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提升航空國際競爭力 帶動深圳區域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16-06-27 10:27:17 互聯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第二屆深圳東(dong) 進戰略研討會(hui) 的“東(dong) 進戰略與(yu) 區域綜合交通”演講環節中,各位交通領域的專(zhuan) 家和業(ye) 內(nei) 人士就軌道、航空等方麵分析深圳交通的發展現狀,並對東(dong) 進戰略下的綜合交通未來發展方向建言獻策。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深圳東(dong) 進發展戰略下的綜合運輸建設方針,應將構建交通運輸係統、提高運輸效率作為(wei) 先導,加強區域、城際和城市綜合運輸係統建設,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you) 勢。

以提高運輸效率為(wei) 先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郭小碚認為(wei) ,城市綜合運輸的實質是“運輸經濟性”,“係統”提供實現經濟性的基礎,“效率”則實現整體(ti) 經濟效益最大化。他認為(wei) ,深圳東(dong) 進發展戰略下的綜合運輸建設方針,應將構建交通運輸係統、提高運輸效率作為(wei) 先導。交通是實施東(dong) 進戰略的基礎條件,深圳應加強區域、城際和城市綜合運輸係統建設,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you) 勢。

郭小碚建議,增強深圳對外交通運輸能力,首先可以修建內(nei) 陸通道,即軌道和公路通道。其次,拓展港口功能。“目前鹽田港航運能力有點過剩,我們(men) 要通過提高它的服務功能,同時改變後方的集疏運通道能力來提高港口效率,從(cong) 而更充分發揮港口的功能。此外,謀劃第二空港。作為(wei) 1000萬(wan) 量級人口的城市,去年深圳旅客吞吐量近4000萬(wan) 人次,再加上空港的建設周期,我認為(wei) 深圳修建第二座機場值得考慮。”

城際交通方麵,城際交通運距短、運量大、頻次高、時間快。郭小碚指出:“深圳到深汕特別合作區距離120公裏,到梅州、潮州方向是400公裏,如此看來,客運是最有效的運輸方式。根據我們(men) 所做的研究,當這個(ge) 通道的年客流達到900萬(wan) 的情況下就應該建城際鐵路。未來客運量大的話必須要修城際鐵路。”同時他建議構建高速公路等快速貨運通道,以適應城際軌道交通的發展。

利用區域高鐵創新大城市發展模式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強談道,目前,城市模式發展當中最主要的就是“攤大餅”的方式,即由中心向周邊擴展。即使曾經出現過“啞鈴式”和“放射式”城市發展方式,但最後無一例外都要走向“攤大餅”的方式。

他認為(wei) ,應利用高鐵的快速輸送能力,使大城市變為(wei) 一批小城鎮的組合,以此創新大城市的發展模式。“也就是利用高鐵使得大城市不是一個(ge) 純粹的’大餅’,而是由各城鎮組合起來的一個(ge) 新型的城市。”他建議深圳東(dong) 進應該采取小城鎮組合的模式來發展,利用區域高鐵來構建“半小時圈”和“一小時圈”。利用高鐵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建設服務以通勤、商務為(wei) 主的客流、貨流運輸體(ti) 係,將各小城鎮連接成一個(ge) 有機的整體(ti) 。

具體(ti) 而言,就是建設城市的區域高鐵,形成半小時的通勤圈。其次,與(yu) 幹線高速鐵路之間僅(jin) 以聯絡線銜接,運營互不幹涉。第三,區域高鐵與(yu) 城軌有機結合。“城市之間有城軌可以過來,到達他想到達的地方。”

航空運輸是深圳交通運輸的“痛點”

深圳作為(wei) 一個(ge) 創新型、國際化城市,航空運輸是發展中的“痛點”。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航空運輸研究所所長胡華清說:深圳機場以前在我國的機場體(ti) 係沒有明確的定位,但是深圳機場的業(ye) 務量名列前茅。而今年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則把深圳機場定位為(wei) 國際樞紐。這使得深圳航空樞紐機場發展進入了一個(ge) 新的階段。

深圳已經形成了比較發達的國內(nei) 航線網絡,但國際航線網絡發展還比較滯後,國際航空服務能力在區域市場中處於(yu) 劣勢。“深圳機場目前連接9個(ge) 國家16個(ge) 城市,實際上這16個(ge) 城市還是含鐵路的。所以它的業(ye) 務量也很少,國際旅客才156萬(wan) 人,在4000萬(wan) 人次的旅客總吞吐量中占比不到5%。”

他介紹說,我們(men) 要衡量一個(ge) 機場是不是國際樞紐機場,那至少得有20%以上的國際業(ye) 務量,所以深圳機場與(yu) 國際樞紐的地位還有很大的差距。相較之下,廣州機場目前是5600萬(wan) 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但是它的國際業(ye) 務量是690萬(wan) 人次,占比超10%,通航了34個(ge) 國家和53個(ge) 國外城市。香港機場則通達43個(ge) 國家和99個(ge) 城市。

大力拓展國際航班網絡建設

提升航空國際競爭(zheng) 力,滿足深圳航空市場需求,將帶動深圳區域經濟的發展。

據胡華清分析,深圳建設國際航空樞紐麵臨(lin) 兩(liang) 個(ge) 突出問題:一個(ge) 是國際航空服務能力滯後。2015年,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班量占5.9%,遠低於(yu) 香港的73.2%。而且深圳機場旅客的流失率非常高。另一方麵,貨運方麵的問題更突出,2015年,深圳空運產(chan) 品價(jia) 值占同期總進出口額比重不到20%,貨運能力不能滿足城市功能的發展需要。

他介紹說,從(cong) 對市場分析來看,目前,OD(隻考慮始發地和目的地客流)旅客是驅動珠三角國際航空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以香港機場主導的區域航空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改變。“過去,深圳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不大,現在深圳機場已經開通或將要開通澳洲、北美、歐洲航線,這樣一來,格局就會(hui) 發生很大的改變。”

與(yu) 此同時,深圳機場地麵交通區位優(you) 勢突出,而且深圳本地的國際客流客源市場也非常充足。OD流市場較快增長是深圳拓展國際航線的基礎;發揮地理區位和國內(nei) 網絡優(you) 勢,深圳機場麵臨(lin) 國際、國內(nei) 發展機遇。

對此,他建議,大力拓展深圳國際航線網絡建設。要做優(you) 亞(ya) 太地區航班,突破歐美航線,拓展新興(xing) 市場;完善地麵交通網絡建設,完善服務設施,推進多種方式融合發展;加強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搶抓發展戰略機遇;加大航空公司運力投入,打造深圳機場主基地航空公司;提升運營管理服務,打造真情服務品牌;優(you) 化發展政策環境,政府積極作為(wei) ,加強戰略引領與(yu) 政策保障,尤其在國際航線航權開通上麵,要積極爭(zheng) 取國家政策。

航空貨運方麵,深圳機場的專(zhuan) 業(ye) 化程度不及香港機場,再加上綜合物流方麵雙方還有一定差距。胡華清建議,應實現深圳傳(chuan) 統的貨運業(ye) 務向航空物流業(ye) 轉型。

最後,胡清華建議,從(cong) 長遠來看,應盡早開展新建深圳第二機場前期工作。但深圳市內(nei) 肯定沒有地方,所以必須東(dong) 進,方向是朝這個(ge) 方向發展,但是在哪個(ge) 地方走,尤其空域和市場方麵,要進行研究和論證。這個(ge) 是解決(jue) 長遠問題,需要市委、市政府和民航局一起來製定規劃。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