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快遞包裝向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方向轉變

發布時間:2016-10-13 09:32:50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隨著網購的快速發展,快遞業(ye) 包裝材料不環保、浪費驚人、汙染環境等問題引起關(guan) 注。近日,國家郵政局出台了《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快遞業(ye) 包裝要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等方麵取得明顯效果。快遞業(ye) 過度包裝造成哪些危害、《實施方案》將從(cong) 哪些方麵大力推進綠色包裝?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和業(ye) 內(nei) 人士。
  網購包裝浪費驚人
  目前,部分電商和快遞公司大量使用劣質、不環保的包裝材料,不僅(jin) 難以降解、汙染環境;同時,更可能危害人體(ti) 健康。“一些企業(ye) 出於(yu) 成本考慮,采購質量低劣的塑料袋,這些劣質塑料袋氣味刺鼻,部分人群接觸時甚至會(hui) 皮膚過敏,這是為(wei) 什麽(me) 要實現綠色化的重要原因。”北京印刷學院青島研究院副院長朱磊說。
  據介紹,當前二次包裝、過度包裝導致浪費嚴(yan) 重。“電商、快遞對於(yu) 包裝尺寸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目前的包裝紙箱設計往往不符合實際使用情況,經常出現‘大材小用’現象,造成浪費。同時,大部分商品的包裝設計依然是為(wei) 了滿足商超銷售需求,快遞運輸的需求一直沒有受到重視。許多電商商家為(wei) 了保護商品進行了二次包裝,造成大量包裝浪費。此外,過度使用膠帶不僅(jin) 浪費材料,也致使後續的包裝回收利用困難重重。這是提出減量化目標的重要原因。”朱磊說。
  按2015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206億(yi) 件核算,初步估算全年消耗編織袋29.6億(yi) 條、塑料袋82.6億(yi) 個(ge) 、包裝箱99億(yi) 個(ge) 、膠帶169.5億(yi) 米、緩衝(chong) 物29.7億(yi) 個(ge) 。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這些材料幾乎都沒有回收,浪費嚴(yan) 重,這是《實施方案》提出可循環化的重要原因。
  打出治理“組合拳”
  目前,電子運單作為(wei) 快遞業(ye) 科技創新和實現快遞包裝減量化處理的重要載體(ti) 日趨普及。截至2015年年底,主要品牌快遞企業(ye) 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超過60%。《實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快遞業(ye) 電子運單使用率年均提高5%,到2020年這一比率要達到90%以上,大幅降低麵單紙張耗材用量。
  朱磊認為(wei) ,與(yu) 紙製快遞運單相比,電子運單具有處理效率高、生產(chan) 成本低、環保效果好、用戶權益得以更好保障等特點,電子運單規格尺寸僅(jin) 為(wei) 紙製運單的一半,相比紙製運單,電子運單的紙張用量整體(ti) 減少70%以上。同時,《快遞電子運單》郵政行業(ye) 標準還對電子運單的用紙和用膠的環保性能提出限製要求,更加有利於(yu) 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郵政管理部門將通過監督,全麵推廣應用電子運單技術,確保目標實現。”朱磊說。
  同時,《實施方案》明確,“十三五”期間,力爭(zheng) 在重點企業(ye) 、重點地區的快遞業(ye) 包裝綠色發展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hui) 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ti) 係。具體(ti) 而言,通過支持企業(ye) 研發生產(chan) 可循環使用和可降解的包裝材料、鼓勵快遞和電商企業(ye) 使用綠色包裝新材料新產(chan) 品,來加快快遞業(ye) 包裝綠色化發展;通過鼓勵企業(ye) 減少快件包裝用料、鼓勵企業(ye) 探索簡約包裝減少二次包裝,來鼓勵快遞業(ye) 包裝減量化處理;通過推動建立健全包裝物回收體(ti) 係,來探索快遞業(ye) 包裝可循環使用。可謂打出了治理“組合拳”。
  朱磊表示,在科技和法律建設方麵,《實施方案》對電商企業(ye) 、快遞企業(ye) 和包裝企業(ye) ,以及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快遞綠色包裝相關(guan) 要素的各自定位和功能做了清晰界定。比如在推進包裝物減量化方麵,鼓勵企業(ye) 使用電子運單、中轉箱和籠車等裝備,利用大數據技術,優(you) 化運輸、存儲(chu) 和配送的流程,從(cong) 而減少包裝物的使用量。關(guan) 於(yu) 快遞包裝回收,《實施方案》從(cong) 政策法規上將包裝物回收和再利用等納入《快遞條例》和《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實際操作上,將主要通過建立社會(hui) 化的快遞包裝物回收體(ti) 係,在源頭上鼓勵快遞企業(ye) 使用易於(yu) 回收的包裝物,推動包裝物的生產(chan) 方、使用方和終端消費者共同參與(yu) 包裝分類和回收。
  《實施方案》要求,“十三五”期間基本建立快遞業(ye) 包裝治理體(ti) 係,並將其細化為(wei) 強化快遞業(ye) 包裝日常監管、製定修訂快遞業(ye) 包裝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等12項具體(ti) 任務,後續還將推出具體(ti) 實施細則和開展試點工作。由於(yu) 綠色包裝有利於(yu) 各大企業(ye) 降低成本,目前企業(ye) 參與(yu) 積極性較高。“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方案》對快遞業(ye) 科技創新提出了較高要求,要求快遞業(ye) 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綠色包裝材料方麵的研究,要成立快遞業(ye) 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基地,推動一批包括綠色包裝新設計、新材料和新功能在內(nei) 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這一舉(ju) 措將形成社會(hui) 合力,加強快遞綠色包裝的力度和科學性。”朱磊說。
  快遞公司積極響應
  圓通快遞CEO相峰說,2015年圓通快遞使用包裝箱數量達到幾十萬(wan) 個(ge) ,並建立了700餘(yu) 項標準、製度和流程,覆蓋管理、運營、服務和安全等多個(ge) 領域,其中包括快遞包裝方麵的標準。“圓通將根據國家郵政局製定的行業(ye) 標準及公司標準,進行內(nei) 部考核。包裝回收問題涉及專(zhuan) 業(ye) 的第三方機構、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等,圓通將加大宣傳(chuan) 力度”。
  百世快遞運營總監錢衛告訴記者,他們(men) 將聯合業(ye) 內(nei) 共同探討優(you) 化電子運單信息內(nei) 容布局,盡量減小紙張尺寸、降低紙張消耗;同時將推動使用環保快遞包裝材料,盡可能減少資源浪費,同時通過使用多次複用包裝材料降低總使用量;在包裝材料回收方麵,推動按標準進行分類回收處理,對快件包裝所用到的紙箱、編織袋、膠帶等包裝材料在末端分撥操作環節及派送環節加大二次利用力度,同時在各個(ge) 操作節點強化對各類包裝材料按標準及規範回收的宣傳(chuan) 引導,並同步加強監控管理和考核。
  據了解,申通快遞已經在部分網點試用新型環保材料製成的封套和塑料袋,其具有無汙染、可溶性強特點,加上專(zhuan) 利設計,可實現回收和循環利用。順豐(feng) 快遞也在中轉場逐步以可重複使用的帆布袋代替編織袋。經測試,一條帆布袋能夠重複使用約20次、成本為(wei) 15元左右,平均使用成本可以降到0.75元/條甚至更低。同時,順豐(feng) 的紙箱、文件封、運單、貼紙均采用可100%降解的材質,順豐(feng) 也正在推廣使用蜂窩箱代替原木包裝,每年可節約原始木材約360噸。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