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作為農村電商的配套設施,農村物流短板亟待解決

發布時間:2016-10-21 09:29:09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是電商的標配,但是在當前的背景下,農(nong) 村電商的物流短板亟待解決(jue) 。

據國家統計局相關(guan) 數據顯示,農(nong) 村市場有將近6成的居民認為(wei) 收遞快件不方便,物流配送成為(wei) 了讓農(nong) 村消費者很頭疼的事情。即使現在郵政、順豐(feng) 等主要快遞企業(ye) 的營業(ye) 網點鋪展到了農(nong) 村,但也隻是集中在縣城,且網店的布局較為(wei) 零散,並不集中。我國農(nong) 村的散居、地域廣闊等特點,尤其是近年來農(nong) 村因為(wei) 城鎮化導致的農(nong) 村空心化,物流的瓶頸特點表現的更為(wei) 突出。即使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浙江農(nong) 村,快遞公司,不管是順豐(feng) ,還是“四通一達”,基本上還無法覆蓋到村一級。物流的短板嚴(yan) 重製約了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

作為(wei) 農(nong) 村電商的配套設施,農(nong) 村物流短板亟待解決(jue)

作為(wei) 農(nong) 村電商重要配套設施的物流,其存在的瓶頸可歸結為(wei) 以下幾個(ge) 方麵:

1、物流成本高。我國農(nong) 村居民散居的特點較為(wei) 突出,交通不暢,道路設施相當不完善。雖說2009年前後,國家實行了“村村通公路”的戰略,其作為(wei) 一項惠民政策的重要落腳點,已經使中國農(nong) 村的交通狀況大為(wei) 改善,但是“村村通”並不意味著“戶戶通”。而電商對於(yu) “戶戶通”的物流配套要求是相當高的。盡管中國農(nong) 村“村村通”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就是“戶戶通”,例如對於(yu) 隻有幾戶人家的小村莊是這樣,但是對於(yu) 一個(ge) 戶數較多的自然村落而言,二者就不是一個(ge) 同等的概念。

另外,各個(ge) 收貨點之間路途遙遠且道路不暢,道路也多為(wei) 田間土路,快遞員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和幾倍的力氣才能保證商品完好無損的到達消費者手中,這個(ge) 派送的過程相當費時費力。所以很多快遞公司不願意接手農(nong) 村地區的物流訂單,例如有很多快遞公司明確了諸如西藏、新疆、內(nei) 蒙古等偏遠地區不送貨,很多淘寶賣家都會(hui) 在店鋪中明確標明對於(yu) 一些偏遠地區不包郵甚至不送貨。農(nong) 村物流成本的高企讓很多快遞公司望而卻步,農(nong) 村電商的物流瓶頸狀況凸顯。

2、農(nong) 村空心化。城鎮化讓農(nong) 村的青壯勞力紛紛掘金城市,城市成為(wei) 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吸納的市場。但是,城鄉(xiang) 二元結構的存在,使得掘金城市的農(nong) 村勞動力很難獲得城市認同,例如戶籍製度。戶籍門檻等限製間接讓農(nong) 村的留守兒(er) 童和老人數量不斷增加,農(nong) 村空心化的現象極為(wei) 突出。有的農(nong) 村居民現在多為(wei) 留守老人和兒(er) 童,農(nong) 村青壯年或在城市務工,或外出求學。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依靠下地耕作或者貧困救助、子女提供微薄經濟來養(yang) 活自己,因而沒有多餘(yu) 的閑錢進行網購。據調查,40歲以上的網購人數占網購總人數的8.5%,而農(nong) 村的比例更低(詳見:《農(nong) 村網購業(ye) 態的分析》,火曉慧、華潔、符雨征、吳啟帆,經濟研究,2015年第三期。)。農(nong) 村電商所依托的基本的青壯年人力資源供需失衡,空心化的農(nong) 村不具備接受電商這種新型商業(ye) 模式的浸入;另外,空心化的農(nong) 村使得政府在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上,資源投入意願減弱,資源投入力度降低,所以間接讓有誌於(yu) 開掘農(nong) 村市場的電商企業(ye) 望而卻步,物流瓶頸就是這種狀況的突出說明。這種情況加大了農(nong) 村電商在農(nong) 村的普及和推廣的難度。

3、互聯網具有的“普惠”特點還沒有體(ti) 現出來。互聯網是一種輕型的商業(ye) 配套,可以鏈接不同行業(ye) ,可以衍生出多種的商業(ye) 模式,也可以延伸出多樣化的管理模式,所以互聯網似乎具有了改造一切商業(ye) 形態並重塑或新建商業(ye) 模式的能力,“普惠”的特征較為(wei) 突出。農(nong) 村電商因為(wei) 處於(yu) 開墾的初級階段,幾乎所有的投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普惠”——非但沒有顯現出來,反而對於(yu) 當地政府而言,增加了當地的財政負擔,畢竟“普惠”是電商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的。物流作為(wei) 電商企業(ye) 的標配設施之一,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所以各級政府在麵對這些困難的時候,有時候也是裹足不前,影響了“普惠”的體(ti) 現。

盡管中國農(nong) 村因為(wei) 地域特色,每個(ge) 村莊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特點,阻礙了物流作為(wei) 農(nong) 村電商的重要配套設施在農(nong) 村的鋪展,但是各大物流巨頭紛紛瞄準了農(nong) 村電商市場這個(ge) 新型的藍海,進而努力克服布局農(nong) 村物流的困難,都期望在農(nong) 村電商市場這個(ge) 大蛋糕上分得較大的比例,所以爭(zheng) 奪農(nong) 村物流市場份額的大戰硝煙彌漫。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