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請求增加煤礦供應 煤炭去產能遇“增產”難題
發布時間:2016-09-23 11:54:27 北京商報

在我國不斷打出鋼鐵、煤炭去產能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兩大行業產量均出現下降,但由此又引發了新的難題。近日,業內一直盛傳,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一份文件,請求煤礦增加供應數量,兌現原本合同上協定的供應,保障鋼鐵企業的正常生產。為此,記者向中鋼協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亦未否認此事。不過仍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做法與我國去產能的大形勢相悖,國家不能為了鋼廠的利益而做出讓步。
據中鋼協遞交的文件顯示,近兩個月來,我國煤炭供應緊張,大量鋼鐵企業煤炭庫存偏低,部分鋼鐵企業的煤炭庫存幾乎已經沒有了供應源,冬儲將至,鋼鐵企業請求煤礦增加供應量,以保障鋼鐵產量。
對此,“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表示,現在鋼鐵企業的焦煤供應確實非常緊張,加之最近鋼鐵價格下降,但焦煤等原料的價格卻一路看漲,部分鋼鐵企業利潤減少,甚至已經開始出現虧損。
然而有業內人士卻更為明確地表達了意見,認為鋼企的生存應該由市場決定。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記者,目前煤炭的產量確實在不斷下降,一方麵是由於我國在推進煤炭行業去產能,另一方麵,如果任由煤炭企業產量上升,會導致煤炭價格大跌,煤企生存愈發困難,員工工資也很難維持,而煤炭產量緊缺卻能拉升煤炭價格,讓正規煤企有喘息的機會,即是自救行為,也符合去產能的大勢。
韓曉平稱,為了維持行業良性運轉,即使鋼鐵企業有冬儲的習慣,也不應該一味要求增加煤炭產量,“現在我國鋼鐵去產能任務完成情況不是很樂觀,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關閉小型鋼企和去產能上,不應該也不可能給鋼企增加產量”。
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全國鋼鐵去產能僅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7%,其實鋼鐵業不僅產能沒有大幅降低,產量也一直保持增長。今年8月,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21.2萬噸,環比7月增長5.7萬噸/日,漲幅2.6%;8月全國生鐵產量6019萬噸,同比增長3.6%;粗鋼產量6857萬噸,同比增長3%;鋼材產量9791萬噸,同比增長4%。但韓曉平表示,煤炭去產能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在此刻放開煤炭產量,之前做的努力就功虧一簣了。他建議,我國還要在未來3個月內核查並清除過剩煤炭產出設備,做好員工安置工作,確保煤炭完成去產能的年度目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