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7 10:34:13 萬(wan) 聯網

從(cong) 1980年,中國郵政成立EMS(中國速遞服務公司)起,36年來,快遞業(ye) 得到跨越式發展,現已成為(wei) 國民經濟的一匹"黑馬",在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發展現代服務業(ye) 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5月30日召開的2016中國快遞行業(ye) (國際)發展大會(hui) 上,國家郵政局發布了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2015年中國快遞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386.1,同比提高36.7%;2010年至2015年,發展指數持續走高,年均提高超過31%。
中國快遞業(ye) 繼續處於(yu) 較高景氣區間,高速發展的趨勢仍將持續
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ye) 繼續處於(yu) 較高景氣區間,高速發展的趨勢仍將持續。從(cong) 四個(ge) 一級指標來看,發展規模指數高速增長。2015年,中國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wei) 738.8,同比提高44.9%。從(cong) 指數變化率來看,在經曆3年加速增長後,發展規模指數出現速度回落跡象。受政策紅利集中釋放、需求拉動刺激增長等因素推動,2015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首次突破200億(yi) 件,同比增長48%,約為(wei) 同期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的近7倍,增速居現代服務業(ye) 前列。受快遞需求快速增長的影響,快遞供給能力明顯提升,全國經營快遞業(ye) 務的企業(ye) 超過1萬(wan) 家。快遞企業(ye) 也開始創新業(ye) 務模式,拓展高端服務市場。服務質量指數穩中向好。2015年,中國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wei) 94.8,同比提高6.3%。2011年至2015年我國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相對穩定,在90上下波動,並自2012年起出現改善跡象。快遞業(ye) 作為(wei) 服務業(ye) 的新業(ye) 態,其發展步入了一個(ge) 新台階,成為(wei) 我國新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ye) 。隨著我國經濟和電子商務行業(ye) 的快速發展,國內(nei) 快遞業(ye) 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成為(wei) 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據中國快遞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我國快遞業(ye) 年均增速達到54.6%。2015年完成業(ye) 務量206億(yi) 件、同比增長48%、最高日處理量超過1.6億(yi) 件、業(ye) 務收入完成2760億(yi) 元,同比增長35%。步入2016年,在我國現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一季度,快遞業(ye) 依舊是各行業(ye) 的佼佼者,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57.7億(yi) 件,同比增長56.4%、業(ye) 務收入累計完成773.1億(yi) 元,同比增長42.1%。
中國快遞業(ye) 跨越式發展帶來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深刻變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加入WTO組織後,特別是步入21世紀和經濟進入新常態,快遞業(ye) 發展一直呈超常規模的發展。中國的快遞業(ye) 不再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呈現的壟斷局麵,現在以順豐(feng) 和"四通一達"(圓通、申通、中通、匯通、韻達)為(wei) 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ye) 的崛起以及外資快遞企業(ye) 的進入,中國快遞業(ye) 已排名世界第二,僅(jin) 次於(yu) 美國。我國快遞業(ye) 的跨越式發展帶來中國經濟社會(hui) 的深刻變化:首先,有力的促進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快遞業(ye) 已成為(wei)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助推器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5年,東(dong) 、中、西部地區快遞業(ye) 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wei) 81.9%、10.3%和7.8%,業(ye) 務量比重分別為(wei) 82%、11.2%和6.8%。與(yu) 去年同期相比,東(dong) 部地區快遞業(ye) 務收入比重下降了0.9個(ge) 百分點,快遞業(ye) 務量比重與(yu) 去年持平,中部地區快遞業(ye) 務收入比重上升了0.9個(ge) 百分點,快遞業(ye) 務量比重上升了0.6個(ge) 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ye) 務收入比重與(yu) 去年持平,快遞業(ye) 務量比重下降了0.6個(ge) 百分點;其次,快遞業(ye) 跨越式發展也加快了我國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進程。