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大宗商品 > 正文

發改委商務部官員:藥品流通行業或現顛覆性變革

發布時間:2016-05-13 10:51:01 21世紀經濟報道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基於(yu) 兩(liang) 票製、醫藥分開和分級診療的醫改大背景,今年藥品流通格局可能會(hui) 發生結構性、顛覆性的變革。”
  電子監管碼轉為(wei) 追溯係統、改變疫苗傳(chuan) 統經營模式、兩(liang) 票製正式提出。政策頻頻出手,2016對醫藥行業(ye) 來說,注定是“折騰的一年”。
  “動真格了”,5月12日,2016中國醫藥供應鏈高峰論壇上,醫藥行業(ye) 官員和分析人士表示,“下半年變化可能更加火爆。”
  基於(yu) 兩(liang) 票製、醫藥分開和分級診療的醫改大背景,“今年藥品流通格局可能會(hui) 發生結構性、顛覆性的變革”,國務院醫改辦督導處處長朱永峰和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處長王維莉一致表示。
  加之互聯網醫藥的迅猛發展,或將因銷售渠道的改變而重新洗牌,最直接的表現恐怕是批發企業(ye) 很難繼續占有41.8%的市場份額。
  或現顛覆變革
  從(cong) 監管碼到年初牽涉357人處理的疫苗事件,基於(yu) 兩(liang) 票製、醫藥分開和分級診療的醫改大背景,行業(ye) 政策變化快速頻繁。
  “今年藥品流通格局可能會(hui) 發生結構性、顛覆性的變革”,朱永峰和王維莉一致表示。而這或將意味著將來的市場格局,會(hui) 因銷售渠道的改變而重新洗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批發企業(ye) 很難繼續占有41.8%的市場份額。
  為(wei) 縮短醫藥流通環節,使之更為(wei) 透明可控,近幾年,政策層麵對醫藥行業(ye) “辣手”頻出。從(cong) 2014年發改委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冷鏈運輸物流企業(ye) 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到最新的《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付明仲列出9份與(yu) 藥品流通變革緊密相關(guan) 的政策文件。
  最受矚目的改革措施當屬由福建三明試點掀起的“兩(liang) 票製”。
  “兩(liang) 票製”是指藥品從(cong) 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兩(liang) 票”替代的是目前醫藥供應鏈中常見的7、8票,少開一次發票,就意味著少受一次“盤剝”。
  付明仲表示,“兩(liang) 票製”有利於(yu) 規模化經營的企業(ye) 繼續做強、做大、做精。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1145家直報企業(ye) 占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剩下的13000餘(yu) 家藥品批發企業(ye) 可忽略不計。此外,付明仲表示,“兩(liang) 票製”還將帶來商業(ye) 模式的流程再造,以及藥品流通企業(ye) 內(nei) 部架構和核算體(ti) 係的重大變化。
  “兩(liang) 票製”政策的出發點是降低藥品成本,但企業(ye) 麵對新政則另有難題。
  國藥控股副總裁李光甫表示,集團的組織架構涉及到地方子公司,子公司既是公司成員,又是獨立法人。集團集中采購,子公司當地分銷,這對集中度和用藥安全來說,是成熟有效的架構。但“兩(liang) 票製”的強推,使得集團內(nei) 部麵臨(lin) 將“兩(liang) 票”變“半票”的難題。
  子公司為(wei) 什麽(me) 不能變成分公司?李光甫稱,分公司與(yu) 子公司不同,分公司的稅收要由集團承擔;此外,為(wei) 保護地方利益,地方政府會(hui) 在招標平台和權重上製約分公司的發展,對集團發展不利。“對一個(ge) 占比如此之大的集團,政策是否可以稍開綠燈?”
  而對於(yu) 受疫苗時間影響而出台的“一票製”,李光甫表示,“這迫使分銷企業(ye) 停止出售疫苗,向上影響上遊企業(ye) 回收7億(yi) 元的應收賬款,對集團來說,3、4兩(liang) 個(ge) 月份的銷售斷崖式下降,一個(ge) 月減少1億(yi) 至5億(yi) 元的銷售額,疫苗儲(chu) 存時間又短,企業(ye) 生存殊為(wei) 不易。”
  此外,互聯網醫藥的迅猛發展也將改變行業(ye) 生態。
  據王維莉介紹,2015年全國共有517家企業(ye) 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shu) 》。而據記者了解,截至2015年4月,這個(ge) 數量還僅(jin) 是288家。2015年,醫藥電商銷售規模已達476億(yi) 元,其中B2B為(wei) 444億(yi) 元,銷售占比93%;B2C為(wei) 32億(yi) 元,限售占比6.7%。
  “下半年的變化可能更加火爆。”王維莉預測,未來藥品流通行業(ye) 將會(hui) 因社會(hui) 剛性需求持續擴大市場規模,行業(ye) 集中度也會(hui) 進一步提高,互聯網將促進行業(ye) 轉型升級,醫藥物流將向智慧型綜合服務商轉變,藥品零售會(hui) 不斷創新經營服務模式。
  麵臨(lin) 大轉型
  “國家預測大健康產(chan) 業(ye) 的發展至少有8萬(wan) 億(yi) 的市場”,中國醫藥商業(ye) 協會(hui) 執行會(hui) 長付明仲表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cong) 知情人處獲悉,核心預測團隊對市場的估值更高,“但為(wei) 保險起見,最後上呈的數據是8萬(wan) 億(yi) 。”
  記者從(cong) 有關(guan) 機構獲得的《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ye) 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目前醫藥流通行業(ye) 市場規模突破1.6萬(wan) 億(yi) ,同比增長10.2%。同歐美國家3%-4%的增幅相比增速較快。“我們(men) 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拐點”,付明仲說。
  醫藥改革的大背景下,流通企業(ye) 要麽(me) 成功轉型分享醫改紅利,要麽(me) 淘汰出局。
  對此,王維莉認為(wei) ,藥品流通企業(ye) 雖然承擔著配送職能,但不應該僅(jin) 是配送企業(ye) ,“醫藥物流應該作為(wei) 綜合服務提供商找到自己的定位,還需要在縱向發展上做更深的研究,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醫藥企業(ye) 的傳(chuan) 統供應鏈兩(liang) 端客戶正需要更多的增值服務。”從(cong) 業(ye) 近20年的中國醫藥工業(ye) 信息中心高級總監兼首席分析黃東(dong) 臨(lin) 表示,變革之下醫院、藥店、基層三個(ge) 客戶的市場需求更高,流通企業(ye) 的轉型必須以供應鏈服務和支持臨(lin) 床工作為(wei) 中心,提供諸如疾病管理、醫師藥師培訓服務、醫院自動化管理、藥庫外包等增值服務。
  黃東(dong) 臨(lin) 表示,對目前已占據重要地位的大型分銷商來說,其將有機會(hui) 從(cong) 協助製藥企業(ye) 突破市場準入壁壘、接管上遊生產(chan) 企業(ye) 的物流倉(cang) 儲(chu) 、協助臨(lin) 床推廣病人管理及建立大數據平台提供銷售係統分析上,提升競爭(zheng) 力,鞏固與(yu) 製藥企業(ye) 的合作。
  而醫藥分家的背景下,藥店無疑成為(wei) 新的銷售增長點,並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分銷企業(ye) 需要加大對下遊藥店的服務能力,黃東(dong) 臨(lin) 表示,隨著政策的不斷放寬,處方藥電商也將成為(wei) 醫藥產(chan) 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