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從12個城市的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看跨境電商未來

發布時間:2016-07-14 09:34:33 福建自貿區觀察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5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複杭州成為(wei) 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國務院批複新增12個(ge) 綜試區,分別是: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半年來,這十三個(ge) 城市在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方麵又有哪些新動向,它們(men) 將為(wei) 跨境電商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呢?

什麽(me) 是綜合試驗區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是中國設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性質的先行先試的城市區域,旨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支付、物流、通關(guan) 、退稅、結匯等環節的技術標準、業(ye) 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麵先行先試,通過製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ti) 製性難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製度和規則,為(wei) 推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綜合試驗區主要建設什麽(me)

綜合試驗區主要任務是建立以信息為(wei) 基礎、以信用為(wei) 核心、以技術為(wei) 支撐的跨境電子商務新型監管服務模式,構建“六體(ti) 係兩(liang) 平台”(信息共享體(ti) 係、金融服務體(ti) 係、智能物流體(ti) 係、電商信用體(ti) 係、統計監測體(ti) 係和風險防控體(ti) 係,以及線上“單一窗口”平台和線下“綜合園區”平台),實現跨境電子商務自由化、便利化、規範化發展。

對老百姓有什麽(me) 影響

綜試區一方麵可以使百姓通過便捷的通關(guan) 、快速的物流、簡易的支付享受全球眾(zhong) 多的商品,實現“足不出戶、購遍全球”。另一方麵在發展初期,一些“海淘”或“代購”走的是灰色通道,既不利於(yu) 保障消費者利益,也不利於(yu) 監管部門規範管理。而實行跨境電子商務模式的改革,讓傳(chuan) 統的B2C跨境商品交易的過程逐步陽光化、透明化,保證了消費者的利益,給企業(ye) 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到目前為(wei) 止,除重慶以外,各地規劃方案已陸續公布,並推出不同的發展推進政策。如果將這十二份方案放在一起梳理,不難看出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的趨勢和脈絡。

上海:全球跨境電商四大中心

在名為(wei) 《中國(上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中,上海提出,力爭(zheng) 通過兩(liang) 至三年的試驗改革,形成一套線上交易、線上監管、線上服務、線下支撐的規則體(ti) 係,適應和引領跨境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發展,建成政府服務高效、市場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資源配置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特色明顯的全球跨境電子商務運營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

不難發現,與(yu) 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提出的全國性目標相比,上海提出的是全球跨境電商的四大中心,這也與(yu) 上海“全球城市”的定位相一致。

在具體(ti) 的試驗任務上,上海提出建設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推進跨境電商園區建設、集聚跨境電商企業(ye) 主體(ti) 培育完整產(chan) 業(ye) 鏈、完善跨境電商監管製度、形成國際通用規則等多項任務。

其中最為(wei) 重要的試驗任務無疑是對於(yu) 跨境的電商監管製度的完善。

上海提出,將創新企業(ye) 與(yu) 商品準入製度,實行分類管理,同時創新海關(guan) 監管模式和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探索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商品實行簡化歸類,推進清單申報通關(guan) 模式,支持B2B、B2C等多種出口業(ye) 務模式落地。進口按照“事前備案、集中申報、分批出區、匯總征稅”實施監管。

廣州:全國跨境電子商務中心城市

廣州提出的目標是,大力實施“互聯網+外貿”,引導傳(chuan) 統外貿企業(ye) 借助跨境電子商務推進轉型升級,通過綜合改革、集成創新,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和各類特色試點園區融合發展,推進“關(guan) 、檢、匯、稅、商、物、融”一體(ti) 化,形成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型監管服務模式和製度體(ti) 係。經過3-5年的建設,將廣州綜試區打造成為(wei) 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先行區、外貿優(you) 化升級加速器,將廣州市建設成為(wei) 全國跨境電子商務中心城市和發展高地。

廣州在推進改革時,所采取的主要舉(ju) 措包括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涵蓋跨境電商經營主體(ti) 和進出口的各個(ge) 流程。創新通關(guan) 監管模式,研究推行涵蓋企業(ye) 備案、申報、征稅、查驗、放行、轉關(guan) 等各個(ge) 環節的全程通關(guan) 無紙化作業(ye) 。探索適應B2B交易的電子信息向海關(guan) 傳(chuan) 輸、申報的方式。推動落實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管理製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還提出了加快海外倉(cang) 的建設。

深圳: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物流樞紐

深圳方案的一大特色是自貿區,在方案裏多次提到了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和自貿區的結合。

