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31 09:43:09 經濟參考報

“家裏用什麽(me) 品牌,你還能根據性價(jia) 比精挑細選,單位的就隻能按照采購目錄定了。”西北某省一家廳級單位采購負責人告訴記者,單位要采購一批空調,在采購過程中,格力、海爾等性價(jia) 比更高的品牌因不在目錄中,單位不能采購,最後隻能根據采購目錄選擇了一個(ge) 不常見的品牌。
隨著近年來我國政府采購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有效推行,各地政府采購日趨規範嚴(yan) 格。但記者近日在多地采訪發現,政府采購中存在的“圍標”“權錢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並沒有被徹底遏製,各種尋租手法不斷翻新且愈加隱蔽。在政府采購所涉及的市場中,參與(yu) 競爭(zheng) 的企業(ye) 往往靠的並不是自身的實力,而是過硬的“關(guan) 係”和能夠吃透各類“潛規則”的“八麵玲瓏”。
部分單位想盡辦法規避集中采購
記者了解到,為(wei) 規避集中采購的監管,一些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ye) 在做采購時,往往將一個(ge) 采購單子分解成多批、多次采購,化整為(wei) 零。
江西某設區市財政局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實行集中采購,有助於(yu)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采購成本,有利於(yu) 加強監督,減少腐敗行為(wei) 。但部分單位卻想盡一切辦法避免集中采購。據統計,該市政府采購中實行集中采購的不到50%。而正常情況下,除去的確不夠集中采購標準、單位可分散采購的之外,這一數字應該是70%至80%。
西北某省的廳級單位采購負責人也表示,相對於(yu) 集中采購,分散采購由於(yu) 在相對封閉的一家單位內(nei) ,人為(wei) 操作的空間更大。他告訴記者,以采購電腦為(wei) 例,如果采購標準不超過6000元,同時限定主要的技術參數,采購方往往會(hui) 選擇實際價(jia) 格不到5000元,但最後成交價(jia) 將近5800至5900元的電腦,“這一價(jia) 差空間拉得越大,采購方和供貨商合謀獲利的空間就越大”。
今年4月,廣西發改部門於(yu) 2013年采購的部分節能監察儀(yi) 器設備,被曝存在仿冒進口產(chan) 品、質量不合格、無資質證明等諸多問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名為(wei) 美國鼎翼(APEXWING)的中標產(chan) 品,其進口身份成疑,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也查不到該品牌產(chan) 品的相關(guan) 信息。
廣西壯族自治區節能監察中心副主任程正椿表示:“兩(liang) 款美國鼎翼生產(chan) 的照度計誤差值偏離最高達到27.8%,嚴(yan) 重超出國家誤差值最多偏離8%的規定。”
此外,單位隻能根據上級采購中心提供的技術參數選擇采購,至於(yu) 買(mai) 回來的產(chan) 品實際使用情況如何,“就隻能憑運氣”。
某中央事業(ye) 單位2015年通過上級采購中心采購了一批電腦,然而,買(mai) 回來的電腦卻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導致大量閑置。這家單位的技術部門工作人員認為(wei) ,集中采購一般按照價(jia) 格最低原則選擇中標品牌,並不考慮產(chan) 品的實用性,這在表麵上看確實降低了成本,但事實上卻造成了新的浪費。
評標專(zhuan) 家成招標環節“公關(guan) 重點”
西部某省一設計單位從(cong) 事招投標工作的張迪告訴記者:“招標環節是‘不拚實力拚關(guan) 係’。沒有提前做好各方麵的充分溝通,沒有建立穩固的關(guan) 係,就別去‘陪太子讀書(shu) ’。”
張迪告訴記者,每一個(ge) 項目他們(men) 都要從(cong) 落地之前就跟進。“正常情況下,誰下手越早誰就越有機會(hui) ,有些政府的項目實際上是‘先上車,再補票’,項目催得急,可能招標流程還沒走,就已經開始動工,‘招標’也就是補全手續,走走流程。要是提前溝通得好,就能拿到這種項目,活兒(er) 都已經讓你幹完了,還怕最後不是你中標?”
