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煤炭業吹響去產能衝鋒號 供給側改革各省在行動

發布時間:2016-05-26 09:16:58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編者按:《十三五規劃》明確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提出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wei) 中心,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積極穩妥化解產(chan) 能過剩。作為(wei)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部分,煤炭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問題亟待解決(jue) ,而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脫困發展,不僅(jin) 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決(jue) 策部署的重大任務,同時也是煤炭行業(ye)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日發布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煤炭產(chan) 能的基礎上,從(cong) 2016年開始,用3~5年的時間,煤炭行業(ye) 再退出產(chan) 能5億(yi) 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yi) 噸左右。針對意見要求,多個(ge) 省市也先後出台了方案,為(wei) 此,本報記者特梳理了幾個(ge) 重點省市的去產(chan) 能任務和措施要求,並力求通過各省政策細則,探尋煤炭行業(ye) 轉型升級之道。

山東(dong) 省

去產(chan) 能力度:山東(dong) 省出台的《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山東(dong) 省實施意見》提出,3年內(nei) 煤炭產(chan) 能將壓減4500萬(wan) 噸,5年內(nei) 近六成煤礦將退出。而煤炭去產(chan) 能的主要目標是,“十三五”期間退出煤礦114處,化解產(chan) 能6460萬(wan) 噸,分別占現有煤礦和產(chan) 能的59.38%、35.72%。同時山東(dong) 省提出,2016~2018年,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煉油、輪胎、煤炭、化工等山東(dong) 9大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的產(chan) 能利用率力爭(zheng) 回升到80% 以上。

措施及要求:山東(dong) 省提出,鼓勵各類資本參與(yu) 企業(ye) 兼並重組和破產(chan) 清算整合,有效盤活存量資源,堅持“多兼並重組、少破產(chan) 清算”。企業(ye) 在資產(chan) 重組、債(zhai) 務重組中涉及的不動產(chan) 、土地使用權轉讓,按規定不征收增值稅;企業(ye) 在資產(chan) 重組、債(zhai) 務重組、破產(chan) 清算中涉及的不動產(chan) 、土地使用權轉讓,按規定減免契稅。同時,方案規定要嚴(yan) 格執行法律法規和產(chan) 業(ye) 政策,並通過對企業(ye) 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方麵是否達到國家和山東(dong) 省標準進行監測、檢查。

河北省

去產(chan) 能力度:河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的《河北省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河北省將力爭(zheng) 通過3~5年努力,退出煤礦123處,退出產(chan) 能5103萬(wan) 噸。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共有煤炭企業(ye) 22家,在冊(ce) 煤礦198處,總計能力12416萬(wan) 噸,從(cong) 業(ye) 人員20.5萬(wan) 人。2015年,全省煤炭產(chan) 量8215萬(wan) 噸。在推進國有企業(ye) 改革重組方麵,《方案》提出,到2020年,力爭(zheng) 全省煤炭企業(ye) 減少到10家以內(nei) ,單個(ge) 企業(ye) 年生產(chan) 規模達到300萬(wan) 噸以上。

措施及要求:《方案》明確了退出過剩產(chan) 能任務安排,並指出要在具體(ti) 推進過程中進行分類指導、穩妥推進。針對大型企業(ye) ,由省國資委組織省管國有企業(ye) 對退出煤礦的退出時限、人員安置等各種問題細化可行方案,做到產(chan) 能退出時限合理、職工去向明確、資金來源落實;由省安全監管局組織市、縣管理煤礦企業(ye) 提出煤礦產(chan) 能退出時間表、路線圖和職工、資產(chan) 等處置辦法,切實做到應退盡退、退出徹底、不可恢複。

內(nei) 蒙古自治區

去產(chan) 能力度:內(nei) 蒙古自治區《關(guan) 於(yu) 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初步方案》提出,內(nei) 蒙古自治區力爭(zheng) 用3~5年時間化解煤炭行業(ye) 過剩產(chan) 能1.79億(yi) 噸。其中,引導退出產(chan) 能4959萬(wan) 噸;按276個(ge) 工作日重新核定產(chan) 能,引導減量化生產(chan) 1.29億(yi) 噸。據統計,目前內(nei) 蒙古自治區共有已建成和在建煤礦611處,總產(chan) 能13.16億(yi) 噸;全區煤礦平均規模196萬(wan) 噸/年,是全國水平的5.6倍;采煤機械化9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個(ge) 百分點。

措施及要求:按照國家“去產(chan) 能”任務及內(nei) 蒙古的實際情況,內(nei) 蒙古煤炭行業(ye) 要把化解過剩產(chan) 能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結合起來,通過兼並重組、產(chan) 能置換、優(you) 化升級等途徑,利用煤化工和特高壓外送通道電源點建設,加大煤炭區內(nei) 就地轉化,有效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供需平衡。同時,對於(yu) 過剩產(chan) 能,內(nei) 蒙古要通過淘汰、引導退出、減量置換、資源整合、兼並重組、優(you) 化升級、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等方式堅決(jue) “清理門戶”。