深圳提出的目標是,爭(zheng) 取用3-5年時間,建成“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跨境電子商務通關(guan) 服務平台,初步建立以跨境供應鏈服務和外貿綜合服務為(wei) 重點的跨境電子商務全產(chan) 業(ye) 鏈服務體(ti) 係。在全市範圍內(nei) 建設布局合理、政策完善、設施齊備、功能齊全跨境電子商務通關(guan) 監管網絡,形成以中國(廣東(dong) )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為(wei) 龍頭、以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和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為(wei) 支撐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格局。到2020年,全市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00億(yi) 美元,年均增幅達30%左右,跨境電子商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和國際化運作管理體(ti) 係基本建成,成為(wei) 亞(ya) 太地區電子商務投資合作便利、產(chan) 融創新突出、服務體(ti) 係健全、營商環境規範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物流樞紐。

深圳所提出的任務與(yu) 舉(ju) 措與(yu) 廣州類似,包括創新跨境電商海關(guan) 監管模式和檢驗檢疫監管模式,發揮跨境電商產(chan) 業(ye) 化優(you) 勢,建設產(chan) 業(ye) 綜合服務平台,創新B2B管理體(ti) 製等。

杭州:全國跨境電子商務創業(ye) 創新中心、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大數據中心

杭州是全國第一個(ge) 綜合試驗區,也是第一個(ge) 提出通過構建信息共享體(ti) 係、金融服務體(ti) 係、智能物流體(ti) 係、電商信用體(ti) 係、統計監測體(ti) 係和風險防控體(ti) 係,以及線上“單一窗口”平台和線下“綜合園區”平台等“六體(ti) 係兩(liang) 平台”,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三流合一”。這種平台加體(ti) 係的做法在其他地區得到廣泛的應用。

鄭州:扶持100個(ge) 省級公共海外倉(cang) 和1000家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鄭州提出的目標要更加具體(ti) 。而且對自身的定位也定得很準,就是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西部地區的跨境電商發展路徑。

鄭州提出,要加快構建信息支撐、物流帶動、線上線下融合、多部門協調聯動、通關(guan) 一體(ti) 的跨境電子商務新型監管服務模式,促進專(zhuan) 業(ye) 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e) 、外貿企業(ye) 、工業(ye) 企業(ye) 、中小網商積極參與(yu) ,第三方跨境電子商務平台和自建平台相互補充,B2B、B2C、O2O(線上線下)等多種業(ye) 務模式共同推進,擴出口促轉型,擴進口促消費。力爭(zheng) 到2018年,培育50家省級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孵化基地、100家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示範園區,設立100個(ge) 省級公共海外倉(cang) ,重點扶持1000家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發展,全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超15000億(yi) 元,其中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超3000億(yi) 元,實現一區多園、一園多點、多主體(ti) 運行、多模式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新格局,總體(ti) 發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探索出在中西部地區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在具體(ti) 的舉(ju) 措上,鄭州的主要著力點是優(you) 化監管措施,提出了24條相應的措施。

蘇州:全國性的B2B出口、B2B2C進口重要載體(ti)

蘇州提出,到2020年,力爭(zheng) 把綜試區建成以“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自主品牌國際化”為(wei) 主要特征,以“產(chan) 業(ye) 基礎+品牌化提升”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以“多維度物流通關(guan) +綜合服務體(ti) 係”為(wei) 重要支撐的全國性B2B出口、B2B2C進口跨境電子商務的示範區域和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ti) 。“十三五”期間,爭(zheng) 取引進和培育跨境電子商務品牌企業(ye) 超過1500家,實現年出口額超300億(yi) 美元。在具體(ti) 的措施上,蘇州所提出的措施非常具有區域特色,包括連接日韓台、中東(dong) 歐,鼓勵符合條件的個(ge) 人和企業(ye) 自建跨境電商平台,利用蘇州的園區等等。

寧波:從(cong) 進口向出口的轉變

寧波提出,要實現跨境電子商務業(ye) 務從(cong) 企業(ye) 對終端消費者(B2C)為(wei) 主向企業(ye) 對企業(ye) (B2B)和B2C並重轉變,從(cong) 進口為(wei) 主向進出口並舉(ju) 、以出口為(wei) 主轉變。

按照寧波所製定的方案,寧波將建設三大平台:包括跨境電商綜合信息平台、跨境電商園區平台和跨境電商物流平台,這裏麵就包括了深化跨境電商單一窗口,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區等多項指標。同時拓展四大服務功能:可信交易服務、快捷結算服務、便利電商服務和協同物流服務。最後是構建五大體(ti) 係:信息共享體(ti) 係、風險防控體(ti) 係、金融支撐體(ti) 係、企業(ye) 孵化體(ti) 係、人才建設體(ti) 係。