近年來,屢屢有政府部門、國企單位的領導因此“落馬翻車”。江西上饒德興(xing) 市紀委監察局2015年9月曾通報一起違規收受“紅包”案例,德興(xing) 市財政局采購辦原主任汪明在家中收受代理公司經理黃某一萬(wan) 元禮金被免職並調離采購辦。根據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jue) 書(shu) ,原陝西省安康市中院院長周建明在主管安康中院工程基建工作期間,收受項目工程承包商財物共計169.3萬(wan) 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6月至8月,江西省委八個(ge) 巡視組分別對17家省屬國有企業(ye) 進行了專(zhuan) 項巡視。巡視組發現,工程項目和物資采購監管不到位,成為(wei) 多數企業(ye) 存在的普遍現象。其中,第六巡視組對三家國企的巡視發現,有的該招標的變相規避招標,有的將應公開招標的設定為(wei) 邀標,有的招標程序流於(yu) 形式,有的大宗物資采購不夠公開透明,有的違反規定簽訂采買(mai) 合同……
此外,某建築企業(ye) 負責人陳斌告訴記者,和業(ye) 主單位搞好關(guan) 係固然重要,但他們(men) 同時還得和評標專(zhuan) 家搞好關(guan) 係。“企業(ye) 的資質都齊全、水平能力也差不多的時候,專(zhuan) 家評分就能直接左右招標結果,評分又沒有什麽(me) 嚴(yan) 格的標準,就看誰的關(guan) 係硬、誰給的紅包多。”
四川省一名曾擔任政府采購評標的專(zhuan) 家也坦言,目前一些投標企業(ye) 采取不正當手段進行“公關(guan) ”的重點,已經逐步從(cong) 黨(dang) 政領導、業(ye) 主單位人員和代理公司轉向了評標專(zhuan) 家,通過賄賂評標專(zhuan) 家左右評標結果,謀取中標資格。
“盡管招投標程序已經相當透明並全程留痕,但專(zhuan) 家為(wei) 實現意圖,在程序合法、環境封閉的條件下,仍有放大自由裁量權、利用招投標漏洞的可能。同時,專(zhuan) 家對事實上違法而程序上合法的結果卻無須承擔法律責任。”上述專(zhuan) 家說。
根據廣西貴港紀檢部門2016年5月的通報,2015年5月工程老板梁某某為(wei) 獲得貴港市婦幼保健院綜合大樓項目,不但向時任貴港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主任、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站站長覃某行賄10萬(wan) 元,還向多名評標專(zhuan) 家各行賄3000元。
為(wei) 了和業(ye) 主單位、評審專(zhuan) 家搞好關(guan) 係,企業(ye) 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我都快成半個(ge) 秘書(shu) 了,一個(ge) 電話就要赴飯局、陪爬山,有時候連接孩子放學這種事兒(er) 都要做。”一位企業(ye) 的負責人說。
張迪也告訴記者,單位給他的提成一般是項目利潤的三成,但除去各方打點的費用,最好時他自己最終能留下的也隻有一成不到。“有時候為(wei) 了維持關(guan) 係,一些利潤較小的項目我還要倒貼錢請客送禮。”他說。
招投標各方心照不宣“圍標”竟成產(chan) 業(ye)
“有時候通過一兩(liang) 句話就能看出政府招標中的‘玄機’,比如招標文件中同時要求企業(ye) 具有多項資質,多半說明這個(ge) 項目已經被人運作了。招標文件看上去越專(zhuan) 業(ye) 越具體(ti) ,門道往往就越多。”陳斌說。
有知情人士表示,政府采購的門道一般出現在製定采購計劃和采購計劃審批環節,部分單位和個(ge) 人因利益相互勾結,在采購計劃、招標文書(shu) 中設置限製性條款或一些不必要的采購要求,確保“特定”的供應商符合條件。這已經是政府招標中各方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操作手法。
有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範圍寬泛”的招標很難運作,隻有將“範圍縮小、標準提高,要求具體(ti) ”,他們(men) 才有操作的空間。換言之,就是要減少招標環節中的“不可控”因素,增加“可控因素”。
一位相關(guan) 人士給記者舉(ju) 了一個(ge) 例子,假設某政府單位招標采購信息化辦公設備。“通過運作,可以讓他們(men) 設定了一些非必要‘門檻’,提高產(chan) 品的報價(jia) 。一款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可能報價(jia) 為(wei) 3000元,如果要求是‘超極本’,具備觸摸式屏幕,對處理器運算能力、硬盤容量、電池續航時間、預裝軟件等方麵又做了具體(ti) 規定,那報價(jia) 就會(hui) 上升到5000元左右,這樣符合該部門政府采購範圍內(nei) 的筆記本型號可能剩下某具體(ti) 品牌中的幾款。如果我是該品牌的大代理商,就能拿到市麵上最低的價(jia) 格,按照政府采購中‘價(jia) 低中標’的原則,就肯定是我們(men) 中標。”
此外,政府采購中的“圍標”行為(wei) 也是行業(ye) 內(nei) 一個(ge) 默認的“潛規則”。江西某設區市財政局采購辦的一名評審專(zhuan) 家告訴記者:“很多采購方會(hui) 有早先預定好的供應商,他會(hui) 告訴供應商,這次你可以中標。但必須組織另外幾家來陪你競標,好讓招標看上去公平公正。”
陳斌坦言,自己有時也會(hui) 被同行請去當“演員”參與(yu) 競標。因為(wei) “這次幫了別人,下次別人也會(hui) 幫你。大家都在一個(ge) 鍋裏吃飯,‘良性合作’往往要好於(yu) ‘惡性競爭(zheng) ’”。
此外,有知情人向記者透露了“圍標”中外行人很難看出一些“門道”。“公開招標信息如何公布,就很有講究。有些被人為(wei) 運作的招標,專(zhuan) 門選在節假日的前一天或者後一天公布,還隻掛在部門網站上不顯眼的位置,稍不注意就會(hui) 錯過報名截止時間。這樣一方麵能確保‘內(nei) 定’企業(ye) 能夠順利入圍,另一方麵也篩除了一些自行投標的企業(ye) ,減少競爭(zheng) 。”張迪說,“還一些部門還會(hui) 在招標現場突然提出需要企業(ye) 額外提供一些資料或者資質,沒有提前打招呼做準備的幾天內(nei) 根本拿不出來,就會(hui) 因為(wei) 資料不全被刷下。”
在具體(ti) 操作時,被請來的企業(ye) 主要負責壓價(jia) ,擠走合作企業(ye) 的潛在競爭(zheng) 對手,最後再以“成本核算失誤”“實際產(chan) 品達不到要求”等理由退出最後的競爭(zheng) ,或者單純在項目方案上留下一些漏洞,再被合情合規地“淘汰出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圍標”實際上已經自成產(chan) 業(ye) 。有些公司實力不濟、關(guan) 係不硬,靠自己很難拿到項目,就依附在這些大公司身上,專(zhuan) 門幫助他們(men) 圍標,再通過承包大公司中標後的二級項目獲利。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