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19 10:37:29 德州新聞網

“我找物流公司運送了價(jia) 值2000多元的物品,最後丟(diu) 失了,但現在隻賠我20多塊錢。”7月18日,張女士撥打本報2220000熱線稱,兩(liang) 周前她通過德州明達物流將一些物品寄回威海老家,可一連多天過去了,家裏人一直都沒有收到她寄出的物品。張女士急忙給物流公司打電話,才得知目前物品已經丟(diu) 失。然而,令張女士想不到的是,物流公司稱隻會(hui) 賠償(chang) 其20多元錢。7月18日,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物流公司與(yu) 消費者產(chan) 生糾紛後,存在一定的監管空白。
寄給家人的禮物被物流公司弄丟(diu) 了
張女士是山東(dong) 威海人,目前在德州某公司上班。7月4日,張女士想寄送一些物品給家裏人,考慮到要寄送的物品比較雜亂(luan) ,便選擇了德州市明達物流公司,她填寫(xie) 好各種單據後就離開了。“裏麵有一條煙、幾瓶燃油寶,還有一個(ge) 車載大禮包,還有一些給家裏人買(mai) 的膏藥等。”張女士說,這些物品都是買(mai) 給家人的禮物,自從(cong) 物品離開德州後,她一直關(guan) 注物流的寄送情況。
7月5日,張女士查詢得知物品已到達威海,可一直到7月7日,家人始終沒收到自己寄出的物品。張女士致電該物流公司,工作人員稱可能是還未卸貨,會(hui) 聯係當地分公司工作人員抓緊送貨。7月11日,張女士再次致電該物流公司威海分公司,工作人員稱,目前張女士寄送的貨物已經丟(diu) 失。
物品總值2000元,卻隻獲賠20多元
自己給家人買(mai) 的各種物品丟(diu) 失了,張女士很煩惱,她輾轉聯係到了該物流公司濟南站,詢問丟(diu) 失後相關(guan) 賠償(chang) 事宜,工作人員告知,根據物流公司規定,如果寄送貨物丟(diu) 失,應按照貨物運費的2至3倍來賠償(chang) 。“我當時的運費是8塊錢,也就是說最終賠償(chang) 我20多塊錢,雖然我當時沒有保價(jia) ,但這也太離譜了吧。”張女士說,整個(ge) 包裹裏各種物品算下來有2000元,在物流運送過程中丟(diu) 失,隻賠償(chang) 這麽(me) 點錢顯然不合理。
18日下午,記者聯係到德州明達物流,相關(guan) 工作人員表示,張女士寄送物品時並未保價(jia) ,按照相關(guan) 規定,確實是應該賠償(chang) 她寄送物品運費的2至3倍。“貨物丟(diu) 失後,如果有保價(jia) ,則按照保價(jia) 賠償(chang) ,如果有貨到代收,則按照貨到代收價(jia) 格賠償(chang) ,如果沒有,則賠償(chang) 2至3倍運費。”該工作人員說。
消費者索賠難,暴露物流監管空白
針對此事,記者聯係到德州市郵政管理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郵政管理局隻負責監管快遞公司和郵政公司的糾紛,不負責物流公司方麵。市交通運輸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表示,隻負責物流公司日常車輛運營、線路等方麵的監管,此類糾紛不在監管範圍。
市消保委表示,此類糾紛鼓勵雙方協調解決(jue) ,消費者如申請保價(jia) ,可進行索賠,若沒有申請保價(jia) ,可以提起訴訟進行維權,按照相關(guan) 法律規定索賠。
目前,物流行業(ye) 存在“不保價(jia) 就隻能按運費幾倍賠償(chang) ”的行規,消費者通過物流公司寄送物品丟(diu) 失,索賠難顯露出物流行業(ye) 的監管空白。提醒市民托運貨物時還是進行保價(jia) 處理更為(wei) 穩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
■律師說法
填寫(xie) 詳實物流單據,未保價(jia) 或可索賠
針對此事,記者谘詢了山東(dong) 眾(zhong) 成清泰律師事務所李倩律師,據介紹,消費者與(yu) 物流公司發生糾紛,應先找物流公司溝通解決(jue) ,建議投遞貴重物品時勿因小失大,要對物品進行保價(jia) 。“如果托運人有足夠證據證明,托運貨物價(jia) 值遠遠大於(yu) 最高賠付標準時,則可主張實際損失價(jia) 值。”李律師說,物流單據上填寫(xie) 的貨物名稱、數量、價(jia) 值以及保價(jia) 等信息,都是認定貨物價(jia) 值的重要依據。如果物流單據上不能顯示貨物的價(jia) 值信息,寄件人就需另外舉(ju) 證證明貨物的價(jia) 值,否則就可能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
提醒消費者,在寄遞貨物時,應該務必詳細如實填寫(xie) 單據,並具體(ti) 寫(xie) 明物品名稱、規格、數量、價(jia) 值等重要內(nei) 容,以免出現貨損貨失求償(chang) 時,缺乏相應依據。在選擇物流公司時,要盡量注意選擇誠信度高、售後服務好的正規公司。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