合肥:2020年達1000家跨境電商企業(ye)

合肥的方案比較多地參考了杭州的做法。

合肥提出,2016年,引進培育5家以上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ye) ,實現進出口額5億(yi) 美元以上;到2017年,引進培育20家以上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ye) ,實現進出口額達20億(yi) 美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聚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1000家以上,線下園區10個(ge) 以上,實現進出口額100億(yi) 美元以上。經過3—5年的改革創新試驗,基本建立適應全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製度和規則,力爭(zheng) 建成國內(nei) 領先的跨境電子商務創業(ye) 創新高地,形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跨境電子商務集聚區和產(chan) 業(ye) 示範區。

青島:建設世界一流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體(ti) 係和運行機製

青島同樣采用了“平台+體(ti) 係”的做法,兩(liang) 大平台是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和線下綜合支撐平台。六大體(ti) 係則是,建立信息共享體(ti) 係、建立金融服務體(ti) 係、建立智能物流體(ti) 係、建立電子商務信息用體(ti) 係、建立風險防控體(ti) 係、建立統計監測體(ti) 係。

青島的特色在於(yu) “四合一”發展模式,青島綜合試驗區重點扶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對企業(ye) (B2B)、工廠對銷售商(M2B)模式並與(yu) 銷售商對消費者(B2C)工廠對消費者(M2C)模式並行發展。

大連:引領東(dong) 北、輻射東(dong) 北亞(ya) 、麵向全球

大連提出,要實現大連跨境電子商務率先發展和突破,形成引領東(dong) 北、輻射東(dong) 北亞(ya) 、麵向全球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格局。

具體(ti) 來說,大連將立足輻射東(dong) 北、毗鄰日韓、連接歐亞(ya) 的區位優(you) 勢,口岸發達、港航便捷、海鐵聯運的物流優(you) 勢,軟件信息、裝備製造、大宗商品、農(nong) 水產(chan) 品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通過實施“五大工程”,集聚資源要素,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重點突破的領域包括加強關(guan) 、檢、稅、匯、商、物、融等部門橫向協同與(yu) 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堅持問題導向,實現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的突破。加強資源對接與(yu) 合作,以點帶麵,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協同發展。

天津:建設服務京津冀、輻射北方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倉(cang) 儲(chu) 物流集散中心

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倉(cang) 儲(chu) 物流中心區。充分發揮天津海空兩(liang) 港優(you) 勢,逐步完善與(yu) 跨境電子商務相適應的倉(cang) 儲(chu) 物流、分撥配送、貿易服務、線下體(ti) 驗等全產(chan) 業(ye) 鏈支撐體(ti) 係。支持東(dong) 疆保稅港區探索利用班輪運輸優(you) 勢,開展中韓、中日海運快件業(ye) 務。增強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進出口貨運能力。積極爭(zheng) 取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加大天津國際郵件快件直封力度,在天津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深化貨郵吞吐能力。建設服務京津冀、輻射北方地區的跨境電子商務倉(cang) 儲(chu) 物流集散中心。

通過建立綜合性信息平台,建立信息交換共享機製,實現海關(guan) 、檢驗檢疫、稅務、商務、郵政等政府部門數據交換和互聯互通,形成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為(wei)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e) 、物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供應鏈服務商等各類企業(ye) 和跨境電子商務用戶提供實時、準確、完整的物流狀態查詢和跟蹤服務,實現數據共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

鼓勵有條件的商貿物流企業(ye) "走出去"開展全球業(ye) 務,建立跨境物流分撥配送和營銷服務體(ti) 係。大力發展共同配送、統一配送、集中配送等先進模式,建立國內(nei) 保稅公共倉(cang) 儲(chu) 、海外重點國家物流專(zhuan) 線、海外公共倉(cang) 儲(chu) 等相結合的便利化物流體(ti) 係。積極打造中國北方食品冷鏈物流集散中心。推動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企業(ye) 轉型升級,向配送運營中心和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第三方物流發展。

成都市:有望形成跨境電商的西部中心

根據方案,成都將力爭(zheng) 在2018年初步形成“一都一府三中心”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格局。為(wei) 跨境電子商務平台、中小經營主體(ti) 、供應鏈、倉(cang) 儲(chu) 等企業(ye) 提供基礎環境,實現海關(guan) 、檢驗檢疫、外管、國稅等授權範圍內(nei) 的部門信息共享。目前,成都已啟動跨境貿易電子公共服務平台的搭建,獲批之後,該平台將全麵升級,“要求更嚴(yan) 格,類別將更細化。”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