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供應鏈、價值鏈 攻破最初一公裏冷鏈物流
發布時間:2016-08-05 08:30:03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從田間到餐桌,冷鏈物流扮演著農產品守護者的角色。有數據顯示,由於我國農產品“最初一公裏”冷鏈基礎設施不完善,產地冷庫和批發市場缺乏,導致我國農產品損耗高,每年損耗超過3000億。
針對這一問題,今年6月份,商務部曾發布《關於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的工作通知》,其中把山東、河南、重慶、寧波、河北等10個地區列為示範省市,對相關冷鏈項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另外,近日國務院出台的《“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中,也明確鼓勵建設低耗節能型冷庫,切實解決好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裏”配送難題。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水平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國冷庫總保有量為3710萬噸,這個數字與美國基本持平,但人均冷庫保有量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
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年出現的“豆你玩”、“蒜你狠”等現象,一方麵是因為流通環節過多,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冷鏈物流體係還不夠發達和完善,而如何從根本上改善我國農產品“最初一公裏”冷鏈基礎設施體係,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央廣財經評論》專家點評:沒有高效的冷鏈物流體係,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
過去農產品生產主要在當地銷售,隨著我們國家現代農業發展,農產品就出現了遠距離銷售。過去短距離的銷售經營,物流有和沒有意義不是很大,現在長距離的銷售,我們就必須通過冷鏈物流,讓農產品采摘、收獲之後要冷藏,並且在冷庫以及在冷鏈運輸體係裏,最終再到達消費者手中。通過前幾年的建設,最後一公裏市場到消費者手中的冷鏈物流很多城市已經建立起來了,但是在農村裏,農民田間采集,農民都是分散生產、分散采集,甚至有的農民是在田間等著農村經紀人、收購商來收購,這種經紀人由於資本實力非常有限,采摘完之後就用簡易的交通工具再運送到市場,最初一公裏冷鏈物流非常缺乏,這種最初的一公裏由於缺乏冷鏈物流,不僅造成農產品浪費。最重要的是有可能會給農產品質量,特別是生鮮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隱患,甚至降低農產品的質量,如果最初一公裏讓農民來經營冷鏈物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農民去運輸,盈利空間非常小,如果要是讓農村經紀人、收購商來冷鏈物流,可能性也不太大。
將來農產品保鮮要求比較高的、價值比較高的,肯定就要通過培育新興主體,發展規模化經營,由農業龍頭企業來帶動,把冷鏈物流體係建立起來,直接用冷鏈的運輸工具在田間收購農民生鮮農產品,進入冷鏈物流體係。如果農業化企業沒有發展起來的,以後冷鏈物流在製度建設上很可能就要靠批發市場提供公共服務了。不管是批發市場來提供這種冷鏈物流,還是龍頭企業來提供這種冷鏈物流,解決最初一公裏冷鏈物流缺失,個人覺得政府肯定要示範引導,政府的投資也是必要的,主要因為它是直接跟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相關。政府是有必要增加一部分投資。但是更為重要的就是,最初一公裏冷鏈物流能不能夠建起來,最終還是取決於市場,讓最初一公裏的冷鏈物流要有盈利,在後續環節中的盈利要能夠補償最初一公裏冷鏈物流的成本。
現在提出來的就是要能夠把供應鏈和價值鏈建立起來,要求政府投資以及跟市場私人投資主的盈利要能夠結合起來,至少要在市場運營當中,要有盈利的這種條件和可能,才能夠做得起來。實際上,這就是我們講的最初一公裏需要PPP,政府服務、私人投資主密切的合作,形成緊密聯係,把供應鏈,把價值鏈建立起來,才能解決最初一公裏供應冷鏈物流的問題。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