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14 09:23:12 國際商報

物流績效是保持經濟增長和提升國家競爭(zheng) 力的核心。各國的決(jue) 策者都意識到物流對發展的重要性。無論是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ti) ,還是越南、印度尼西亞(ya) 等發展中國家,均將一體(ti) 化、可持續物流視為(wei) 經濟增長的引擎,並使其有效融入全球價(jia) 值鏈。自2010年以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巴西、芬蘭(lan) 、印度、馬來西亞(ya) 、挪威、菲律賓、新加波、南非、瑞典、泰國和越南等國的專(zhuan) 家,組成物流績效國際觀察團,共同商議如何提高國家層麵的物流績效,以推動本國和全球經濟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物流業(ye) 發展有了長足進步,成為(wei) 世界物流大國,但物流效率尚未達到較高水平,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未完全發揮。低效率的物流係統不僅(jin) 增加了全社會(hui) 的交易成本,也增加了全社會(hui) 的物流費用,製約了中國產(chan) 業(ye) 由大變強、貿易由大變強。
國民經濟高效運行要求提升物流績效。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取決(jue) 於(yu) 人員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效率,以及這些“流”的組合效率。要保障中國經濟高效運行,需要充分發揮物流業(ye) 作為(wei) 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紐帶作用,使生產(chan) 、流通、消費彼此高效銜接,良性互動發展。經濟結構變化、發展方式轉變、增長動力轉換的“新常態”,要求改變物流運作模式,提升全社會(hui) 物流績效。
物流市場運行與(yu) 發展要求提升物流績效。近年來,中國物流市場的發展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態勢,中國物流業(ye) 2013年的市場規模達1.59萬(wan) 億(yi) 美元,占全球的18.6%,位居全球第一。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倉(cang) 儲(chu) 、物流園區等物流基礎設施規模迅速擴大,物流技術水平也有明顯提升。但與(yu) 之相應,中國的物流績效並未有顯著提高。著眼未來,中國物流市場規模將保持較快發展,物流市場進一步細分,相應要求物流績效加快提升。
深入研究中國物流績效的提升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雖然中國物流業(ye) 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總體(ti) 效率不高和績效不佳的問題亟待破解:
中國物流績效與(yu) 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2014年3月20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的《物流績效指數》,中國位居世界第28位。該報告自2007年以來一共發布四次,中國位居2007年的第30位,2010年的第27位,2012年的第26位和2014年的第28位,在中等收入國家中排名第二,但與(yu) 七大工業(ye) 國(G7)相比有著一定的差距,且差距較大。據《2014~2019年中國冷鏈物流行業(ye) 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顯示,每年僅(jin) 水果、蔬菜等農(nong) 產(chan) 品在采摘、運輸、儲(chu) 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就達25%~30%,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近兩(liang) 億(yi) 人的基本營養(yang) 需求。
中國的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例較高。2014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為(wei) 16.6%,雖然比前幾年18%的比例有所下降,物流績效有所提高,但這一比例不僅(jin) 高於(yu) 眾(zhong) 多發達國家(9%),也高於(yu) 亞(ya) 太(13%)和南美國家(12%)的平均值。與(yu) 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物流成本要高4億(yi) ~5萬(wan) 億(yi) 元。
中國的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終成本的比率較高。2014年5月29日,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發布的《馬士基集團在中國影響力報告》顯示,在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終成本的10%~15%,在發展中國家,各種低效現象導致物流成本顯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對中國的製造商而言,物流成本可高達生產(chan) 成本的30%~40%。
物流供需矛盾突出。中國物流市場供給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粗放式經營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部分傳(chuan) 統物流產(chan) 能過剩,低端物流服務競爭(zheng) 激烈,高水平、定製化、高效率的物流服務嚴(yan) 重缺乏。工業(ye) 企業(ye) 物流效率不高。隨著工業(ye) 化的縱深,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傳(chuan) 統物流轉型緩慢的問題突出,電子商務物流發展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jue) 。
國際物流相當薄弱。中國已經與(yu) 全球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聯係,但至今尚未形成全球物流體(ti) 係,與(yu) 發達國家“買(mai) 全球、賣全球、連全球、遞全球”的差距很大;同時,在跨境物流方麵,也存在時效不高、信息不暢等問題。
在中國經濟結構重大調整、發展方式重大轉變和大規模全球化的背景下,係統分析影響中國物流績效的關(guan) 鍵因素,提出改善全社會(hui) 物流績效的總體(ti) 思路和途徑,是一項意義(yi) 重大又迫在眉睫的課題。
特別是要把改善物流績效和物流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物流戰略與(yu) 政策要緊緊扣住物流業(ye) 服務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統籌國際國內(nei) 的要求,以“完善網絡,優(you) 化結構、提高效率、提升能力、資源整合、聯動發展、節能環保、惠及民生”為(wei) 著力點,以體(ti) 製機製和政策優(you) 化為(wei) 保障,努力推動物流業(ye) 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我們(men) 必須有更大、更廣、更遠的視野,來推動中國的物流現代化進程。所謂“物流現代化”,基本內(nei) 涵包括物流理念和模式現代化、物流基礎設施現代化、物流組織運營現代化、物流市場現代化、物流要素與(yu) 技術裝備現代化、物流管理體(ti) 製機製現代化和物流可持續發展。物流業(ye) 現代化意味著完善的社會(hui) 化、專(zhuan) 業(ye) 化物流服務體(ti) 係,高效強大的組織化、網絡化、一體(ti) 化物流運作能力,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業(ye) 務流、價(jia) 值流的融合統一,以及對全程流動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製,使物流的各項基本功能達到有機結合,整個(ge) 過程達到係統最優(you) ,使全社會(hui) 物流費用占GDP的比例在9%以下,其最終目的是實現全社會(hui) 物流效益最大化。中國物流業(ye) 現代化程度還很低,任重道遠。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