按照方案,內(nei) 蒙古要嚴(yan) 格控製新增產(chan) 能,妥善處理違法違規煤礦建設,引導企業(ye) 減量化生產(chan) ,嚴(yan) 格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做到既化產(chan) 能,又穩生產(chan) 。因此,內(nei) 蒙古對涉及23處未批先建煤礦要一律責令其停工停產(chan) ;參照周邊省區做法,法定節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產(chan) ;積極落實國家有關(guan) 獎補資金、財稅支持、金融支持、職工安置、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質量、安全等8個(ge) 方麵的配套政策,做好企業(ye) 職工轉崗分流、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

山西省

去產(chan) 能力度:作為(wei) 中國煤炭大省,山西已於(yu) 近日正式推出“煤炭供給側(ce) 改革方案”,規劃到2020年,山西有序退出煤炭過剩產(chan) 能1億(yi) 噸以上。其中,同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陽煤集團等大型企業(ye) 均領到了具體(ti) 的化解數量。同時,山西省提出要嚴(yan) 控增量,即“十三五”期間,山西省原則上不再批準新建煤礦項目,不再批準新增產(chan) 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chan) 能核增項目,確保全省煤炭總產(chan) 能隻減不增,對在建或在審項目采取了延遲建設或擱置延緩審批的辦法。

措施及要求:為(wei) 推進煤炭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工作,山西安排各領域牽頭單位製定30項《實施細則》,從(cong) 煤炭戰略儲(chu) 備體(ti) 係、煤炭綠色低碳消費、采煤塌陷區治理、控製煤炭資源配置等多方麵優(you) 化煤炭行業(ye) ,以促進山西煤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湖南省

去產(chan) 能力度:《湖南省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全麵完成落後小煤礦關(guan) 閉退出工作。從(cong) 2016年開始,用3~5年時間,全省化解落後產(chan) 能1500萬(wan) 噸,全省煤礦總數控製在200處左右。據記者了解,湖南省煤炭管理局已於(yu) 4月15日下發通知,要求全省煤礦依法合規生產(chan) ,生產(chan) 礦井按照原核定生產(chan) 能力的84%進行減量化生產(chan) 。

措施及要求:《方案》提出,湖南省將嚴(yan) 格按照分級負擔原則,安排化解煤炭過剩產(chan) 能和脫困升級配套資金,支持對化解煤炭過剩產(chan) 能中的人員分流安置給予獎補。在使用專(zhuan) 項獎補資金時,要結合當地任務完成進度、安置職工情況等因素,實行梯級獎補。在資金方麵,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不良資產(chan) 批量轉讓政策,支持銀行加快不良資產(chan) 處置進度,支持銀行向金融資產(chan) 管理公司打包轉讓不良資產(chan) ,提高不良資產(chan) 處置效率。在盤活土地資源利用方麵,支持退出煤礦用好存量土地,促進礦區更新改造和土地再開發利用。此外,在加快推進國有煤企分離辦社會(hui) 職能上,盡快移交“三供一業(ye) ”,解決(jue) 政策性破產(chan) 遺留問題。(文章根據中國新聞網、新華社、人民日報等相關(guan) 內(nei) 容整理報道)

記者點評

煤炭去產(chan) 能配套文件密集出台,凸顯了中央化解過剩產(chan) 能的決(jue) 心和信心,作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代表,目前煤炭行業(ye) 確實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產(chan) 能過剩導致出現不少僵屍企業(ye) ,產(chan) 能不出清,市場行情就很難有實質性改善。對行業(ye) 來說,化解過剩產(chan) 能,通過結構性重組促轉型升級已是必然趨勢。

轉型,不僅(jin) 要“轉”,還要“行”。從(cong) 各省市出台的政策中我們(men) 不難看出,在供給側(ce) 改革大背景下,地方去產(chan) 能的決(jue) 心很大且都在積極落實。煤炭去產(chan) 能工作重中之重的則是人員安置問題,而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又涉及到130萬(wan) 職工的安置,這就需要企業(ye) 和相關(guan) 部門在員工的轉移、培訓、就業(ye) 創業(ye) 方麵多動腦筋,下功夫,力求做到外安其身內(nei) 安其心,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引起不良後果。中央近期也在陸續下發文件,從(cong) 財政上積極支持化解過剩產(chan) 能,資金下發後的資金補貼問題能否及時到位也是公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問題。雖然各省市目前都已出台了措施,但是在具體(ti) 實施的過程中,也將麵臨(lin) 一係列難題,對各方來說都將麵臨(lin) 一場嚴(yan) 峻的考驗。因此,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工作如何積極有效推進落實,中央在期待,民眾(zhong) 也在期待。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