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快遞業(ye) 發展向內(nei) 陸腹地的農(nong) 村滲透,成為(wei) 快遞業(ye) 拓展的主要領域。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和政策的出台,農(nong) 村網購消費市場持續擴大。據統計,2015年我國農(nong) 村地區網購交易額達到3530億(yi) 元,同比增長了96%。農(nong) 村電商發展態勢良好,社會(hui) 資本積極介入,農(nong) 村電商成為(wei) 不少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15年,農(nong) 村地區收寄和投遞包裹量超過50億(yi) 件,帶動農(nong) 副產(chan) 品進城超過500億(yi) 元、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超過2500億(yi) 元。以順豐(feng) 快遞為(wei) 例,截至2015年,順豐(feng) 快遞網點在全國縣區已開通2515個(ge) ,覆蓋率達88%;鄉(xiang) 鎮已開通17989個(ge) ,覆蓋率達43%;第三,互聯網+"催生了快遞業(ye) 的跨越式發展。"十二五"以來,電子商務推動快遞業(ye) 超常發展,帶來快遞市場迅猛發展,經營模式不斷創新,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2015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38773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yi) 元,增長31.6%,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10.8%;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349億(yi) 元,增長42.4%,其中70%以上的網絡購物需要通過快遞實現交付。據統計,網絡購物等電子商務帶來的快遞業(ye) 務量占大部分中小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的80%左右,占"四通一達"等規模較大的民營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的50%以上。快遞企業(ye) 和電商企業(ye) 的"結合"不僅(jin) 為(wei) 快遞業(ye) 長期持續的飛速發展提供了一個(ge) 契機,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you) 勢,在管理、運營、金融支付等方麵實現信息共享,也就是實現整個(ge) 供應鏈信息化;四是更重要的是快遞業(ye) 的跨越式發展,還能夠帶來千萬(wan) 人就業(ye) 和千萬(wan) 人及家庭的脫貧,據一項不完全調查,在快遞業(ye) 就業(ye) 的員工中,近80%的員工來自農(nong) 村。
外資快遞業(ye) 在華發展方興(xing) 未艾
2001年,隨著中國加入WTO,外資快遞企業(ye) 開始進軍(jun) 中國市場,DHL(德國敦豪)、FedEx(美國聯邦快遞)、UPS(美國聯合包裹)和TNT(荷蘭(lan) 天地)四大國際快遞巨頭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目前,這四大巨頭已在國內(nei) 紮根布局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zheng) ,占據了中國國際快遞市場80%的份額。德國敦豪是世界第四大快遞公司,已在中國建立了最大的合資快遞服務網絡,擁有82家分公司、7100名員工、服務遍及全國401個(ge) 城市,覆蓋中國95%的人口和經濟中心,隨著DHL宣布退出美國國內(nei) 市場,DHL中國已成為(wei) DHL在全球最大市場;美國聯邦快遞是世界第二大快遞公司,也是第二個(ge) 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已在中國設立58家分公司,擁有近8000名員工;美國UPS是世界第三大快遞公司,早在1988年就通過與(yu) 中外運簽署服務協議開始其在中國的業(ye) 務,目前已有4000餘(yu) 名員工,在中國服務地域已增加到45個(ge) 地區並覆蓋330多個(ge) 城市,每周約有200個(ge) 航班與(yu) 全球市場連接起來;荷蘭(lan) TNT是世界第五大快遞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成立於(yu) 1988年,主要提供國際快遞和國內(nei) 公路快運服務。在國際快遞方麵,它擁有34家國際快遞分公司和3個(ge) 國際快遞口岸。在國內(nei) 公路快運,TNT通過其所屬的全資公路貨運公司天地華宇,運營著中國國內(nei) 覆蓋最廣泛的公路遞送網絡,下轄56個(ge) 運轉樞紐及1260個(ge) 運營網點,服務覆蓋500多個(ge) 城市。
提高我國快遞業(ye) 在國際市場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我國快遞企業(ye) 在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必須看到快遞業(ye) 有許多企業(ye) 缺乏現代企業(ye) 管理製度,存在著法人治理結構尚未建立、"小散弱"的問題還十分突出,直接帶來快遞服務態度不佳、違規收費、丟(diu) 件損件、消費者信息泄露、快遞過度包裝等問題,也使快遞業(ye) 的投訴逐年遞增和快遞企業(ye) 的成本居高不下,企業(ye) 利潤下滑,成為(wei) 未來快遞業(ye) 發展的製約瓶頸。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業(ye) 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我國快遞業(ye) 發展的四大內(nei) 容,提出五項任務、六大舉(ju) 措。