ye) ,這是一種良性的發展。”王焰支招,物流企業(ye) 想要更好地生存發展,需要做的工作有三項:一是順應趨勢,創新服務理念、服務模式,避免同質化競爭(zheng) 或打“價(jia) 格戰”;二是注重信息化和先進技術的應用,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ang) ;三是“抱團取暖”,加強合作,也可通過資本進行整合並購,實現突圍與(yu) 持續發展。
“不過,行業(ye) 良性發展,並不是物流企業(ye) 單打獨鬥能夠做到的,政府還需要加以引導,創造更好的公平競爭(zheng) 、規範經營的市場環境和產(chan) 業(ye) 集聚與(yu) 集群發展條件,比如合理規劃物流用地,扶持現代物流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做大,打造公路港,注重不同運輸方式的協同配合等。”他說。
河南省交通物流協會(hui) 秘書(shu) 長史強說,不少物流園區也有許多不足,如機械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等問題,這就要求物流園區管理者積極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管理水平及技術含量,物流行業(ye) 的誠信體(ti) 係建設也迫在眉睫。
【失衡】
物流園愁娶,物流公司愁嫁
一次次的搬遷讓許多物流人身心俱疲,而與(yu) 此對應的是許多大型的物流園區招不進商,引不來資。
史強說,一些大型的物流園對入駐企業(ye) 的投資強度、容積率和稅收要求比較高,把很多本土企業(ye) 拒之門外。省內(nei) 大部分物流企業(ye) 都是中小型的,沒有經濟實力和能力進駐。
“許多物流企業(ye) 像沒爹沒娘的孩子,行業(ye) 管不了,政府不搭理,日子非常艱難。加上批發市場外遷、經濟下行等,很多都幹不下去了。”他稱,一些有經濟實力的本土企業(ye) 想進駐大型物流園區,就要給符合條件的企業(ye) 交錢,然後以他們(men) 公司的名義(yi) 入駐。這在無形中給本土物流企業(ye) 增加了負擔。
王焰說,鄭州航空港區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對進駐物流項目要求高,如智慧型、金融類、快遞等依托機場的企業(ye) 。“物流企業(ye) 沒法過去,因為(wei) 他們(men) 的客戶都在大型的批發市場集聚地。”
另一方麵,眾(zhong) 所周知,市場是先有“市”後有“場”,一些物流園區在規劃時沒有與(yu) 當地的人文文化、本土文化和行業(ye) 發展文化結合起來,再加上配套設施不完善,造成物流園區有“場”無“市”。很多企業(ye) 不願往裏邊搬,物流園區招商成功率低。
“還有很多有經濟實力的公司拿到物流園區地塊後,因為(wei) 拿地成本高,就做成物流地產(chan) 或批發市場了。國內(nei) 最早出現的物流園區,後來都逐漸變成了物流地產(chan) 和批發市場了。”史強說。
【出路】
哪裏才是物流人安穩的“家”
雖然許多物流公司和物流園區都麵臨(lin) 尷尬的處境,但是鄭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交通網絡,也給了物流企業(ye) 和物流園區很大發展信心。
而經曆了一次次的搬家和拆遷,越來越多的物流人在思考一個(ge) 問題:究竟什麽(me) 才是安穩的物流園?
“最主要的,是看與(yu) 政府規劃是否匹配。”鄭州傳(chuan) 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春波說,鄭州市未來物流園區的發展趨勢是向東(dong) 南區遷移,比如九龍鎮、四港聯動大道、華南城、華商匯附近區域及南曹鄉(xiang) 區域。
史強持同樣的看法:“一定要符合政府規劃,符合政策要求。要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在規劃中指定的地方選址紮根,不要嫌麻煩、成本高。鄭州的國際物流園區、航空港區、華南城、華商匯、五洲城等都是政府指定的物流外遷地。”
除了上述地點,鄭州還在積極規劃許多大的物流項目。王焰告訴記者,除了南邊,萬(wan) 三公路以東(dong) 規劃了2000多畝(mu) 的大型物流基地;黃河以北的焦作武陟、新鄉(xiang) 平原新區和原陽縣,也在積極對接鄭州的物流產(chan) 業(ye) 。
“規劃一般相對固定,能給物流人一個(ge) 安穩的‘家’。如果抱著僥(jiao) 幸心理,想著不行再搬,是會(hui) 吃大虧(kui) 的。有些物流企業(ye) 經常搬家,最後被拖垮,讓人扼腕歎息。”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稱,地理位置是否優(you) 越、交通是否便利、離客戶遠近和租金的高低等,也是衡量物流園區優(you) 劣的重要指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