該《意見》是我國第一次出台全麵指導快遞業(ye) 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的發布充分體(ti) 現了國家對快遞業(ye) 的高度重視。《意見》指明了快遞業(ye) 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給予了我國快遞業(ye) 最高的政策支持,這是快遞業(ye) 發展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國快遞業(ye) 的未來發展,要學習(xi) 和借鑒發達國家快遞企業(ye) 成長的經驗,加快建立快遞現代企業(ye) 製度和推進跨境電商的物聯網建設,提高我國快遞業(ye) 的在國際市場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我國快遞企業(ye) 要找準快遞企業(ye) 自身發展的製約和瓶頸,加快建立快遞現代企業(ye) 製度、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成為(wei) 我國現代服務業(ye) 中的先導產(chan) 業(ye) ;快遞企業(ye) 還能根據用戶的消費習(xi) 慣和需求,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和科技應用投入力度,加快創新服務方式,獲得增值收入,實現資本和運力的雙聚合;推進實施品牌戰略,要樹立優(you) 質的產(chan) 品形象,強調服務運作的人性化、及時性、安全性等特質,調整產(chan) 品結構,豐(feng) 富產(chan) 品類型,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和個(ge) 性化的產(chan) 品;國家要通過立法,規範和完善個(ge) 人信息安全保護及個(ge) 人隱私權保護方麵的法律法規,加快推進快遞實名製,建立技術化的誠信體(ti) 係,完善個(ge) 人信息安全保護法律法規;加大快遞企業(ye) 職業(ye) 培訓力度和規範企業(ye) 的用人製度成為(wei) 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之首,要在快遞企業(ye) 中實施快遞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人才評價(jia) 製度,落實就業(ye) 創業(ye) 和人才引進政策。目前,國家已經出台政策引導高等學校加強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專(zhuan) 業(ye) 建設,支持職業(ye) 院校開設快遞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快遞企業(ye) 應抓住機遇,加快建設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探索學校、科研機構、行業(ye) 協會(hui) 和企業(ye) 聯合培養(yang) 人才模式,建立一批快遞人才培訓基地。
推行"一帶一路"戰略,開拓海外快遞業(ye) 市場
在2016中國快遞行業(ye) (國際)發展大會(hui) 上,還傳(chuan) 遞出中國快遞服務戰略合作的總簽約額超1000億(yi) 元,刷新了曆屆快遞服務板塊簽約紀錄,令人鼓舞和振奮。據了解,共簽約項目20餘(yu) 項,涉及快遞業(ye) 與(yu) 國內(nei) 外電商平台和金融業(ye) 、製造業(ye) 等行業(ye) 企業(ye) 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ye) 協會(hui) 的多個(ge) 戰略合作。其中,國內(nei) 企業(ye) 與(yu) 國際同行間的戰略合作簽約和綠色包裝簽約堪稱本次簽約的兩(liang) 大亮點。申通、圓通、天天等快遞企業(ye) 通過與(yu) 國際合作夥(huo) 伴簽約,共同拓展海外快遞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
伴隨著強勁的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和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為(wei) 我國快遞企業(ye) 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場。雖然我國快遞企業(ye) 與(yu) 國外發達國家的快遞企業(ye) 還存在差距,但我國快遞業(ye) 已經形成了適合自身發展的運營模式和積累了開拓海外市場的經驗,如順豐(feng) 速運就是經典案例,通過與(yu) 國際快遞業(ye) 巨頭實行錯位競爭(zheng) 。為(wei) 開拓我國海外快遞業(ye) 市場:一是要繼續加強與(yu) 電子商務企業(ye) 間的深度合作,完善信息化運營平台,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ye) 務,在國際重點口岸城市建設國際快件處理中心,探索建立"海外倉(cang) ",努力走出國門,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二是我國民營快遞企業(ye) "走出去"就必須要不斷地了解瞬息萬(wan) 變的國際快遞市場規則。私營快遞企業(ye) 不同於(yu) 郵政業(ye) ,各國對私營快遞企業(ye) 的監管和市場準入都有不同的要求和限製,要借鑒已經"走出去"的順豐(feng) 速運在海外成功經營的經驗,調整好本企業(ye) "走出去"的積極策略,先進行海外布點,加強與(yu) 海外所在國合作夥(huo) 伴的溝通與(yu) 聯係,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再穩步推進;三是我國的快遞企業(ye) 要借鑒國際跨國快遞企業(ye) 打入中國市場的經驗,努力尋求所在國的最佳合作夥(huo) 伴,少走彎路,結合國情,創新發展,走出我國快遞企業(ye) 自己的發展之路,占據和提高國際快遞市場份額,成為(wei) 國家現代服務業(ye) 的先導性產(chan) 業(ye)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